一种便于调节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碱式滴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793发布日期:2019-11-15 21:0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碱式滴定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定管,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碱式滴定管。



背景技术:

碱式滴定管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滴定仪器,只能用于碱性溶液。传统碱式滴定管包括玻璃管、柔性胶管、玻璃珠和滴管头,控制碱式滴定管滴定的流程为:操作者的左手握管,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其他三个手指辅助夹住出口管,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珠所在的部位,向右边挤橡胶管,使玻璃珠移至手心一侧,这样溶液即可从玻璃珠旁边的空隙流出。但是要注意不要用力捏玻璃珠,也不要使玻璃珠上下移动,不要捏玻璃珠下面的橡胶管,以免空气进入而形成气泡,影响读数。操作过程中要边滴定边摇动锥形瓶,读数时候视线应该与液面的弯月面下沿相切。滴定的过程中操作者需要根据经验控制操作力度,控制玻璃珠与胶管的缝隙大小,以控制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避免将过多的滴定液滴入待测液中,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碱式滴定管,其具有便于调节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调节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碱式滴定管,包括带有刻度线的玻璃管、连接在玻璃管一端且与玻璃管连通的阀门以及连接在阀门出液口处的尖头管,所述阀门包括阀体、开设在阀体中用于连通玻璃管与尖头管的第一通孔、贯穿阀体且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穿设于第二通孔且与第二通孔滑动配合的阀芯、贯穿阀芯用于导通第一通孔的第三通孔以及由第二通孔一端插入第二通孔内并与第二通孔螺纹配合的调节旋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阀芯与调节旋钮抵接时,第三通孔会将第一通孔导通,当开始进行滴定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当不断的推拉阀芯使阀芯在第二通孔中不断的往复滑动,使玻璃管中的滴定液可以经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流入尖头管中,再从尖头管滴入待测液中,当需要减小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时,工作人员可以旋转调节旋钮使调节旋钮旋入第二通孔内的长度更长,如此,当阀芯与调节旋钮抵触时,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的连通面积会变得更小,从而实现对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调节,从而提高实验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旋钮位于第二通孔外一端的端面上呈放射状设置有带有不同数值的刻度标记,所述阀体外侧设置有基准线,通过转动调节旋钮不同数值的所述刻度标记可与基准线对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不同数值的刻度线与基准线对齐时代表着调节旋钮旋入第二通孔内的长度,从而帮助人判断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的连通面积,从而帮助人调节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芯背离调节旋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膨大头,所述阀芯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膨大头抵接,另一端与阀体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滴定工作时,工作人员需先向靠近调节旋钮的方向推动阀芯,使阀芯与调节旋钮抵接,滴定液经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流入尖头管内,然后再从尖头管滴出,然后工作人员松开手对阀芯的控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阀芯复位,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错开,滴定液不再滴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通孔背离调节旋拧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凸块,所述阀芯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凸块滑动配合的滑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块与滑槽配合使用可以避免阀芯在第二通孔中发生转动,导致第三通孔无法将第一通孔导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管背离阀门的一端插接有上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滴定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当从上盖上拔下,进行滴定工作,当完成滴定工作后,再将上盖插回玻璃管使得碱式滴定管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碱式滴定管闲置时空气中的灰尘落入滴定液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才有耐碱树脂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耐碱树脂制成的上盖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避免空气进入玻璃管中,污染滴定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管背离阀门的一端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一端与玻璃管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球形漏斗,所述支管上设置有旋拧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漏斗的设置,对于连续做多个平行实验时,口大容易添加,不易外溢;容量大从而减少添加滴定用液的麻烦,降低污染次数,使得操作简便、快速;管体长度不需加长,固定于铁架台上,平视找零刻度准确,而且管径也不需加粗,减小误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可以对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调节,提高实验精度,当开始进行滴定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当不断的推拉阀芯使阀芯在第二通孔中不断的往复滑动,使玻璃管中的滴定液可以经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流入尖头管中,再从尖头管滴入待测液中,当需要减小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时,工作人员可以旋转调节旋钮使调节旋钮旋入第二通孔内的长度更长,如此,当阀芯与调节旋钮抵触时,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的连通面积会变得更小,从而实现对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调节;

2、在进行滴定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当从上盖上拔下,进行滴定工作,当完成滴定工作后,再将上盖插回玻璃管使得碱式滴定管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碱式滴定管闲置时空气中的灰尘落入滴定液造成污染;

3、漏斗的设置,对于连续做多个平行实验时,口大容易添加,不易外溢;容量大从而减少添加滴定用液的麻烦,降低污染次数,使得操作简便、快速;管体长度不需加长,固定于铁架台上,平视找零刻度准确,而且管径也不需加粗,减小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体现阀门的结构所做的剖视图。

图中,1、玻璃管;2、阀门;21、阀体;22、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阀芯;241、滑槽;25、第三通孔;26、调节旋钮;27、膨大头;28、复位弹簧;29、凸块;3、尖头管;4、上盖;5、支管;6、球形漏斗;7、旋拧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调节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碱式滴定管,包括带有刻度线的玻璃管1、固定连接在玻璃管1一端且与玻璃管1连通的阀门2以及固定连接在阀门2出液口处的尖头管3,在玻璃管1背离阀门2的一端插接有采用耐碱树脂制成的上盖4,在完成滴定工作后,工作人员可以将上盖4插入玻璃管1中使得玻璃管1中的滴定液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滴定液被外界空气污染,使滴定液可以保存在玻璃管1中。

参照图1和图2,阀门2包括圆柱型的阀体21、沿阀体21轴线方向开设在阀体21中用于连通玻璃管1与尖头管3的第一通孔22、沿阀体21直径方向开设且与第一通孔22连通的第二通孔23、穿设于第二通孔23且与第二通孔23滑动配合的阀芯24、沿阀芯24直径方向贯穿阀芯24用于导通第一通孔22的第三通孔25以及由第二通孔23一端插入第二通孔23内并与第二通孔23螺纹配合的调节旋钮26,在阀芯24背离调节旋钮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膨大头27,在阀芯2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8,复位弹簧28一端与膨大头27抵接,另一端与阀体21抵接。值得注意的是,在常态下,第三通孔25位于第一通孔22与膨大头27之间。

在进行滴定工作时,工作人员需先向靠近调节旋钮26的方向推动阀芯24,使阀芯24与调节旋钮26抵接,第三通孔25将第一通孔22导通,随后滴定液经第一通孔22和第三通孔25流入尖头管3内,然后再从尖头管3滴出,然后工作人员松开手对阀芯24的控制,在复位弹簧28的作用下,阀芯24复位,第三通孔25与第一通孔22错开,滴定液不再滴出。当需要减小滴定液单次滴出的体积时,工作人员可以旋转调节旋钮26使调节旋钮26旋入第二通孔23内的长度增大,如此,当阀芯24与调节旋钮26抵触时,第一通孔22与第三通孔25的连通面积会变得更小,从而实现对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的调节,从而提高实验精度。

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为了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阀芯24在第二通孔23中发生转动,导致第三通孔25无法将第一通孔22导通,在第二通孔23背离调节旋拧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凸块29,在阀芯24周侧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凸块29滑动配合的滑槽241。

参照图1,为了便于人判断调节旋钮26旋入第二通孔23内的长度,以帮助人调节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在调节旋钮26位于第二通孔23外一端的端面上呈放射状设置有带有不同数值的刻度标记,在阀体21外侧设置有基准线,通过转动调节旋钮26不同数值的刻度标记可与基准线对齐。当不同数值的刻度线与基准线对齐时代表着调节旋钮26旋入第二通孔23内的长度,从而帮助人判断第一通孔22与第三通孔25的连通面积,从而帮助人调节滴定液单次滴出体积。

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向玻璃管1内添加滴定液,在玻璃管1背离阀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管5,在支管5背离阀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形漏斗6,球形漏斗6通过支管5与玻璃管1连通,在支管5上安装有旋拧阀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