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高度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687发布日期:2019-11-05 22:2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高度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高度检测技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件作为一种常用零部件,通常需要批量进行加工,有些加工完成的工件需要对其某一方向的尺寸进行测定,才能确定是否属于合格品,普通的高度检测工具需要人眼识别,容易出现漏看或马虎的情况,造成不合格品流出。因此需要针对性的设计一种自动高度检测工具,无需人眼对尺寸的测量即可完成不合格品的筛选,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合格工件的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工件的高度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工件高度检测治具,以实现自动筛选不合格品,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件高度检测治具,包括底座、立柱和检测块,所述立柱固定于底座上,立柱上标有尺寸,所述检测块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立柱上,所述检测块上由远离立柱的方向向靠近立柱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检测台和第二检测台,所述第一检测台由其台面底部到底座上表面的高度为待测工件允许的最大高度,所述第二检测台由其台面底部到底座上表面的高度为待测工件允许的最小高度。

在上述工件高度检测治具中,所述检测块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立柱上,使上述检测治具可适用于若干不同高度工件的检测,适用范围更广泛。

在上述工件高度检测治具中,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缓冲片,缓冲片的厚度小于第二检测台的宽度,以使高度小的不合格工件可以进入第二检测台而不碰撞至立柱上。所述缓冲片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选自弹簧或海绵,以防止待测工件与立柱发生碰撞。

在上述工件高度检测治具中,所述缓冲片安装于高于检测台下表面的位置,当治具在检测U型工件的高度时,更有效防止发生碰撞。

在上述工件高度检测治具中,所述治具中各部件设置倒角,以防止工人操作时造成伤害。

使用上述工件高度检测治具检测工件的高度或工件中某一部位的高度时,将待测工件置于底座上,处于第一检测台和第二检测台之间的工件为合格品,不能进入检测块的第一检测台及进入至第二检测台的工件均为不合格品。

本实用新型的高度检测治具,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高度检测治具,检测块可活动地安装,使一个检测工具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更高度的工件的检测,灵活调整,适用范围更广泛;并可有效防止待测工件与立柱的碰撞,有效地保护工件和检测工具;检测方便,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不合格工件的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度检测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待测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底座,200.立柱,300.检测块,301.第一检测台,302.第二检测台,401.缓冲片Ⅰ,402.缓冲片Ⅱ,500.待测工件,501.待测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工件高度检测治具,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00、立柱200和检测块300,所述立柱200固定于底座100上,立柱200上标有尺寸,所述检测块300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立柱200上,所述检测块300上由远离立柱200的方向向靠近立柱200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检测台301和第二检测台302,所述第一检测台301由其台面底部到底座上表面的高度为待测工件允许的最大高度,所述第二检测台302由其台面底部到底座上表面的高度为待测工件允许的最小高度;立柱200上还安装有缓冲片Ⅰ401和缓冲片Ⅱ402,缓冲片Ⅰ401安装于低于检测块300的位置,缓冲片Ⅱ402安装于高于检测块300的下表面的位置。

使用上述高度检测治具时,先将待测工件500置于底座100,如图2所示,需检测其待测部位501的高度时,向检测块300的位置移动工件,使检测块300与U型的上部空位对齐,不能进入检测块300的第一检测台301及进入至第二检测台302的工件均为不合格品,只有处于第一检测台301内的工件为合格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