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学性能测试反力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2562发布日期:2019-12-31 14:52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力学性能测试反力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学性能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力学性能测试反力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结构力学性能测试试验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试验对象和试验工况,若试验设备采用的是固定形式,那么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的试验范围会受试验对象的外形尺寸、受力形式等受限,无法满足多种测试工况及适用于不同试验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力学性能测试反力架系统,其能拼装构建出审核不同试验对象、不同试验工况的结构形式,满足测量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力学性能测试反力架系统,由多根平衡梁、多根反力架、一根油缸横梁、一根丝杆横梁、多根调节横梁、过渡座及立柱构成;

所述平衡梁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一矩形梁体,在所述第一矩形梁体的两端连接第一固定板,在其中一块第一固定板上开设用于连接基础反力平台的第一螺栓孔,在另一块第一固定板上开设用于对接调节横梁的第二螺栓孔;

所述反力架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两块矩形框架体,在相邻两片矩形框架体之间固接连接梁,在所述矩形框架体的底部开设用于连接基础反力平台的多个第三螺栓孔,在各矩形框架体的一侧还开设多个用于连接油缸横梁或丝杆横梁的第四螺栓孔及用于连接平衡梁的第一平衡梁连接孔;

所述油缸横梁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二矩形梁体,沿所述第二矩形梁体的表面向外凸出形成环形凸起,沿所述环形凸起的表面开设多个用于固接油缸的安装孔,在所述第二矩形梁体设有环形凸起的表面还开设多个用于固接反力架的第五螺栓孔;

所述丝杆横梁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三矩形梁体,在所述第三矩形梁体的表面分别开设多个用于固接反力架的第六螺栓孔及用于固接丝杆的丝杆安装孔;

所述调节横梁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一对第二固定板,其中一块第二固定板的表面连接螺杆,于所述螺杆上螺接用于调节相邻第二固定板之间间距的螺母,在各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均开设多个用于固接平衡梁中第一固定板的第七螺栓孔;

所述过渡座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中间连接座及一对侧安装座,各侧安装座分布在中间连接座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中间连接座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在各侧安装座的外侧设置第一加强筋,在各侧安装座的顶部开设多个用于连接油缸横梁的第八螺栓孔,在各侧安装座的底部开设多个用于连接平衡梁的第九螺栓孔;

所述立柱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底板及u型板体,所述u型板体的一端沿垂向固接底板,在底板上开设多个用于连接基础反力平台的第十螺栓孔,在所述u型板体的前后竖面向外延伸形成与u型板体等宽的凸台,在所述凸台的表面沿圆周方向开设多个油缸固定座安装孔,在各u型板体带有凸台的侧面还开设多个第二平衡梁连接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第一矩形梁体为截面为“h”形的梁体;

每块矩形框架体中第三螺栓孔均开设有4个,各第三螺栓孔对称分布在矩形框架体底部左右两侧。

所述中间连接座、一对侧安装座一体连接形成梯形结构;

所述u型板体的内部呈中空,在所述u型板体的中空处还自上而下间隔设置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以往采用固定结构的试验设备由于试验对象外形尺寸或受力形式而造成的受限情况,通过不同的组合拼装可以构建出适合不同试验对象、不同试验工况的反力架,其大大降低了试验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平衡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力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缸横梁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缸横梁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丝杆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成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成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成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成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平衡梁;101、第一矩形梁体;102、第一固定板;103、第一螺栓孔;104、第二螺栓孔;2、反力架;201、矩形框架体;202、连接梁;203、第三螺栓孔;204、第四螺栓孔;205、第一平衡梁连接孔;3、油缸横梁;301、第二矩形梁体;302、环形凸起;303、安装孔;304、第五螺栓孔;4、丝杆横梁;401、第三矩形梁体;402、丝杆安装孔;403、第六螺栓孔;5、调节横梁;501、第二固定板;502、第七螺栓孔;503、螺杆;504、螺母;6、过渡座;601、中间连接座;602、侧安装座;603、第一加强筋;604、第八螺栓孔;605、第九螺栓孔;7、立柱;701、底板;702、第十螺栓孔;703、第二加强筋;704、u型板体;705、凸台;706、第二平衡梁连接孔;707、连接板;708、油缸固定座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力学性能测试反力架系统由多根平衡梁1、多根反力架2、一根油缸横梁3、一根丝杆横梁4、多根调节横梁5、过渡座6及立柱7构成。

如图1所示,平衡梁1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一矩形梁体101,第一矩形梁体101为截面为“h”形的梁体,该截面为“h”形的梁体具有重量轻、刚度大的优点。在第一矩形梁体101的两端连接第一固定板102,在其中一块第一固定板102上开设用于连接基础反力平台的第一螺栓孔103,在另一块第一固定板102上开设用于对接调节横梁5的第二螺栓孔104。

如图2所示,反力架2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两块矩形框架体201,在相邻两片矩形框架体201之间固接连接梁202,在矩形框架体201的底部开设用于连接基础反力平台的多个第三螺栓孔203,在各矩形框架体201的一侧还开设多个用于连接油缸横梁3或丝杆横梁4的第四螺栓孔204及用于连接平衡梁的第一平衡梁连接孔205;每块矩形框架体201中第三螺栓孔203均开设有4个,各第三螺栓孔203对称分布在矩形框架体201底部左右两侧。上述反力架2拼装方便,其均是由相同结构的矩形框架体201拼接而成,不用区分正反面,可以相对安装或相向安装,若采用整体式结构则必须设计两种反力架,这就造成了安装方式不灵活的问题弧线,而上述拼接式的结构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

如图3、图4所示,油缸横梁3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二矩形梁体301,沿第二矩形梁体301的表面向外凸出形成环形凸起302,沿环形凸起302的表面开设多个用于固接油缸的安装孔303,在第二矩形梁体301设有环形凸起302的表面还开设多个用于固接反力架2的第五螺栓孔304。

如图5所示,丝杆横梁4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三矩形梁体401,在第三矩形梁体401的表面分别开设多个用于固接反力架2的第六螺栓孔403及用于固接丝杆的丝杆安装孔402。上述丝杆横梁4和油缸横梁3采用中间镂空的矩形梁体结构,具有重量轻的优点。

如图6所示,调节横梁5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一对第二固定板501,其中一块第二固定板501的表面连接螺杆503,于螺杆503上螺接用于调节相邻第二固定板501之间间距的螺母504,在各第二固定板501的表面均开设多个用于固接平衡梁1中第一固定板102的第七螺栓孔502,通过正向旋转螺母504可以增加相邻第二固定板501之间的间距,反之则缩小相邻第二固定板501的间距,从而消除相邻平衡梁1之间的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

如图7所示,过渡座6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中间连接座601及一对侧安装座602,各侧安装座602分布在中间连接座601的左右两侧并与中间连接座601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在各侧安装座602的外侧设置第一加强筋603,在各侧安装座602的顶部开设多个用于连接油缸横梁3的第八螺栓孔604,在各侧安装座602的底部开设多个用于连接平衡梁1的第九螺栓孔605;中间连接座601、一对侧安装座602一体连接形成梯形结构。

如图8所示,立柱7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底板701及u型板体704,u型板体704的一端沿垂向固接底板701,在底板701上开设多个用于连接基础反力平台的第十螺栓孔702,在u型板体704的前后竖面向外延伸形成与u型板体704等宽的凸台705,在凸台705的表面沿圆周方向开设多个油缸固定座安装孔708,在各u型板体704带有凸台705的侧面还开设多个第二平衡梁连接孔706。u型板体704的内部呈中空,在u型板体704的中空处还自上而下间隔设置连接板707。在上述u型板体704的前后两侧还设置与底板701对接的第二加强筋70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9所示,将两组反力架2、一根油缸横梁3、一根丝杆横梁4、四根平衡梁1及两根调节横梁5可以组合成适用于较长试验对象的反力架,其中油缸横梁3通过第五螺栓孔304及紧固件与反力架2的第四螺栓孔204固接,丝杆横梁4通过紧固件及第六螺栓孔403与另一根反力架2的第四螺栓孔204固接,各根平衡梁1均通过第一固定板102上的第二螺栓孔104与反力架2上的第一平衡梁连接孔205连接,通过调节横梁5调节相邻平衡梁1之间的间隙。

如图10所示,将两组反力架2、两根平衡梁1、两根调节横梁5、一根油缸横梁3及一根丝杆横梁4可以组合成适用于较短试验对象的反力架,其中油缸横梁3通过第五螺栓孔304及紧固件与反力架2的第四螺栓孔204固接,丝杆横梁4通过紧固件及第六螺栓孔403与另一根反力架2的第四螺栓孔204固接,平衡梁1的一端与其中一根反力架2的第一平衡梁连接孔205对接,另一端通过调节横梁5与另一根反力架2的第一平衡梁连接孔205对接。

如图11所示,将四根平衡梁1、两根过渡座6及一根油缸横梁3可以组合成垂直反力架,各过渡座6底部的第九螺栓孔605均通过紧固件与平衡梁1的第一螺栓孔103固接,各根平衡梁1均沿垂向设置,油缸横梁3通过第五螺栓孔304及紧固件与过渡座6上部的第八螺栓孔604固接。

如图12所示,通过两根立柱7、一根平衡梁1及一根调节横梁5还能组合成轻载荷反力架,立柱7的底部通过第十螺栓孔702固接基础反力平台,在其中一根立柱7的第二平衡梁连接孔706上固接平衡梁1的一端,平衡梁1的另一端通过调节横梁5的第二固定板501与另一块立柱7的第二平衡梁连接孔706对接。

本实用新型还能将较长试验对象的反力架与轻载荷的反力架组合使用,较长试验对象的反力架与轻载荷的反力架互相垂直设置形成复合加载反力架,可以对试验对象同时进行横向或纵向加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以往采用固定结构的试验设备由于试验对象外形尺寸或受力形式而造成的受限情况,通过不同的组合拼装可以构建出适合不同试验对象、不同试验工况的反力架,其大大降低了试验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