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剂量测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6980发布日期:2020-02-14 15:46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剂量测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剂量测定器。



背景技术:

紫外线最小红斑量(minimalerythemadose,med)的测定是指能产生肉眼所见最弱红斑所需要的紫外线照射时间或剂量,一般通过某一紫外线灯管在一定的距离下垂直照射人体一定部位皮肤引起最弱红斑所需要的时间来很衡量,med反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故又称生物剂量(bd),其计量单位为秒(s)。它有助于了解皮肤对所接受的紫外线的敏感程度,对临床上皮肤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最小红斑量的传统的测定方式是通过医务人员现场手工制作最小红斑量测定片来测定,这种测定方式存在误差大,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传统测定方式存在误差大,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剂量测定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生物剂量测定器,具备:

检测块,其一面形成有凹槽形状的长方体,具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用于检测的检测孔;

遮光插板,其可活动地插装在所述检测块的凹槽内,其插入方向的后端形成为凸台;

遮光组件,其安装在所述检测块的左右两个侧面与前端的侧面;

在所述生物剂量测定器的使用过程中,所述检测块的底面与被检测者的皮肤贴合,通过所述遮光插板进出所述检测块而依次控制所述检测孔的开闭,使得检测光透过所述检测孔照射到被所述遮光组件覆盖的被检测者的皮肤。

可选地,所述检测块还包括第一挡块,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检测块的后端的凹槽口处;

所述遮光插板还包括第二挡块,其固定安装在所述遮光插板上所述插入方向的前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挡块配合防止所述遮光插板脱出所述检测块。

可选地,所述检测块包括至少6个所述检测孔。

可选地,所述遮光组件具体包括用于遮挡光线的遮光布、用于容纳所述遮光布的壳体、转轴及安装在所述壳体两端的端盖,

所述遮光布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块的侧面,另一端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端盖可转动地连接;通过所述转轴转动将所述遮光布收起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壳体设置有槽,所述遮光布穿过所述槽分别与所述检测块及所述转轴相连。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剂量测定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方便,测定精确,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剂量测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剂量测定器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剂量测定器的检测块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检测块,2、遮光插板,3、凹槽,4、检测孔,5、第一挡块,6、第二挡块,7、凸台,8、遮光组件,9、壳体,10、遮光布,11、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剂量测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剂量测定器的展开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剂量测定器的检测块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剂量测定器的第一实施例中,测定器主要包括检测块1、遮光插板2、凹槽3、检测孔4、第一挡块5、第二挡块6、凸台7、遮光组件8、壳体9、遮光布10及端盖11。具体地,如图1所示,呈长方体状的检测块1形成有凹槽3,遮光插板2从检测块1的后端插装在凹槽3内,并可在凹槽3内来回移动。在此,以遮光插板2插入检测块1的凹槽3的方向,即插入方向,作为前端;以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作为后端。

检测块1可由金属制成。检测块1上等距分布有6个尺寸相同的用于检测的检测孔4(如图3所示),检测孔4例如可为长方形孔,每个孔的尺寸为1.5×0.5cm,两个孔之间的格距为0.5cm。在检测时,遮光插板2完全插入凹槽3内,即,遮光插板2的前端抵接检测块1的前端,用户可操作遮光插板2从检测块1的前端往后端移动依次打开各个检测孔4。为了便于操作遮光插板2移动,遮光插板2的后端形成有凸台7遮光插板。

为防止遮光插板2在移动过程中脱出检测块1,可在检测块1的凹槽3的后端上安装有突出到凹槽3开口的第一挡块5,在遮光插板2的前端对应安装有突出的第二挡块6。在向后端移动遮光插板2的过程中,当第二挡块6抵接于第一挡块5时,遮光插板2的移动被卡止,由此防止遮光插板2脱出检测块1。

为了防止检测块1周围的皮肤被检测光照射,即,遮住不需要照射的皮肤,可在检测块1的左右两侧和前端侧面安装遮光组件8,即,安装于检测块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及与凹槽3开口相对的一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剂量测定器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遮光组件8主要包括用于遮挡检测块1周围的遮光布10、用于容纳遮光布10的壳体9、转轴(未图示)及端盖11,壳体9设置有用于遮光布10穿过的槽(未图示)。转轴(未图示)与端盖11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端盖11安装在壳体9的两端。遮光布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检测块1的侧面,另一端穿过壳体9上的槽(未图示)与转轴(未图示)固定连接,为了扩大遮光布10的遮光面积,可将遮光布10设置成能够沿箭头方向折起,并可最终完全收藏于壳体9的内部。

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剂量测定器进行检测时,可将检测块1置于腹中线一侧或上臂内侧皮肤敏感区,检测块1的底面与被检测者的皮肤贴合,将测定器上可滑动的遮光插板2推上,全部置于凹槽3内,并遮盖住全部检测孔4。然后展开遮光布10,调节检测光源(即紫外线灯管)的中心对准测定器中央,调节检测光源与皮肤间距离为50cm,待紫外线灯管起辉稳定后开始测定照射时操作者一手持秒表,一手缓慢向下抽动遮光插板2,每隔5秒时间依次从上至下打开各检测孔4,使6个孔依次暴露30、25、20、15、10及5秒,照射后6-8小时观察最弱红斑反应出现在第几孔,由此确定med。如果6个孔均出现明显红斑,则med小于5秒,需要缩短照射时间重新测定;如果6孔均无红斑,则med大于30秒,需要增加照射时间重新测定,直至检测完成,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剂量测定器,使用方便,测定精确,效率提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