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机主板探针模组测试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6102发布日期:2020-03-31 16:4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机主板探针模组测试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



背景技术:

手机主板主要由电子元件及接口、一些辅助电子元件、电路系统,随着加工工艺精密化程度逐渐提高,一些标准配置(如声卡、显卡、内存、摄像头等等)需要插装在主板上的元件连接器。现有技术中在对手机主板上的元件连接器进行测试时一般采用人工排线的方式,这种测试方法寿命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主板探针模组测试的治具,结构简单,有效节省工作空间,提高效率,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手机主板探针模组测试的治具,包括治具本体、下针板、探针模组、主板限位板,所述下针板设置于治具本体上;所述主板限位板设置于下针板上,用于安装手机主板;所述探针模组镶嵌于主板限位板与下针板上,且探针模组的安装位置与手机主板上的连接器相对应;所述探针模组上设置有用于与手机主板上的连接器相接触的探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针板上设置有第一探针模组安装槽,所述主板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二探针模组安装槽;所述第二探针模组安装槽与第一探针模组安装槽对应设置,所述探针模组设置于第二探针模组安装槽与第一探针模组安装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探针模组包括通过螺栓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接触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探针底座;所述探针的底端与探针底座垂直连接,探针的顶端穿过第三安装板、接触板延伸成测试探头;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置有探针容纳部,所述接触板设置有连接卡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第一探针模组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设置于第二探针模组安装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板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手机主板的主板限位部,该主板限位部的高度高于探针模组的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治具本体上还设置有对位板,该对位板上设置有导轴铜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节省工作空间,提高效率,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探针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探针模组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手机主板探针模组测试的治具,包括治具本体1、下针板2、探针模组3、主板限位板4,所述下针板2设置于治具本体1上;所述主板限位板4设置于下针板2上,用于安装手机主板;所述探针模组3镶嵌于主板限位板4与下针板2上,且探针模组3的安装位置与手机主板上的连接器相对应;所述探针模组3上设置有用于与手机主板上的连接器相接触的探针5。

具体的,所述下针板2上设置有第一探针模组安装槽(由于已经安装有构件,故图中并未示出),所述主板限位板4上设置有第二探针模组安装槽(由于已经安装有构件,故图中并未示出);所述第二探针模组安装槽与第一探针模组安装槽对应设置,所述探针模组3设置于第二探针模组安装槽与第一探针模组安装槽内。

更为具体的,所述探针模组3包括通过螺栓31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32、第二安装板33、第三安装板34、接触板35,所述第二安装板33上设置有探针底座36;所述探针5的底端与探针底座36垂直连接,探针5的顶端穿过第三安装板34、接触板35延伸成测试探头51;所述第三安装板34上设置有探针容纳部37,所述接触板35设置有连接卡部38。

进一步的,测试探头51用于与手机主板的连接器相接触,而探针容纳部37用于容纳探针5的主体,接触板35与手机主板的连接器相贴合且连接卡部38用于与手机主板上的连接器卡紧。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板32设置于第一探针模组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板33与第三安装板34设置于第二探针模组安装槽内。

更为具体的,所述主板限位板4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手机主板的主板限位部41,该主板限位部41的高度高于探针模组3的高度。

进一步的,手机主板放料时,放入到主板限位部41内,且手机主板上的连接器插接于探针模组3上,且测试探头51与手机主板的连接器相接触。

具体的,所述治具本体1上还设置有对位板6,该对位板6上设置有导轴铜套61。

进一步的,采用导轴铜套61的设计,保证上针板与下针板2的准确对位。

具体实施时,通过人工将手机主板放入到治具内或者通过机械手将手机主板放入到治具内,手机主板上的连接器与探针模组3上的探针5相接触,然后将治具放入到测试装置中对手机主板进行测试,代替了现有技术人工排线的方式,同一种手机主板采用同一种治具,延长了使用寿命及测试效率,方便批量测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