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0225发布日期:2020-04-14 19:2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具体地,涉及一种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色金属和非铁磁性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航空航天用零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而这些零件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探伤测试,现有探伤技术中,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等方法。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荧光渗透检测法对航空航天用零件进行表面质量检测,荧光渗透检测法是检测非多孔性材料和零件表面的张口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即航空航天用零件在荧光渗透剂中渗透后,渗透剂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渗入表面张口的缺陷中,再去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干燥后,在航空航天用零件表面施加一层均匀且薄的显像剂,已渗入缺陷内的渗透剂借助显像剂毛细现象的作用重新被吸附到零件表面,在黑光灯下检验,从而判断航空航天用零件的表面质量是否合格。这种荧光渗透检测法工艺复杂、工序繁琐,一般采用吊装工具进行吊装转移,工人的工作量较大,工作难度较高,工作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以保证各零件在荧光渗透检测线中检测后转移操作更加简单,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该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操作简单,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线主体和位于该检测线主体上方的桁架结构,所述检测线主体包括沿所述桁架结构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所述桁架结构包括桁架主体和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能够沿着所述桁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该抓取装置上的抓取模块能够上下移动,以适于进出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而进行抓取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结构形式,所述桁架结构还包括沿所述桁架长度方向的左右移动导轨、设置在所述左右移动导轨上的左右移动基座、设于所述左右移动基座上的前后移动导轨臂、设于所述前后移动导轨臂上的前后移动导轨、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导轨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前后移动导轨长度方向移动的上下移动基座,所述上下移动基座上设有上下移动导轨,所述上下移动导轨上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立柱,该上下移动立柱的下端连接所述抓取模块。

可选择地,所述桁架结构还包括左右移动导轨、左右移动基座和设于所述左右移动基座上的上下移动基座,所述上下移动基座上设有上下移动导轨,所述上下移动导轨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立柱,该上下移动立柱的下端连接所述抓取模块。

更优选地,所述抓取装置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抓取装置进行抓取动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抓取装置的抓取模块为透明的抓取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结构形式,所述左右移动导轨、所述前后移动导轨和所述上下移动导轨为直线导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桁架主体包括至少两个桁架底座、至少两个桁架立柱、桁架横梁和加强结构;各所述桁架立柱设于各所述桁架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桁架立柱垂直于所述桁架底座;所述桁架横梁与各所述桁架立柱的上端面连接,所述桁架横梁垂直于各所述桁架立柱。

更具体地,所述桁架底座和各所述桁架立柱为矩形钢管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上设有可视化控制屏、至少一个控制按钮、散热风扇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柜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以适于控制所述抓取装置将所述检测线主体内的零件进行抓取并移动。

更具体地,各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通过边板可拆卸地依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各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上部均对应连接有槽盖,各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内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以适于零件升降至所述抓取装置便于抓取的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线主体和位于该检测线主体上方的桁架结构,所述检测线主体包括沿所述桁架结构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所述桁架结构包括桁架主体和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能够沿着所述桁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该抓取装置的抓取模块能够上下移动,以适于进出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而进行抓取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通过抓取模块的上下移动来进出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而进行抓取动作,并能够沿着所述桁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来完成零件的下一步工序,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检测线主体11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

12槽盖2桁架结构

21桁架主体211桁架底座

212桁架立柱213桁架横梁

214加强结构22抓取装置

221取模模块222上下移动立柱

23左右移动导轨24左右移动基座

25前后移动导轨臂26前后移动导轨

27上下移动基座28上下移动导轨

3控制柜31可视化控制屏

32控制按钮33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的描述中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涉及的一些方位词,例如“左右”、“前后”、“上下”等均是按照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所指的方位类推所具有的含义,例如,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安装好后,工作人员正对着设备,工作人员的左右方向即为左右(即x方向),工作人员的前后方向即为前后(即y方向),工作人员的上下方向即为上下(即z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线主体1和位于该检测线主体1上方的桁架结构2,所述检测线主体1包括沿所述桁架结构2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所述桁架结构2包括桁架主体21和抓取装置22,所述抓取装置22能够沿着所述桁架主体21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该抓取装置22上的抓取模块221能够上下移动,以适于进出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而进行抓取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利用抓取模块221能够上下移动的特性,来抓取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的零件,这样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自动化作业。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桁架结构2还包括沿所述桁架长度方向的左右移动导轨23、设置在所述左右移动导轨23上的左右移动基座24、设于所述左右移动基座24上的前后移动导轨臂25、设于所述前后移动导轨臂25上的前后移动导轨26、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导轨26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前后移动导轨26长度方向移动的上下移动基座27,所述上下移动基座27上设有上下移动导轨28,所述上下移动导轨28上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立柱222,该上下移动立柱222的下端连接所述抓取模块221。这种结构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可以满足所述抓取模块221的左右x、前后y和上下z三个方向的移动,更加灵活。

可选择地,在图3所示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桁架结构2还包括左右移动导轨23、左右移动基座24和设于所述左右移动基座24上的上下移动基座27,所述上下移动基座27上设有上下移动导轨28,所述上下移动导轨28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立柱222,该上下移动立柱222的下端连接所述抓取模块221。这种结构相比于第一个具体实施例,取消了前后y方向的移动,这种结构中的抓取模块221可以抓取较重的零件,只需在安装时将抓取模块221的行进路线与零件摆放的位置一致即可。

更具体地,所述抓取装置22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抓取装置22进行抓取动作。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抓取装置22的抓取模块221为透明的抓取部件。

在现有技术中,渗透探伤包括着色渗透探伤与荧光渗透探伤两种。传统荧光渗透探伤技术是将工件浸泡在荧光渗透液中,然后再用自来水冲工件,洗去多余的渗透液,在清洗工件被检表面以去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可在紫外灯照射下边观察边去除。这种操作人员的断续式的检测,极易影响检测结果,而在检测结果出现较大差别时,技术人员对检测零件、荧光渗透液、检测工艺步骤等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是在荧光液渗透、冲洗及零件转移过程中的机械夹具的抖动造成的。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荧光渗透检测对于操作人员的操作要求较高,且各人操作不同会造成检测结果的天壤之别,这就造成了检测结果的不稳定性较高,需要经过多次检测才能确定检测结果。而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式荧光渗透检测线为智能操作,从工件浸入荧光检测液中至最后拿出检测线主体1进行检测,整个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均由桁架结构2进行操作。桁架结构2在操作过程中,均严格遵循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进行作业,桁架结构2上的抓取装置22能够实现左右x方向、前后y方向和上下z方向的准确移动,保证在抓取、转移各零件过程中,操作平稳,能够有效保证各零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效率。传统的抓取模块221为不透明材质制成,抓取零件后会造成零件的抓取部位被遮挡和干涉,从而不能够直接看到抓取部位的渗透检测结果,而透明的抓取部件能够尽量减少对抓取的零件的遮挡,最大限度地便于技术人员对零件进行检测、观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结构形式,所述左右移动导轨23、所述前后移动导轨26和所述上下移动导轨28为直线导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结构形式,所述桁架主体21包括至少两个桁架底座211、至少两个桁架立柱212、桁架横梁213和加强结构214;各所述桁架立柱212设于各所述桁架底座211的上表面,所述桁架立柱212垂直于所述桁架底座211;所述桁架横梁213与各所述桁架立柱212的上端面连接,所述桁架横梁213垂直于各所述桁架立柱212。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中至少有两个桁架立柱212和两个桁架底座211,这两个桁架立柱212位于检测线主体1的左右两侧,两个桁架底座211分别与各个桁架立柱212的下端面连接,可以选择使用螺钉连接,也可以将桁架底座211与桁架立柱212的下端面焊接为一体,具体选择哪种连接方式,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可以需要而定。同时,通过应力分析,当位于上方的桁架横梁213长度较长、承载的力较大时,可以根据实际受力分析来增加桁架立柱212和桁架底座211的数量和位置。加强结构214也是根据实际受力分析后来选择加强结构214的位置及数量。

更优选地,所述桁架底座211和各所述桁架立柱212为矩形钢管成型。矩形钢管作为行业通用的框架材料,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在这里,也可以使用铝型材来代替矩形钢管,使用前可以使用三维应力分析软件对整体桁架结构2进行受力分析,确保桁架结构2抗弯、抗扭强度高,重量较轻。

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柜3,所述控制柜3上设有可视化控制屏31、至少一个控制按钮32、散热风扇33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柜3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以适于控制所述抓取装置22将所述检测线主体1内的零件进行抓取并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结构形式,各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通过边板可拆卸地依次连接。这种化整为零的结构形式,能够保证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形量,同时,也能保证运输的便捷。

更优选地,各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上部均对应连接有槽盖12。槽盖12可以保证各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内的检测液体和检测零件较少地受到其余物质(如灰尘、悬浮物)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构的准确性。各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内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柜3电连接,以适于零件升降至所述抓取装置22便于抓取的位置。升降机构受控与控制柜3,可以避免工人人工抓取和摆放零件,实现自动化检测,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线主体1和位于该检测线主体1上方的桁架结构2,所述检测线主体1包括沿所述桁架结构2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所述桁架结构2包括桁架主体21和抓取装置22,所述抓取装置22能够沿着所述桁架主体21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该抓取装置22上的抓取模块221能够上下移动,以适于进出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而进行抓取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通过控制抓取模块221的上下移动来进出所述荧光渗透检测槽体结构11而进行抓取动作,并能够沿着所述桁架主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来完成零件的下一步工序,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的荧光渗透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