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皱试验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9724发布日期:2020-04-14 19:2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揉皱试验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仪领域,特别涉及揉皱试验仪。



背景技术:

揉搓试验仪适用于各种柔韧性薄膜、复合膜、涂层膜等材料的抗揉搓性能试验。可以模拟薄膜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的揉搓、折压损伤等行为;现有的揉皱试验仪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便于对揉皱盘进行固定,且在对该揉皱试验仪进行安装时不够方便,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揉皱试验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揉皱试验仪,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揉皱试验仪,包括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揉皱块,所述承载底板的上端的揉皱块的后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贯穿设置有一号伸缩杆,所述一号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筒,所述固定螺筒的外侧与连接柱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螺块,所述固定螺筒的下端设置有揉皱盘,所述承载底板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的前端贯穿设置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外侧的承载框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底座的前端外表面与承载底板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限制孔,所述限制孔的内部的承载块的后端设置有限制柱,所述承载底板的上端外表面的揉皱块的一侧设置有二号伸缩杆,所述二号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柱。

优选的,所述一号伸缩杆的后端外表面通过支撑架与承载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底板的上端的二号伸缩杆的后方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二号伸缩杆、一号伸缩杆的输入端口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揉皱盘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筒与连接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筒与揉皱盘之间设置有焊片,所述固定螺筒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片与揉皱盘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通过固定螺块与固定螺筒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螺块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螺筒的外螺纹与固定螺块的内螺纹相互咬合。

优选的,所述承载底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限制柱与固定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柱的外径长度与限制孔的内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承载块的外表面通过复位弹簧与承载框的内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承载块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设置有固定螺筒,故而可以将揉皱盘放置在一号伸缩杆的下端,同时一号伸缩杆下端的连接柱位于揉皱盘上端的固定螺筒中,随后转动固定螺筒上的固定螺块,使其固定螺块利用和固定螺筒之间的螺纹下移将固定螺筒的内径缩小,让其连接柱能够被夹持固定在固定螺筒中,即将揉皱盘固定在一号伸缩杆的下端,进而实现其便于对揉皱盘进行固定的好处,因设置有承载块,故而可以拉动承载框上的承载块,使其限制柱移动进入承载框中,同时承载框内部的复位弹簧收缩,随后将该揉皱试验仪放置在预先固定好的固定底座上,并松开承载块,使其复位弹簧恢复形变推动承载块上的限制柱进入固定底座上的限制孔以及承载底板上的限制孔中,即将承载底板和固定底座固定在一起的完成安装,进而实现其便于对揉皱试验仪进行安装的好处,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揉皱试验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揉皱试验仪的一号伸缩杆与揉皱盘的连接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揉皱试验仪的固定螺筒与揉皱盘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揉皱试验仪的承载底板与固定底座的连接剖视图。

图中:1、承载底板;2、揉皱块;3、支撑架;4、一号伸缩杆;5、揉皱盘;6、固定底座;7、承载框;8、承载块;9、二号伸缩杆;10、固定框;11、固定螺柱;12、控制按钮;13、固定螺筒;14、固定螺块;15、连接柱;16、复位弹簧;17、限制孔;18、限制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揉皱试验仪,包括承载底板1,承载底板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揉皱块2,承载底板1的上端的揉皱块2的后方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上端贯穿设置有一号伸缩杆4,一号伸缩杆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15,连接柱15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筒13,固定螺筒13的外侧与连接柱15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螺块14,固定螺筒13的下端设置有揉皱盘5,承载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底座6,固定底座6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框7,承载框7的前端贯穿设置有承载块8,承载块8的外侧的承载框7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6,固定底座6的前端外表面与承载底板1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限制孔17,限制孔17的内部的承载块8的后端设置有限制柱18,承载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的揉皱块2的一侧设置有二号伸缩杆9,二号伸缩杆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10,固定框10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柱11。

一号伸缩杆4的后端外表面通过支撑架3与承载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承载底板1的上端的二号伸缩杆9的后方设置有控制按钮12,二号伸缩杆9、一号伸缩杆4的输入端口与控制按钮12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支撑架3起到连接固定作用,二号伸缩杆9、一号伸缩杆4的型号为ynt-零三,控制按钮12的型号为gv二-m零七c;揉皱盘5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筒13与连接柱1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螺筒13与揉皱盘5之间设置有焊片,固定螺筒13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焊片与揉皱盘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揉皱盘5起到揉皱作用,焊片起到将固定螺筒13与揉皱盘5焊接在一起的作用;连接柱15的外表面通过固定螺块14与固定螺筒13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螺筒13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固定螺块14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固定螺筒13的外螺纹与固定螺块14的内螺纹相互咬合,连接柱15、固定螺筒13与固定螺块14起到连接固定作用;承载底板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限制柱18与固定底座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限制柱18的外径长度与限制孔17的内径长度相同,限制柱18起到限制固定作用;承载块8的外表面通过复位弹簧16与承载框7的内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承载块8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形,承载块8起到拉动作用,复位弹簧16起到复位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揉皱试验仪,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拉动承载框7上的承载块8,使其限制柱18移动进入承载框7中,同时承载框7内部的复位弹簧16收缩,随后使用者将该揉皱试验仪放置在预先固定好的固定底座6上,并松开承载块8,使其复位弹簧16恢复形变推动承载块8上的限制柱18进入固定底座6上的限制孔17以及承载底板1上的限制孔17中,即将承载底板1和固定底座6固定在一起,接着使用者将揉皱盘5放置在一号伸缩杆4的下端,同时一号伸缩杆4下端的连接柱15位于揉皱盘5上端的固定螺筒13中,随后使用者转动固定螺筒13上的固定螺块14,使其固定螺块14利用和固定螺筒13之间的螺纹下移将固定螺筒13的内径缩小,让其连接柱15能够被夹持固定在固定螺筒13中,即将揉皱盘5固定在一号伸缩杆4的下端,随后使用者将需要实验的物料的两端放置在两组固定框10中,并转动固定螺柱11,使其固定螺柱11下降和物料接触,将物料挤压固定在固定框10中,同时物料覆盖在揉皱块2上,继而使用者按动控制按钮12,使其一号伸缩杆4延长推动揉皱盘5下降和物料相接触,并将物料按压在揉皱块2上,同时二号伸缩杆9做伸缩运动带动固定框10上的物料左右移动,让其物料在揉皱块2和揉皱盘5的作用下承受揉皱摩擦试验,继而使用者观察物料磨损的情况,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