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外观检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9964发布日期:2020-06-26 20:2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品外观检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外观检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外观检查机。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镜片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大,而在现有技术中,检验手机镜片产品大多都是通过人工肉眼观察进行检验,人工肉眼一天长时间检验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人工检验速度很慢,检验效率大幅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较大,还会存在漏检的风险,而且人工肉眼检验手机镜片产品外观的标准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检验标准存在略微差异,导致判断产品不良的准确率较低,可能会混淆良品和不良品。在检验手机镜片产品外观的不良时,有一些暗脱膜要在不同色的灯光和高度下才能看的到,这无疑加剧了检验的难度,使得镜片检验的漏检率较高,增加了手机镜片产品的不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效率高的产品外观检查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产品外观检查机,包括一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料模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视觉检验模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移料模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标记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出料模块,所述上料模块用于将产品组件输送至所述视觉检验模块上进行外观检验,所述移料模块用于将产品组件搬运到所述标记模块上进行标记,所述出料模块用于输出产品组件;

所述视觉检验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有相机,所述相机的镜头上设置有远心镜头,所述远心镜头的下端设置有上光源,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光源相对应的中光源,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光源相对应的背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标记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设置有用于标记产品组件的油笔。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料仓,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一托料板,所述第一托料板位于所述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y轴直线模组,所述第一y轴直线模组的滑块上设置有第一x轴直线模组,所述第一x轴直线模组的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组件的第一载台。

进一步地,所述移料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上设置有第三y轴直线模组,所述第三y轴直线模组的滑块上设置有悬臂架,所述悬臂架上设置有第三支座,所述第三支座上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夹料气缸,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y轴直线模组,所述第二y轴直线模组的滑块上设置有第二x轴直线模组,所述第二x轴直线模组的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组件的第二载台。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料仓,所述第四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二托料板,所述第二托料板位于所述第二料仓的进料口处,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z轴直线模组,所述z轴直线模组的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组件的第三载台。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z轴导轨,所述z轴导轨上滑动连接有z轴滑块,所述z轴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料仓的出料情况的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x轴直线模组、所述第一y轴直线模组、所述第二x轴直线模组、所述第二y轴直线模组、所述第三y轴直线模组、以及所述z轴直线模组均包括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一端的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产品组件包括一料盘以及放置于所述料盘上的镜片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主控箱,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控箱电连接。

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外观检查机结构紧凑,检验速度快,检验效率较高,几乎不会出现混淆良品和不良品的现象,判断不良品的准确率较高,漏检率较低。该产品外观检查机通过人工把多个待检验的产品组件放置于上料模块的第一料仓内,第三气缸带动第一托料板从第一料仓的底部进行上料,产品组件放在第一载台上,第一x轴直线模组和第一y轴直线模组联动带动产品组件移动至视觉检验模块的相应位置上进行打光拍照,捕捉出来的图片通过比对判断是否为不良品,紧接着移料模块的第五气缸带动夹料气缸夹住产品组件,第三y轴直线模组带动产品组件从第一载台上移动至第二载台上,夹料气缸将产品组件松放在第二载台上,然后第二x轴直线模组和第二y轴直线模组联动带动产品组件移动至标记模块的相应位置进行标记,标记模块通过第二气缸带动油笔将视觉检验模块所检验出的不良品打上标记,以此来区分镜片产品是否为不良品,最后第二x轴直线模组和第二y轴直线模组联动带动产品组件移动至出料模块的相应位置上,z轴直线模组带动第二支撑架上方的第三载台从第二载台的底部向上将产品组件顶起,第二载台放置产品组件的位置底部为镂空,z轴直线模组带动产品组件从第二料仓的底部放入第二料仓内,第四气缸带动第二托料板托住产品组件,待第二料仓内放满产品组件时,人工将第二料仓内的产品组件全部拿走。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外观检查机自动化程度较高,检验速度快,检验效率较高,有效地避免人工肉眼检验的缺陷,产品外观检验精准,漏检率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产品外观检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产品外观检查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2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上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5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6中a-a的反向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6中a-a的正向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视觉检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11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12中d-d的正向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12中d-d的反向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移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15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16中e-e的正向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16中e-e的反向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标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19的主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19的右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出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22的主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22的右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22的剖视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25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显示屏,3-信号灯,4-上料模块,5-视觉检验模块,6-移料模块,7-标记模块,8-出料模块,9-第一y轴直线模组,10-第一x轴直线模组,11-第三支架,12-电机,13-导轨,14-感应器,15-第三气缸,16-第一料仓,17-产品组件,18-第一载台,19-第一托料板,20-第一支架,21-滑块,22-相机,23-第一气缸,24-第一支座,25-第一支撑座,26-远心镜头,27-第一支撑架,28-上光源,29-中光源,30-背光源,34-悬臂架,35-第五气缸,36-第二x轴直线模组,37-第二载台,38-第五支架,39-第三y轴直线模组,40-第三支座,41-夹料气缸,42-第二y轴直线模组,43-第二支架,44-第二气缸,45-第二支撑座,46-第二支座,47-油笔,48-第二料仓,49-第四支架,50-第二支撑架,51-第四气缸,52-z轴导轨,53-z轴滑块,54-z轴直线模组,55-第二托料板,56-第三载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文中的术语“下端”、“上方”、“下方”、“底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产品外观检查机,包括一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上料模块4、设置于机架1上的视觉检验模块5、设置于机架1上的移料模块6、设置于机架1上的标记模块7、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出料模块8,上料模块4用于将产品组件17输送至视觉检验模块5上进行外观检验,移料模块6用于将产品组件17搬运到标记模块7上进行标记,出料模块8用于输出产品组件17。

如图11至图14所示,视觉检验模块5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一支架20,第一支架20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座25,第一支撑座25上设置有第一气缸23,第一气缸23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一支座24,第一支座24上设置有相机22,相机22的镜头上设置有远心镜头26,远心镜头26的下端设置有上光源28,第一支架20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7,第一支撑架27上设置有与上光源28相对应的中光源29,机架1上设置有与中光源29相对应的背光源30。具体地,上料模块4将产品组件17输送至视觉检验模块5上的相应位置上,相机22对准产品组件17打光拍照,捕捉出来的图片通过比对判断是否为不良品。

如图19至图21所示,标记模块7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二支架43,第二支架43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座45,第二支撑座45上设置有第二气缸44,第二气缸44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二支座46,第二支座46上设置有用于标记产品组件17的油笔47。具体地,移料模块6将视觉检验模块5检验产品组件17的不良品搬运到标记模块7的相应位置上,然后第二气缸44带动油笔47上下运动对不良品进行标记。

如图5至图10所示,上料模块4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三支架11,第三支架1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料仓16,第三支架11上设置有第三气缸15,第三气缸15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一托料板19,第一托料板19位于第一料仓16的出料口处,机架1上设置有第一y轴直线模组9,第一y轴直线模组9的滑块上设置有第一x轴直线模组10,第一x轴直线模组10的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组件17的第一载台18。具体地,第三支架11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第一料仓16的出料情况的感应器14。

如图15至图18所示,移料模块6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五支架38,第五支架38上设置有第三y轴直线模组39,第三y轴直线模组39的滑块上设置有悬臂架34,悬臂架34上设置有第三支座40,第三支座40上设置有第五气缸35,第五气缸35的推杆上设置有夹料气缸41,机架1上设置有第二y轴直线模组42,第二y轴直线模组42的滑块上设置有第二x轴直线模组36,第二x轴直线模组36的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组件17的第二载台37。

如图22至图26所示,出料模块8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四支架49,第四支架49上设置有第二料仓48,第四支架49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气缸51,第四气缸51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二托料板55,第二托料板55位于第二料仓48的进料口处,机架1的下方设置有z轴直线模组54,z轴直线模组54的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架50,第二支撑架5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组件17的第三载台56。具体地,机架1的下方设置有z轴导轨52,z轴导轨52上滑动连接有z轴滑块53,z轴滑块53与第二支撑架5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x轴直线模组10、第一y轴直线模组9、第二x轴直线模组36、第二y轴直线模组42、第三y轴直线模组39、以及z轴直线模组54均包括导轨13、设置于导轨13的一端的电机12、以及设置于导轨13上的滑块21。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直线模组是一种可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械部件。

具体地,机架1上设置有主控箱,机架1上设置有显示屏2,显示屏2与主控箱电连接。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识别检查机的工作状态的信号灯3。该产品外观检查机检查的产品组件17包括一料盘以及放置于料盘上的镜片产品。

本实施例的产品外观检查机的工作原理:该产品外观检查机首先通过人工把多个待检验的产品组件17放置于上料模块4的第一料仓16内,第三气缸15带动第一托料板19从第一料仓16的底部进行上料,产品组件17放在第一载台18上,第一x轴直线模组10和第一y轴直线模组9联动带动产品组件17移动至视觉检验模块5的相应位置上进行打光拍照,捕捉出来的图片通过比对判断是否为不良品,紧接着移料模块6的第五气缸35带动夹料气缸41夹住产品组件17,第三y轴直线模组39带动产品组件17从第一载台18上移动至第二载台37上,夹料气缸41将产品组件17松放在第二载台37上,然后第二x轴直线模组36和第二y轴直线模组42联动带动产品组件17移动至标记模块7的相应位置进行标记,标记模块7通过第二气缸44带动油笔47将视觉检验模块5所检验出的不良品打上标记,以此来区分镜片产品是否为不良品,最后第二x轴直线模组36和第二y轴直线模组42联动带动产品组件17移动至出料模块8的相应位置上,z轴直线模组54带动第二支撑架50上方的第三载台56从第二载台37的底部向上将产品组件17顶起,第二载台37放置产品组件17的位置底部为镂空,z轴直线模组54带动产品组件17从第二料仓48的底部放入第二料仓48内,第四气缸51带动第二托料板55托住产品组件17,待第二料仓48内放满产品组件17时,人工将第二料仓48内的产品组件17全部拿走。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外观检查机自动化程度较高,检验速度快,检验效率较高,有效地避免人工肉眼检验的缺陷,几乎不会出现混淆良品和不良品的现象,判断不良品的准确率较高,漏检率较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外观检查机设置有多组视觉检验模块5和标记模块7同时对产品组件17进行视觉检验和标记,检验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