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量内环型槽孔尺寸的量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3337发布日期:2020-05-12 19:29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测量内环型槽孔尺寸的量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内环型槽孔尺寸的量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经常会遇到在工件上加工环形槽(如图1所示)的情况,环形槽用于安装密封圈、弹性挡圈或其他用途。对于环形槽,通常需要检测环型槽到端面的距离l、环型槽的宽度b、环型槽的深度e,但对于位于零件内表面的环型槽的测量较为困难。

现有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采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采用星型测针或盘型测针进行采点测量环型槽深度,测量精度高,但需要使用专用测头,更换测头和测量用时较长,工人每次都要将工件转运至三坐标测量室,费时费力,且在不更换测头的情况下只能测量环形槽的深度e;方法二是将要测量的零件沿沟槽轴向切开,再用卡尺进行测量,此种方法可以测量环型槽到端面的距离l、环型槽的宽度b、环型槽的深度e,但需将零件破坏,通常一批零件只测量一个零件,成本高、可靠性较差;方法三是分别用不同的量具测量环型槽到端面的距离l、环型槽的宽度b、环型槽的深度e,此种方法所用量具较多,测量繁琐。

故急需一种可以简便易行、测量准确的测量方法来测量环型槽到端面的距离l、环型槽的宽度b、环型槽的深度e。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测量内环型槽孔尺寸的量具及测量方法,该量具及测量方法可以方便地测量环型槽到端面的距离l、环型槽的宽度b、环型槽的深度e。

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测量内环型槽孔尺寸的量具,包括固定测爪、移动测爪、测杆,测量环型槽的深度e时,固定测爪固定在测杆的一端,固定测爪的主体沿与测杆垂直方向延伸,固定测爪与移动测爪共同使用测量深度e;移动测爪可在测杆上往复移动并可固定在测杆上,移动测爪与测杆同侧表面具有刻度线,移动测爪与测杆的刻度线配合读取尺寸,测杆与移动测爪配合实现环型槽到端面的距离l、环型槽的宽度b的测量。

优选的,固定测爪的主体末端有测头一,测头一凸出于主体侧面,固定测爪的主体通过安装孔与测杆间隙配合。

优选的,测头一与环型槽的接触面为圆弧形。

优选的,移动测爪包括测身,测身一端有与固定测爪的主体同向的连接部,连接部上与测头一相应位置设置有测头二,测头二突出于连接部侧面且与测头一反向,固定测爪的主体侧面与移动测爪的连接部侧面紧密贴合,测身上开设有螺纹孔一、螺纹孔二,螺纹孔一与螺钉配合,螺钉插入滑块上的孔内,使移动测爪移动时滑块同步运动,螺纹孔二与紧定螺钉配合。

优选的,测身上、下表面凹凸不平以便于使用人员拨动移动测爪进行测量。

优选的,所述的测杆一端具有测头三,测头三凸出于测杆测身的侧面,测头三末端端面与测头三所在侧相对的测杆测身侧面的距离c1大于测杆测身的宽度c2。

优选的,还包括若干种规格的量规,量规转动连接于测杆测身另一端。

优选的,每一种规格的量规均包括过端量规和止端量规。

优选的,滑块采用耐磨材料,如zcusn10pb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功能多样,可实现环型槽多个不同尺寸的测量;

2、体积小,使用方便、简单,易于推广;

3、制造成本低,制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环形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测量内环型槽孔尺寸的量具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测量内环型槽孔尺寸的量具俯视图。

图4为固定卡爪主视图。

图5为固定卡爪侧视图

图6为移动卡爪主视图。

图7为移动卡爪左视图。

图8为移动卡爪俯视图。

图9为测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量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环形槽深测量示意图。

图12为环形槽宽测量示意图。

附图中:1-滑块、2-固定测爪、3-移动测爪、4-紧定螺钉、5-测杆、6-销轴、7-量规、8-螺钉、9-固定螺钉、10-测头一、11-安装孔、12-螺纹孔、13-测头二、14-测身、15-测量平面、16-螺纹孔一、17-螺纹孔二、18-侧头三、19-通孔、20-测头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测量内环型槽孔尺寸的量具,包括固定测爪2、移动测爪3、测杆5、量规7,固定测爪2在测量环型槽的深度e时固定在测杆5的一端,与移动测爪3一起测量深度e,在测量环型槽到端面的距离l、环型槽的宽度b时将固定卡爪2取下;移动测爪3可在测杆5上往复移动,端面上具有刻度线,与测杆5上的刻度线配合,实现0.02mm的测量精度。测杆5与移动测爪3配合实现环型槽到端面的距离l、环型槽的宽度b的测量;量规7用于某几种常用环形槽的宽度b的测量,每一种规格分为过端量规和止端量规,安装在测杆5的一端。

所述的固定测爪2结构可以如图4、图5所示,设计有测头一10、安装孔11、螺纹孔12,测头一10位于固定测爪2的主体末端,测头一10凸出于固定测爪2主体侧面,便于深入环型槽进行深度e的测量,且末端端面结构为圆弧形,与环型槽为线接触,使测量准确;固定测爪2通过主体上的安装孔11与测杆5间隙配合,便于固定测爪2的装卸;固定测爪2通过主体上的螺纹孔12与螺钉9配合将固定测爪2固定在测杆5上。

所述的移动测爪3结构可以如图6~图8所示,移动测爪3为t字形,包括测头二13、测身14、测量平面15、螺纹孔一16、螺纹孔二17,测身14一端有固定测爪2的主体同向的连接部,连接部末端设置有测头二13,测头二13突出于连接部侧面且与测头一10反向,测头二13上、下表面分别与测头一10上、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固定测爪2的主体侧面与移动测爪3的连接部侧面紧密贴合时,测头一10和测头二13端面之间距离为e0,两者配合实现环型槽深度e的测量;移动测爪3的测身14与测杆5相互配合,测身14可在测杆5上做往复运动,测身14上具有刻度,与测杆5上的刻度配合实现测量,测身14上、下表面凹凸不平,以便于使用人员拨动移动测爪3进行测量;螺纹孔一16、螺纹孔二17位于测身14的上表面,螺纹孔一16用于与螺钉8配合,螺钉8插入位于测身14内的滑块1上的孔内,使移动测爪3移动时滑块1同步运动,螺纹孔二17用于与紧定螺钉4配合,测量时旋紧紧定螺钉4后再将量具从零件上取下,防止移动测爪3移动位置使读数错误。连接部的可与固定测爪2的主体侧面贴合一侧与测身14端面平齐构成测量平面15。

所述的测杆5结构可以如图9所示,一端具有测头三18,测头三18突出于测杆5侧面,另一端具有通孔19,测头三18的厚度为l2(测头三18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距离),测头三18末端端面与测头三18所在侧相对的测杆5测身侧面的距离c1大于测杆5测身的宽度c2,测量环型槽到端面的距离l、环型槽的宽度b时,在测杆5测身与孔壁不干涉的情况下测头三可以伸入环型槽进行测量,通孔19用于安装量规7。

此量具还可以包括量规7,结构如图10所示,一端具有测头四20,另一端具有通孔,测头四20突出于量规侧面,测头四20用于测量环型槽的宽度b;通孔用于通过销轴6将量规7固定在测杆5上,量规7可围绕销轴6进行转动,不用时整齐的排列在测杆5上,使用时选择其中一个即可。量规7用于某几种常用环形槽宽度b的测量,每一种规格分为过端量规和止端量规,并分别将规格尺寸刻在量规7上的规格标记处,便于选用。

测量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测量环型槽的深度e时,测量示意图如图11所示,首先记下固定测爪2的主体侧面与移动测爪3的连接部侧面紧密贴合时的读数d1,再移动量具使测头一10和测头二13的末端端面与孔壁贴合,记下读数d2;继续移动量具使测头一10和测头二13的末端端面与槽壁贴合,记下读数d3,则:

孔的直径d=d2-d1+d0

槽的直径d=d3-d1+d0

环型槽的深度e=(d-d)/2=(d3-d2)/2

(2)测量环型槽宽度b时,将固定测爪2取下,测量示意图如图12所示,将移动测爪3的测量平面15贴合在被测环型槽的端面上,测杆5带有测头三18一端深入环形槽内,使测头三18外侧面与环形槽底部接触,记下读数为a1,即为环型槽底部到端面的距离l1,后将测杆5向上移动使测头三18内侧面与环形槽顶部接触,记下读数为a2,则:

环型槽底部到端面的距离l1=a1

环型槽到端面的距离l=a2-l2(l2为测头三18的厚度,如图10所示)

环型槽宽度b=l1-l=a1-a2+l2

测量完毕后即可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出此零件是否合格。

(3)量规7用于检测某几种常用环形槽宽度b是否合格,测量时将测头四20插入环形槽内,过端量规可以进入环形槽且止端量规无法进入环形槽时此环形槽宽度b合格,其余情况则此环形槽不合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