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2188发布日期:2020-09-15 18:4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鉴于国、内外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频发的现状,针对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进行的水质在线生物监测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水体突发性污染在线生物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在线监测生物某一指标的反应,实时分析水质变化状况,并对水体综合毒性作出判断,弥补了单纯依靠水体理化监测指标对水质变化进行在线监测分析的不足。

生物行为反应是生物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生物自身为了保持体内环境稳定性而采取的适应机制。通过自身行为机制的调节,水生生物在短期内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并逐步适应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污染水环境对身体造成急性损伤。

但是,传统的监测装置只能对大环境进行监测,不方便对小面积的水域进行监测,为此,我们有必要制造一种方便携带,对小面积水域或是家庭单位进行监测的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生物监测装置,它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可以检测水质的同时还可以检测气体的成分,还可以对水管的内壁进行除锈处理,适合生物监测的发展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机1和上盖2,所述的主机1的正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的主机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口4,所述的连接口4包含气体进口41、气体出口42、自吸进口43、自吸出口44、脉冲清洗进口45、脉冲清洗出口46、自来水进口47、自来水出口48,且气体进口41、自吸进口43、脉冲清洗进口45和自来水进口47位于主机1的右侧侧面,气体出口42、自吸出口44、脉冲清洗出口46和自来水出口48位于主机1的左侧侧面,所述的上盖2通过铰接件11活动连接在主机1的上方一侧,所述的气体进口41和气体出口4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道5连接,所述的自吸进口43和自吸出口4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道6连接,所述的脉冲清洗进口45和脉冲清洗出口46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道7连接,所述的自来水进口47和自来水出口48之间通过第四连接管道8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道5上安装有气体检测传感器51。

所述的第二连接管道6上安装有第一水质监测传感器61和自吸泵62。

所述的第三连接管道7上安装有脉冲发射器71和初级过滤器72。

所述的第四连接管道8上安装有第二水质监测传感器81和过滤网82。

所述的控制面板3上设置有两排操控按钮31、脉冲频率表32、水压表33、电源连接口34、显示屏35、脉冲频率控制器36,显示屏35和脉冲频率控制器36位于控制面板3的左侧,且显示屏35与气体检测传感器51、第一水质监测传感器61、第二水质监测传感器81之间电性连接,两排操控按钮31分别对应位于显示屏35和脉冲频率控制器36的右侧,脉冲频率表32和水压表33位于两排操控按钮31之间位置,且脉冲频率表32与脉冲发射器71连接,水压表33与第四连接管道8连接。

所述的初级过滤器72和过滤网8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9。

所述的气体进口41、自吸进口43、脉冲清洗进口45、自来水进口47和气体出口42、自吸出口44、脉冲清洗出口46、自来水出口48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护罩10。

所述的上盖2的内则设置有网兜2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可以检测水质的同时还可以检测气体的成分,还可以对水管的内壁进行除锈处理,适合生物监测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主机1、上盖2、控制面板3、连接口4、气体进口41、气体出口42、自吸进口43、自吸出口44、脉冲清洗进口45、脉冲清洗出口46、自来水进口47、自来水出口48、第一连接管道5、气体检测传感器51、第二连接管道6、第一水质监测传感器61、自吸泵62、第三连接管道7、脉冲发射器71、初级过滤器72、第四连接管道8、第二水质监测传感器81、过滤网82、操控按钮31、脉冲频率表32、水压表33、电源连接口34、显示屏35、脉冲频率控制器36、连接法兰9、防护罩10、网兜21、铰接件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机1和上盖2,所述的主机1的正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的主机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口4,所述的连接口4包含气体进口41、气体出口42、自吸进口43、自吸出口44、脉冲清洗进口45、脉冲清洗出口46、自来水进口47、自来水出口48,且气体进口41、自吸进口43、脉冲清洗进口45和自来水进口47位于主机1的右侧侧面,气体出口42、自吸出口44、脉冲清洗出口46和自来水出口48位于主机1的左侧侧面,所述的上盖2通过铰接件11活动连接在主机1的上方一侧,所述的气体进口41和气体出口4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道5连接,所述的自吸进口43和自吸出口4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道6连接,所述的脉冲清洗进口45和脉冲清洗出口46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道7连接,所述的自来水进口47和自来水出口48之间通过第四连接管道8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道5上安装有气体检测传感器51。气体检测传感器51用于检测气体内所含的成分数据并在显示屏35显示检测的数据。

所述的第二连接管道6上安装有第一水质监测传感器61和自吸泵62。通过将连接管道连接在自吸进口43上,通过操控按钮31打开自吸泵62可以将水抽进第二连接管道6内,通过第一水质监测传感器61进行检测,并在显示屏35显示检测的数据。

所述的第三连接管道7上安装有脉冲发射器71和初级过滤器72。将自来水管的一端接在脉冲清洗进口45上,通过操控按钮31打开脉冲发射器71可以对水管的内壁进行除锈清理,初级过滤器72用于过滤清洗的杂质,自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脉冲清洗出口46上,也可以将脉冲清洗出口46连接在自来水进口47上,对除锈后水管内部的水进行检测。

所述的第四连接管道8上安装有第二水质监测传感器81和过滤网82。自来水管的一端连接在自来水进口47上,通过操控按钮31打开第二水质监测传感器81进行检测,并在显示屏35显示检测的数据,过滤网82可以对检测的水进行过滤处理。

所述的控制面板3上设置有两排操控按钮31、脉冲频率表32、水压表33、电源连接口34、显示屏35、脉冲频率控制器36,显示屏35和脉冲频率控制器36位于控制面板3的左侧,脉冲频率控制器36用于调整脉冲的发射强度和频率,且显示屏35与气体检测传感器51、第一水质监测传感器61、第二水质监测传感器81之间电性连接,两排操控按钮31分别对应位于显示屏35和脉冲频率控制器36的右侧,脉冲频率表32和水压表33位于两排操控按钮31之间位置,且脉冲频率表32与脉冲发射器71连接,水压表33与第四连接管道8连接,水压表33用于检测自来水的水压。

所述的初级过滤器72和过滤网8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9。连接法兰9便于初级过滤器72和过滤网82的维护和更换。

所述的气体进口41、自吸进口43、脉冲清洗进口45、自来水进口47和气体出口42、自吸出口44、脉冲清洗出口46、自来水出口48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护罩10。防护罩10用于保护气体进口41、自吸进口43、脉冲清洗进口45、自来水进口47和气体出口42、自吸出口44、脉冲清洗出口46、自来水出口48不会受到损伤。

所述的上盖2的内则设置有网兜21。网兜21内部可以放置一些监测所需的配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待检测区域,通过电源连接口34连接上电源,主机1两侧的气体进口41和气体出口4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道5连接,自吸进口43和自吸出口4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道6连接,脉冲清洗进口45和脉冲清洗出口46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道7连接,自来水进口47和自来水出口48之间通过第四连接管道8连接,第一连接管道5上安装有气体检测传感器51。气体检测传感器51用于检测气体内所含的成分数据并在显示屏35显示检测的数据,第二连接管道6上安装有第一水质监测传感器61和自吸泵62。通过将连接管道连接在自吸进口43上,通过操控按钮31打开自吸泵62可以将水抽进第二连接管道6内,通过第一水质监测传感器61进行检测,并在显示屏35显示检测的数据,第三连接管道7上安装有脉冲发射器71和初级过滤器72。将自来水管的一端接在脉冲清洗进口45上,通过操控按钮31打开脉冲发射器71可以对水管的内壁进行除锈清理,初级过滤器72用于过滤清洗的杂质,自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脉冲清洗出口46上,也可以将脉冲清洗出口46连接在自来水进口47上,对除锈后水管内部的水进行检测,第四连接管道8上安装有第二水质监测传感器81和过滤网82。自来水管的一端连接在自来水进口47上,通过操控按钮31打开第二水质监测传感器81进行检测,并在显示屏35显示检测的数据,过滤网82可以对检测的水进行过滤处理,脉冲频率表32与脉冲发射器71连接,脉冲频率控制器36用于调整脉冲的发射强度和频率,水压表33与第四连接管道8连接,水压表33用于检测自来水的水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可以检测水质的同时还可以检测气体的成分,还可以对水管的内壁进行除锈处理,适合生物监测的发展需求。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