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簧后支架三坐标测量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2799发布日期:2020-06-17 01:2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簧后支架三坐标测量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前簧后支架三坐标测量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逐年增多。车辆对于人类的关系真可说是密不可分,而车辆制造商、车辆零组件制造商与驾驶人间,不但追求车辆本身的性能,安全性以及其省油的效果,而且对于汽车的组件也越来越注重。

汽车前簧支架是重卡上的重要组成零件,该零件连接板簧与车架,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辆超载,路况差,容易形成共振,所以该零件也会出现损坏断裂的情况,该零件的质量好坏对正常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生产前簧后支架时各步骤均需要求严格,在对汽车前簧后支架进行测量时,需要先将汽车前簧后支架夹紧定位,使之不能够移动或转动,常规的三坐标夹具使用的是工件外部定位装夹,虽然装夹效果稳固,但是工件外部工装会对三坐标探头形成干涉,严重时候还会造成红宝石探头撞碎,增加测量成本,且现有的三坐标测量夹具对被装夹的工件外部表面无法进行三坐标打点测量,减少了关键位置尺寸可测量点;现有三坐标测量夹具通常在测量工件的正反面尺寸时候,需要进行正反两次装夹,因而需要测量工程师针对两次装夹测量编写两个测量程序,程序编写过程繁琐,浪费人力,降低工作效率,且二次装夹之后因为基准面的变化导致测量进度存在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内撑的方式固定前簧后支架、有效降低紧固件对三坐标测量探头的干扰,增加三坐标的可测量的有效行程范围,获得更多的关键尺寸信息,减少测量工程师的作用量,减少二次装夹带来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可实现基准面快速标记,提高工作效率的前簧后支架三坐标测量夹具。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簧后支架三坐标测量夹具,包括测量定位基础板、固定架、基准标记调节机构和旋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架设于测量定位基础板上,所述基准标记调节机构设于固定架上,所述旋转固定机构滑动设于基准标记调节机构上,所述基准标记调节机构包括基准面标记槽、基准面标记滑块、丝杠、转盘、基准调节滑块和基准调节滑槽,所述基准调节滑槽设于固定架侧壁且径向贯通固定架,所述丝杠可转动设于基准调节滑槽内且上端贯穿固定架上壁,所述转盘固接设于丝杠上端且设于固定架上壁上,转盘便于转动丝杠,所述基准调节滑块滑动设于丝杠上且与丝杠螺纹啮合,通过转动转盘带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带动基准调节滑块沿丝杠上下滑动,所述基准面标记槽设于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基准面标记滑块滑动卡接设于基准面标记槽内,所述基准调节滑块远离丝杠的一侧壁设有固定旋转槽,所述旋转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插销、支架内撑固定杆和固定杆端紧固件,所述支架内撑固定杆可转动设于固定旋转槽内,所述基准调节滑块侧壁设有与固定旋转槽贯通相连的固定槽,所述支架内撑固定杆上设有限位通孔,所述固定插销可拆卸贯穿限位通孔和固定槽,固定槽对固定插销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固定插销对支架内撑固定杆的旋转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固定杆端紧固件可拆卸设于支架内撑固定杆远离基准面标记滑块的一端,固定杆端紧固件便于将汽车前簧后支架固定在支架内撑固定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内撑固定杆上远离基准调节滑块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杆端紧固件螺旋可拆卸设于支架内撑固定杆上,固定杆端紧固件便于将前簧后支架紧固在基准调节滑块和固定杆端紧固件之间,避免测量过程中产生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内撑固定杆上设有旋转把手,旋转把手便于调节支架内撑固定杆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内设有与限位通孔同轴设置的插销定位孔,插销定位孔便于固定插销插入限位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插销定位孔的直径大于固定插销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插销定位孔的直径略大于固定插销的直径,保证固定插销既能顺畅插入插销定位孔内同时插销定位孔又可将固定插销紧紧固定在插销定位孔内,避免固定插销晃动影响三坐标测量仪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定位基础板上设有等距定位孔,便于将本前簧后支架三坐标测量夹具固定在三坐标测量仪的大理石平台上。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前簧后支架三坐标测量夹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通过内撑的方式固定前簧后支架,最大程度的降低紧固件对三坐标测量探头的干扰,从而增加三坐标测量仪的可测量的有效行程范围,获得更多的关键尺寸信息;通过在第一次装夹后旋转180°,调节高度寻找同一基准面的方式,能够使得三坐标测量只需要执行同一个模型程序,减少测量工程师的作用量,减少二次装夹带来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基准面标记滑块实现基础面快速标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簧后支架三坐标测量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簧后支架三坐标测量夹具的基准标记调节机构和旋转固定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测量定位基础板,2、固定架,3、基准标记调节机构,4、旋转固定机构,5、基准面标记槽,6、基准面标记滑块,7、丝杠,8、转盘,9、基准调节滑块,10、基准调节滑槽,11、固定旋转槽,12、固定插销,13、支架内撑固定杆,14、固定杆端紧固件,15、固定槽,16、限位通孔,17、旋转把手,18、插销定位孔,19、等距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簧后支架三坐标测量夹具,包括测量定位基础板1、固定架2、基准标记调节机构3和旋转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架2设于测量定位基础板1上,所述基准标记调节机构3设于固定架2上,所述旋转固定机构4滑动设于基准标记调节机构3上,所述基准标记调节机构3包括基准面标记槽5、基准面标记滑块6、丝杠7、转盘8、基准调节滑块9和基准调节滑槽10,所述基准调节滑槽10设于固定架2侧壁且径向贯通固定架2,所述丝杠7可转动设于基准调节滑槽10内且上端贯穿固定架2上壁,所述转盘8固接设于丝杠7上端且设于固定架2上壁上,所述基准调节滑块9滑动设于丝杠7上且与丝杠7螺纹啮合,所述基准面标记槽5设于固定架2的侧壁上,所述基准面标记滑块6滑动卡接设于基准面标记槽5内,所述基准调节滑块9远离丝杠7的一侧壁设有固定旋转槽11,所述旋转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插销12、支架内撑固定杆13和固定杆端紧固件14,所述支架内撑固定杆13可转动设于固定旋转槽11内,所述基准调节滑块9侧壁设有与固定旋转槽11贯通相连的固定槽15,所述支架内撑固定杆13上设有限位通孔16,所述固定插销12可拆卸贯穿限位通孔16和固定槽15,所述固定杆端紧固件14可拆卸设于支架内撑固定杆13远离基准面标记滑块6的一端。

其中,所述支架内撑固定杆13上远离基准调节滑块9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杆端紧固件14螺旋可拆卸设于支架内撑固定杆13上;所述支架内撑固定杆13上设有旋转把手17;所述固定槽15内设有与限位通孔16同轴设置的插销定位孔18;所述插销定位孔18的直径大于固定插销12的直径;所述测量定位基础板1上设有等距定位孔19。

具体使用时,通过等距定位孔19将测量定位基础板1固定在三坐标测量仪的大理石平台上,将固定杆端紧固件14从支架内撑固定杆13上旋下并将前簧后支架插入支架内撑固定杆13上,并再次将固定杆端紧固件14旋入支架内撑固定杆13上并旋紧在前簧后支架外侧使得前簧后支架被夹紧固定在基准调节滑块9和固定杆端紧固件14之间,使得前簧后支架不会产生晃动影响检测效果,转动旋转把手17将前簧后支架水平放置,将固定插销12插入,并对前簧后支架的上部分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握住基准面标记滑块6在基准面标记槽5内滑动,待基准面标记滑块6与预设基准面平行时,停止滑动,完成对基准面的快速标记;抽出固定插销12,固定旋转槽11对支架内撑固定杆13起到固定作用,拧动旋转把手17,将支架内撑固定杆13和前簧后支架一同翻转180°后将固定插销12通过插销定位孔18和限位通孔16重新插入固定旋转槽11内,此时前簧后支架基准面的高度发生变动,转动转盘8控制丝杠7转动从而带动基准调节滑块9沿丝杠7上下运动,直至前簧后支架基准面与基准面标记滑块6重新对齐,对前簧后支架下部分进行测量,使得三坐标测量仪测量时只需要执行同一个模型程序,减少测量工程师的作用量,减少二次装夹带来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3、电磁铁基准面标记快实现基础面快速标记,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