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8388发布日期:2020-09-18 19:0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检测和预报,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检测天线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雷达是一种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探测方法,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的特点进行探测,其工作原理是:发射器通过发射天线向衬砌与围岩中定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传播的路径上当遇到有电性差异的界面时即发生反射,从不同深度返回的各个反射波由接收天线和接收器所接收,经过信号处理之后,对于反射回来的各个不同时间的反射波,取其时间之半,乘以相应介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即为反射目标的深度,再根据反射信息特征判别反射目标的性质。隧道衬砌与围岩、围岩中的空洞或欠密实区、围岩中的含水区或裂缝、衬砌裂缝等均为良好反射目标体,因此常采用地质雷达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检测。

隧道超前预报的探测距离一般在掌子面前方30m,其主要任务是预报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可能出现的地层、岩性情况,预报掌子面及其附近围岩中的各种不良地质向掌子面前方延伸的情况,可能的地下水涌出情况其对施工的影响,并预报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一般采用点测法进行,检测时雷达天线靠近检测面,每5cm或10cm采集一道数据,因此检测过程中要不断移动天线。目前常采用的地质雷达其天线长宽高分别为120cm、80cm、20cm,重量约为25kg,需要两人抬起移动,每次移动间隔为5cm或10cm,由于天线体积大,且较为笨重,人工移动费时费力,同时人工移动不能够精确控制移动距离,影响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移动装置,降低天线移动过程中的人工劳动强度,并能精确控制移动距离,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一拉杆和一杠杆,并在雷达天线两侧分别设一竖向的滑槽;

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底座顶面焊接一横截面为矩形的立柱,所述立柱上一定高度处设有一横向的拉杆通孔,立柱的上端设有两个与所述拉杆通孔连通的竖向的限位杆通孔,两限位杆通孔分别靠近所述拉杆通孔的两端孔口,且两限位杆通孔的中心距为5cm;每个限位杆通孔中活动穿插一限位杆,两限位杆的上端在所述立柱的顶面之上通过一限位杆提手连接,两限位杆的下端突出到所述拉杆通孔内;所述立柱顶面正对所述拉杆通孔两侧焊接两根支撑杆,两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拉杆横向穿过支架立柱上的拉杆通孔,拉杆顶面沿拉杆纵向每隔5cm设一伸缩式定位块,拉杆的前端插入雷达天线一侧的滑槽中,并通过横穿滑槽及拉杆前端的销轴将拉杆与滑槽连接,拉杆后端设一拉手;

所述杠杆位于支架的两支撑杆上端之间,并通过横穿两支撑杆和杠杆的转轴将杠杆与支撑杆连接,杠杆的前端通过吊绳与雷达天线顶部连接,杠杆后端连接一拉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天线移动时,可通过杠杆辅助将天线提升离开地面,能降低劳动强度。

2、通过拉杆上的限位块控制天线的移动距离,能够对天线进行定量位移,便于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3是支架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支架1、一拉杆2和一杠杆3,并在雷达天线4两侧分别设一竖向的滑槽41;

所述支架1包括底座11,底座顶面焊接一横截面为矩形的立柱12,所述立柱12上一定高度处设有一横向的拉杆通孔13,立柱的上端设有两个与所述拉杆通孔连通的竖向的限位杆通孔,两限位杆通孔分别靠近所述拉杆通孔13的两端孔口,且两限位杆通孔的中心距为5cm;每个限位杆通孔中活动穿插一限位杆14,两限位杆14的上端在所述立柱的顶面之上通过一限位杆提手15连接,两限位杆14的下端突出到所述拉杆通孔13内;所述立柱顶面正对所述拉杆通孔两侧焊接两根支撑杆16,两支撑杆16之间通过连接杆17连接;

所述拉杆2横向穿过支架立柱上的拉杆通孔,拉杆顶面沿拉杆纵向每隔5cm设一伸缩式定位块21,拉杆的前端插入雷达天线一侧的滑槽41中,并通过横穿滑槽及拉杆前端的销轴5将拉杆与滑槽连接,拉杆后端设一拉手22;

所述杠杆3位于支架的两支撑杆16上端之间,并通过横穿两支撑杆和杠杆的转轴6将杠杆与支撑杆连接,杠杆3的前端通过吊绳7与雷达天线4顶部连接,杠杆后端连接一拉环8。

如图2、图3所示,所述限位杆通孔的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限位杆通孔下部直径较大部分为限位块伸缩腔18;每个限位杆14的下端设一楔形的限位块141,所述限位块141顶部面积大于限位杆的横截面,限位块顶部与限位杆下端固定连接,限位块141两侧分别是一斜面和一竖直面,且限位块的斜面朝向所述雷达天线,两限位块的竖直面间距为5cm;限位杆位于限位块伸缩腔内的部分套装一限位块伸缩弹簧19,所述限位块伸缩弹簧19的下端支撑在限位块141的顶面,限位块伸缩弹簧19上端支撑在限位块伸缩腔18的顶部。

如图2中所示,所述拉杆2顶面对应每个定位块21设置一可容纳定位块的定位块伸缩腔23,所述定位块伸缩腔23内设有定位块伸缩弹簧24,定位块伸缩弹簧24的上端焊接一支撑板25,所述定位块21底部与所述支撑板24顶面焊接;所述定位块为楔形,其两侧分别是一斜面和一竖直面,且其斜面背向所述雷达天线,两相邻定位块的竖直面之间的间距为5cm。

本实用新型为适应不同身高的施工人员操作,可将所述拉环8通过一连接绳9与杠杆3的后端连接,吊绳9长度可根据需要调节。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为保持支架稳定,可在所述支架底座11底面设多个向下突出的防滑钉111。支架放置在地面上,防滑钉111能插入地面下防止支架移动。

如图4、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雷达天线4先放置在隧道10一侧,然后沿隧道横截面向另一侧每次移动5cm或10cm对掌子面进行扫描检测。以雷达天线4每次移动5cm为例,首先从杠杆3后端下压或通过拉环下拉杠杆,可较轻松地将雷达天线4提升吊离地面;然后向后拉动拉杆2,牵引雷达天线4向支架1方向移动;拉杆移动过程中,拉杆2上的一个定位块21经过拉杆通孔内限位块141下方时,定位块21的斜面与限位块141的斜面相互挤压,定位块21被向下压缩到定位块伸缩腔23内,同时限位块141被向上压缩到限位块伸缩腔18内;当定位块通过限位块下方后,定位块21在定位块伸缩弹簧24的作用下重新突出到拉杆2顶面,限位块141在限位块伸缩弹簧19作用下重新突出到拉杆通孔内,此时再向前推动拉杆,定位块21在限位块141的阻挡下无法向前移动,此时拉杆移动的距离刚好是5cm,然后放松杠杆3,使雷达天线4落地,雷达天线4也被移动5cm。上述过程中如果天线要移动10cm,则拉动拉杆滑动两个定位块即可。

当经过几次移动,雷达天线4过于靠近支架1时,可向上提拉限位杆提手15,将支架1提升离地,同时也将两个限位块141提升到限位块伸缩腔18内,限位块141和定位块21互不影响,可将支架1顺拉杆2向远离雷达天线3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