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6568发布日期:2020-10-31 11:3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接头测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设备电压等级的不断提升及工作电流的不断加大,设备发热现象越发显著,当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时,往往伴随着温度的变化,所以通过对电力设备,尤其是其关键部位的温度监控,可以及时了解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当温度出现异常时,则可以及时作出预警并进行检修,这样可以防止更大故障的发生。

对于电缆中间头的温度监测,要求能够直接监测核心导体的温度。要达到这一要求,主要有以下困难:电缆中间接头的内部空间极其狭小,这对传感器的尺寸要求很高;电缆中间接头内部处于强电磁场环境,需要传感器在此工况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置入电缆中间接头内部的器件不能对中间接头内部的电场分布造成影响,否则会引起电缆接头原始结构设计的失效,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电缆接头的寿命一般为30年,所以内置的测温器件的使用寿命不能低于30年。

pct专利cn105190268a,一种用于监测包围在至少(半)导电层中的导电体的温度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无线无源感应单元和收发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无线无源感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温度感应部件,并且被构造成具有随导电体的温度变化的谐振频率和/或q值。收发器单元被构造成电磁耦接到无线无源感应单元,并且发出表示无线无源感应单元的谐振频率和/或q值的信号。收发器单元被进一步构造成与控制单元通信,该控制单元探知表示谐振频率和q值中的一个或两者的信号,并且基于所探知到的表示谐振频率和q值中的一个或两者的信号确定导电体的温度值。该专利所述的传感器位于连接铜管与绝缘层之间,外径尺寸需要与电缆绝缘层尺寸完全匹配,才能到达电气性能要求。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只能适用于内部空间较大的110kv等特定尺寸的电缆中间接头,当需要适配不同型号和厂家的电缆接头时,则需要进行专门的设计,适用范围小,使用不方便;而且两个电缆端头之间连接不可靠,容易松动,导致使用寿命短,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两个电缆端头之间连接可靠、不易松动,适用范围广且实用性好的电缆中间接头温度测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电缆端头和第二电缆端头,所述第一电缆端头的右端套设有电缆中间母接头,第二电缆端头的左端套设有电缆中间子接头,所述第一电缆端头通过电缆中间母接头与第二电缆端头的电缆中间子接头连接;所述电缆中间母接头包括第一绝缘弹性套,所述第一绝缘弹性套的内孔内表面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导体连接套,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套内设置有第一电缆插孔,所述第一电缆插孔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插槽;所述电缆中间子接头包括第二绝缘弹性套,所述第二绝缘弹性套的内孔内表面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导体连接套,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套内设置有第二电缆插孔,第二导体连接套左端插入第一连接插槽内,当第二导体连接套左端插入第一连接插槽后,所述第一绝缘弹性套的右端面与第二绝缘弹性套的左端面之间构成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嵌入式设置有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内表面绕设在第一导体连接套对准环形凹槽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外表面上固定粘接有内绝缘层,且所述内绝缘层完全覆盖住环形凹槽的凹槽口。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绝缘层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铝散热层,所述铝散热层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外绝缘层,且铝散热层的外表面和外绝缘层的内表面局部位置设置有信号收发单元。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绝缘层的外表面外设置有控制器、液晶显示器和后台控制中心,当进行温度测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信号收发单元发送探测信号,所述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根据探测信号发送回馈信号,所述信号收发单元接收回馈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信号收发单元传递的回馈信号得出测量的温度,所述控制器控制液晶显示器显示测量温度,其控制器将测量的温度信息反馈给后台控制中心。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缆插孔和第二电缆插孔均为圆形通孔,且第一电缆插孔和第二电缆插孔的轴向中心线重合,第一电缆插孔和第二电缆插孔的直径相同。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绝缘弹性套由橡胶材料制成,且第一绝缘弹性套与第一导体连接套通过粘接固定后构成一体结构。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绝缘弹性套由橡胶材料制成,且第二绝缘弹性套与第二导体连接套通过粘接固定后构成一体结构。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包括saw温度传感器,所述saw温度传感器包括基板、叉指换能器、反射栅及收发天线,所述叉指换能器、所述反射栅设置于所述所述基板上,所述收发天线与所述叉指换能器相连。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感器的本体包括有lc电路,所述lc电路包括串联成回路的电容及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呈平面螺旋状布设。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通过传输线或无线传输模块将温度信息传递至所述后台控制中心。

本发明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设置更加合理,第一电缆端头通过电缆中间母接头与第二电缆端头的电缆中间子接头连接,两个电缆端头之间连接可靠、不易松动;铝散热层信号收发单元具有散热功能,且散热性能好;采用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不再需要根据导体连接管内部空间的大小改变自身结构,只需要绕设在第一导体连接套对准环形凹槽位置,对于不同厂家的不同型号的电缆接头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缆中间母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电缆中间子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电缆端头1和第二电缆端头2,所述第一电缆端头1的右端套设有电缆中间母接头3,第二电缆端头2的左端套设有电缆中间子接头4,所述第一电缆端头1通过电缆中间母接头3与第二电缆端头2的电缆中间子接头4连接;所述电缆中间母接头3包括第一绝缘弹性套31,所述第一绝缘弹性套31的内孔内表面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导体连接套32,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套32内设置有第一电缆插孔321,所述第一电缆插孔32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插槽322;所述电缆中间子接头4包括第二绝缘弹性套41,所述第二绝缘弹性套41的内孔内表面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导体连接套42,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套42内设置有第二电缆插孔421,第二导体连接套42左端插入第一连接插槽322内,当第二导体连接套42左端插入第一连接插槽322后,所述第一绝缘弹性套31的右端面与第二绝缘弹性套41的左端面之间构成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嵌入式设置有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且所述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的内表面绕设在第一导体连接套32对准环形凹槽位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外表面上固定粘接有内绝缘层6,且所述内绝缘层6完全覆盖住环形凹槽的凹槽口。

所述内绝缘层6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铝散热层7,所述铝散热层7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外绝缘层8,且铝散热层7的外表面和外绝缘层8的内表面局部位置设置有信号收发单元9。

所述外绝缘层8的外表面外设置有控制器10、液晶显示器11和后台控制中心12,当进行温度测量时,所述控制器10控制信号收发单元9发送探测信号,所述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根据探测信号发送回馈信号,所述信号收发单元9接收回馈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根据信号收发单元9传递的回馈信号得出测量的温度,所述控制器10控制液晶显示器11显示测量温度,其控制器10将测量的温度信息反馈给后台控制中心12。

所述第一电缆插孔321和第二电缆插孔421均为圆形通孔,且第一电缆插孔321和第二电缆插孔421的轴向中心线重合,第一电缆插孔321和第二电缆插孔421的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绝缘弹性套31由橡胶材料制成,且第一绝缘弹性套31与第一导体连接套32通过粘接固定后构成一体结构。

所述第二绝缘弹性套41由橡胶材料制成,且第二绝缘弹性套41与第二导体连接套42通过粘接固定后构成一体结构。

所述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5包括saw温度传感器,所述saw温度传感器包括基板、叉指换能器、反射栅及收发天线,所述叉指换能器、所述反射栅设置于所述所述基板上,所述收发天线与所述叉指换能器相连。

所述传感器的本体包括有lc电路,所述lc电路包括串联成回路的电容及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呈平面螺旋状布设。

所述控制器10通过传输线或无线传输模块将温度信息传递至所述后台控制中心12。

实际应用时,第一电缆端头通过电缆中间母接头与第二电缆端头的电缆中间子接头连接,两个电缆端头之间连接可靠、不易松动;铝散热层信号收发单元具有散热功能,且散热性能好;采用无线无源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不再需要根据导体连接管内部空间的大小改变自身结构,只需要绕设在第一导体连接套对准环形凹槽位置,对于不同厂家的不同型号的电缆接头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好。

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