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快速标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63600发布日期:2020-11-25 17:4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快速标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快速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称重的压力传感器在出厂售卖之前会进行标定测试,以验证该批传感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通常方法是:从一批次中抽样几只压力传感器,在水平平面上安装传感器并上加载重物进行标定。在用于人体体重称重的传感器,通常需标定的质量范围大致为45-90kg,此范围为通常情况下人体常见的体重范围,在进行标定的时候,选取范围内的一个质量数字(例:选择0,60kg进行两点标定),在传感器上载选取质量的砝码,读取输出数值。将多个传感器标定得到的输出数值分布排列成图,分析是否符合线性分布。越接近线性传感器越精准。基于该种标定方法,明显的缺陷在于选取砝码需人工放置,在质量较大且标定样本数量大时,人力搬运效力慢且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减少人力、提高标定效率、结构简单巧妙的传感器快速标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传感器快速标定装置,用于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包括架体、设于架体顶部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且能够在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下进行上、下升降的用于装载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装载机构以及置于所述架体的底部上且位于所述传感器下方的秤盘,所述秤盘的上端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具有一顶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顶架上的减速器、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呈与所述顶架垂直的竖直方向,所述主动齿轮套设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以能够随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传感器装载机构与所述从动齿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具有一底架,所述传感器装载机构包括一丝杠副、一导向组、一升降板以及一传感器装载板,所述丝杠副的丝杠的上端与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所述丝杠的下端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导向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丝杆副两侧且立设于所述顶架和底架之间的导向杆,所述升降板具有一中心孔,所述升降板通过所述中心孔套设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螺母上以能够随所述丝杠螺母上下升降,所述升降板的两端相应于所述导向杆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导向配合的导向孔,所述传感器装载板的后端固定于所述升降板上,前端超出所述升降板的前端面,所述传感器装载板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装载传感器并对其限位的装载部,所述装载部具有从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装载部的贯穿孔,所述秤盘的上端穿过所述贯穿孔后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部还具有一置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上相应于所述贯穿孔的位置处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后侧挡、与所述后侧挡两端连接的左侧档及右侧挡、与所述左侧挡及右侧挡的前端连接的前侧挡;所述限位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后侧挡底部且位于所述后侧挡的前侧边的后侧底板、设于所述左侧挡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左侧挡的右侧边的左侧底板、设于所述右侧挡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右侧挡的左侧边的右侧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前侧挡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前侧挡的后侧边的前侧底板;所述后侧挡、左侧挡、右侧挡及前侧挡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装载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装载腔,所述传感器装载腔的面积大于所述贯穿孔的面积;当所述传感器置于所述装载腔中后,所述传感器底面的各边缘分别置于所述后侧底板、左侧底板、右侧底板以及前侧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部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呈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上相应于所述贯穿孔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贯穿孔在水平面的投影上呈u形,其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的前端贯穿所述传感器装载板以形成一第一开口;所述限位部件的前端相应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开设有一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前侧挡包括与所述左侧挡的前端连接的左前侧挡以及与所述右侧挡的前端连接的右前侧挡;所述前底板包括设于所述左前侧挡的底部且位于其后侧边的左前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右前侧挡的底部且位于其后侧边的右前底板;所述左前侧挡及右前侧挡之间的间距、左前底板及右前底板之间的间距形成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秤盘包括一秤盘本体以及立设于所述秤盘本体的中心的秤杆,所述秤杆的上端穿过所述贯穿孔后通过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与所述传感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一立设于所述秤杆上端且向上穿出所述传感器的中心孔的轴杆以及一置于所述传感器上表面的挡块;所述轴杆包括一轴杆本体以及一设于所述轴杆本体上端的轴帽,所述轴帽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杆本体的外径,所述轴杆本体的上端以及轴帽均凸出于所述传感器的上表面;在所述挡块上相应于所述轴杆本体的位置处开设有一u形卡孔,所述u形卡孔从所述挡块的高度方向和一侧方向贯穿所述挡块,所述u形卡孔的开口宽度与所述轴杆本体的外径相匹配,将所述挡块置于所述传感器上时,所述u形卡孔的开口向所述轴杆本体方向对准以移动所述挡块,从而使所述轴杆本体卡入所述u形卡孔中。

本发明的传感器快速定标装置与传统标定方式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将传统技术中的砝码移动、传感器不动的方式改为砝码固定、传感器移动的方式,在标定同一种传感器时,砝码一直放置于秤盘本体上,对这一种传感器的若干个传感器进行快速标定,在当前传感器标定完成时,只需要取下当前已标定的传感器,将下一个待标定的传感器装入传感器装载板的装载部即可进行标定,通过固定砝码而选择快速更换待标定传感器的方式省去了多次搬运砝码导致的时间和人力的损耗,节约时间和人力,方便快捷。二、架体结构设计巧妙,能够使得传感器装载机构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后,保证所述传感器装载板的装载部位于所述秤盘的正上方,合理紧凑的布局使得一切结构位置刚刚好,避免多余空间浪费。三、主/从动齿轮位于顶板上方,减速器、联轴器等机构位于顶板下方靠近安装有旋转手轮的侧板的位置处,使得传动实体部分示于正面,传动驱动隐藏于顶板之下,使得架体整体性更高,所述减速器采用涡轮蜗杆结构减速器,具有锁死功能,动力只能通过旋转手轮来传输给所述传感器装载机构的丝杠,丝杆不能反向传递动力给旋转手轮,这样就可以做到秤盘可以停靠在任何高度位置。四、一改传统的传感器在下、加载物在上的思维,据此设计的传感器装载机构解决这一问题,传感器装载板安装在升降板上,升降板安装在丝杠螺母上,而丝杠上端与从动齿轮连接,下端可通过轴承固定于底板上,通过这样的联动方式,最终带动所述传感器装载板上、下升降,从而提升装有加载物(砝码)的秤盘上升和下降,完成传感器的标定,设计思路巧妙,从而起到快速标定传感器的作用,提高标定速度和效率,解决人力搬运加载物导致的效率低、人力损耗、标定慢和复杂的问题。五、所述秤杆与传感器的连接十分巧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螺纹连接,u形贯穿孔使得秤杆放入装载部中十分快捷,在传感器上方置放一u形卡孔,在秤杆上端设置具有轴帽的轴杆,并且轴帽外径大于所述u形卡孔的开口宽度,轴杆的外径与u形卡孔的开口宽度相匹配,在安装时,只需要将秤杆放入所述u形贯穿口中,再将传感器的中心孔对准所述轴杆并向下穿设于所述轴杆的上端,置于所述装载腔中,再将挡块的u形卡孔对准所述轴杆并向该方向卡入,这样在上升时,轴帽下端面被卡于挡块的上表面,使得秤盘随之上升而不掉落,完成传感器快速标定。这种结构,非常方便传感器快装,借助传感器本身具有的中心孔完成传感器快装,保证秤盘随之上升,不破坏传感器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传感器快速标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a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传感器装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所述传感器快速标定装置用于对传感器进行快速标定。所述传感器快速标定装置包括架体1、设于架体1顶部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6、与所述传动机构6连接且能够在所述传动机构6的传动下进行上、下升降的用于装载所述传感器3的传感器装载机构4以及置于所述架体1的底部上且位于所述传感器3下方的秤盘5,所述秤盘5的上端与所述传感器3连接。当对所述传感器3进行标定时,在所述秤盘5上加载载重物,驱动机构、传动机构6驱动所述传感器装载机构4上升,与所述传感器3连接的秤盘5随之上升,从而完成对传感器3施压标定工作,完成后使所述秤盘5下降回位,从而完成传感器3释压工作。

所述架体1包括一底架、立设于所述底架左右端的左侧架及右侧架、连接于所述左侧架及右侧架顶端的顶架。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架具有一水平状的底板101(或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板101下表面的支脚100,所述支脚100可以是带有锁死功能的万向轮。所述左侧架及右侧架均为侧板(下称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所述顶架为呈水平状的顶板。所述底板101的宽度大于所述顶板104、左侧板102以及右侧板103的宽度,所述左侧板102立设于所述底板101的左侧的后段,所述右侧板103立设于所述底板101的右侧的后段(相应于所述左侧板102的位置处),所述顶板104宽度与左/右侧板103一致,连接于所述左侧板102及右侧板103顶端后,在水平的投影上,所述顶板104位于所述底板101的后段位置处。这样设置,可以便于传感器装载机构4安装,便于所述秤盘5放置于所述底板101的前部,增加结构布局紧凑性,由下至上层次感更强,传感器标定和工作时便于工作人员一止了然观察和操作。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架、侧架、顶架并不限于板状结构,还可以为杆状结构、框架结构等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设于所述右侧板103的外侧面上相应于所述传动机构6的位置处的旋转手轮2,所述旋转手轮2的旋转轴由外至内的穿过所述右侧板103后与所述传动机构6连接。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手轮2可以设置于所述左侧板102上、顶板104上等等。所述驱动机构还可以为电动驱动机构(例如电机)。

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设于所述顶架上的减速器61、与所述减速器61的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62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62啮合的从动齿轮63,所述减速器61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减速器61的输出轴呈与所述顶架垂直的竖直方向,所述主动齿轮62套设于所述减速器61的输出轴上以能够随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传感器装载机构4与所述从动齿轮63连接。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63设于所述顶板104的中心位置处,所述主动齿轮62位于所述顶板104上位于所述从动齿轮63的右侧的位置处,所述减速器61设于所述顶板104上且位于所述顶板104的下方,所述减速器61的输出轴向上穿过所述顶板104并与所述从动齿轮63的中心位置连接,所述减速器61的输入端通过一联轴器64与所述旋转手轮2的旋转轴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速器61采用涡轮蜗杆结构减速器61,具有锁死功能,动力只能通过旋转手轮2来传输给所述传感器装载机构4的丝杠,丝杆不能反向传递动力给旋转手轮2,这样就可以做到秤盘5可以停靠在任何高度位置。

所述传感器装载机构4包括一丝杠副41、一导向组、一升降板43以及一传感器装载板44,所述丝杠副41的丝杠的上端与所述从动齿轮63连接,所述丝杠的下端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导向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丝杆副两侧且立设于所述顶架和底架之间的导向杆42,所述升降板43具有一中心孔,所述升降板43通过所述中心孔套设于所述丝杠副的丝杠螺母411上以能够随所述丝杠螺母411上下升降,所述升降板43的两端相应于所述导向杆42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42导向配合的导向孔。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的后端固定于所述升降板43上,前端超出所述升降板43的前端面,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装载传感器3并对其限位的装载部45,所述装载部45具有从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装载部45的贯穿孔451,所述秤盘5的上端穿过所述贯穿孔451后与所述传感器3连接。具体的:

所述丝杠的上端穿过所述顶板104后与所述从动齿轮63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下端与所述底架连接(可通过轴承与所述底板101连接)。当从动齿轮63转动时,带动所述丝杠跟随所述从动齿轮63转动,从而使得所述丝杠螺母411向上或向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包括两两为一组的四根导向杆42,两组导向杆42分别设于所述丝杠副41的左侧和右侧。四根导向杆42在水平投影上呈与所述升降板43相匹配的矩阵,所述四根导向杆42分别穿设于所述升降板43的四个边角处,且所述四根导向杆42的上端均与所述顶板104连接,下端均与所述底板101连接。四根导向杆42可以更加稳定地对所述升降板43进行导向作用,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42的数量可以不同的变化,例如可以采用左右各一根导向杆42进行导向等等。

所述升降板43为矩形板,在所述升降板43相应于四根导向杆42的位置处开设有对应的四个导向孔,在所述导向孔内设置有一导向筒,在所述导向筒的上端或者下端环设有一法兰,所述导向筒穿设于所述升降板43的导向孔中,通过所述法兰、螺钉与所述升降板43可拆卸连接。可理解的,所述升降板43的形状并不限于矩形,在不影响其功能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板43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而定。

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为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升降板43垂直的矩形板。具体的,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的后端相应于所述丝杠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丝杆穿过的穿孔441,在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的后端相应于所述穿孔441周缘位置处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盲孔442,在所述升降板43上相应于所述盲孔442的位置处开设有螺孔,在安装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时,将若干螺栓一一对应的向下穿过所述盲孔442后,螺锁于对应的螺孔中。

所述装载部45还具有一置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上相应于所述贯穿孔451的位置处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后侧挡452、与所述后侧挡452两端连接的左侧挡453及右侧挡454、与所述左侧挡453及右侧挡454的前端连接的前侧挡455;所述限位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后侧挡452底部且位于所述后侧挡452的前侧边的后侧底板456、设于所述左侧挡453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左侧挡453的右侧边的左侧底板457、设于所述右侧挡454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右侧挡454的左侧边的右侧底板458以及设于所述前侧挡455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前侧挡455的后侧边的前侧底板(该前侧底板非必须部件);所述后侧挡452、左侧挡453、右侧挡454及前侧挡455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装载所述传感器3的传感器装载腔,所述传感器装载腔的面积大于所述贯穿孔451的面积;当所述传感器3置于所述装载腔中后,所述传感器3底面的各边缘分别置于所述后侧底板456、左侧底板457、右侧底板458以及前侧底板上。上述侧挡与对应的侧底板呈l形状,相应侧底板位于相应的侧板的内侧,当所述传感器3置于所述传感器装载腔时,各侧底板从底部对所述传感器装载腔进行限位,各方向的侧挡从对应的方向对所述传感器3进行限位,防止在标定时所述传感器3移动导致的标定不准确的问题出现。

所述限位部件的后侧挡452、左侧挡453、右侧挡454及前侧挡455为一体成型件,通过螺栓螺接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的前端位置处。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的前端位于所述贯穿孔451周围的部分形成所述后侧底板456、左侧底板457、右侧底板458以及前侧底板,也即,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相应于所述贯穿孔451周围位置处位于所述一体成型件的内侧,又由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位于所述一体成型件的下表面,这样即可通过这样巧妙的位置关系形成所述后侧底板456、左侧底板457、右侧底板458以及前侧底板。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一体成型件的尺寸大于所述贯穿孔451并与传感器3相匹配(所述贯穿孔451与所述传感器3的中心孔相匹配),这样使得传感器3放置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的前端上表面后,通过一体成型件对传感器3侧方限位,通过传感器装载板44的上表面对所述传感器3的底部进行限于,可以使限位部件的结构更简单,减少各侧底板的制造成本,同时通过可拆卸螺锁方式将限位部件固定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前端,增加灵活度,对应于不同尺寸的传感器3,可以更换对应的限位部件。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装载部45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呈一体结构,例如直接在所述装载部45的前端挖设限位槽,限位槽底面高于所述装载部45底面。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螺锁结构使得所述限位部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上相应于所述贯穿孔451的位置处。

作为优选的,所述贯穿孔451在水平面的投影上呈u形,其从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的前端贯穿所述传感器装载板44以形成一第一开口441;所述限位部件的前端相应于所述第一开口441的位置处开设有一第二开口459。相对应的,所述前侧挡455包括与所述左侧挡453的前端连接的左前侧挡4551以及与所述右侧挡454的前端连接的右前侧挡4552;所述前侧底板包括设于所述左前侧挡4551的底部且位于其后侧边的左前侧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右前侧挡4552的底部且位于其后侧边的右前侧底板,由于所述左前侧挡4551的长度与所述左侧挡453的宽度一致,右前侧挡4552的长度与所述右侧挡454的宽度一致,因此所述左前侧底板为所述左侧底板457的前端部分,所述右前侧底板为所述右侧底板458的前端部分。所述左前侧挡4551及右前侧挡4552之间的间距、左前侧底板及右前侧底板之间的间距形成所述第二开口459。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加安装秤盘5的便捷性,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复杂度。具体在安装时,所述秤盘5的秤杆52可以从第一开口441和与多重叠的第二开口459中放入,所述秤盘5的秤杆52与秤盘本体51可以先连接好之后,使所述秤杆52与所述第一开口441和第二开口459对准,直接向后推动所述秤盘本体51即可使所述秤杆52进入所述贯穿孔451中,为秤盘5的安装带来极大的方便。若采用而封闭性的贯穿孔451,则需要将所述秤杆52从下往上穿入所述贯穿口,然后再需要将秤盘本体51与所述称杆的下端连接好,最后才能使所述秤杆52的上端与所述传感器3连接,这样极为繁琐,且秤盘5具有一定的重量,需要增加人员才能完成安装,延长了安装时间,加大了安装成本。

所述秤盘5包括一秤盘本体51以及立设于所述秤盘本体51的中心的秤杆52,所述秤杆52的上端穿过所述贯穿孔451后通过一可拆卸连接结构6与所述传感器3可拆卸连接。其中:

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6包括一立设于所述秤杆52上端且向上穿出所述传感器3的中心孔的轴杆61以及一置于所述传感器3上表面的挡块62;所述轴杆61包括一轴杆本体611以及一设于所述轴杆本体611上端的轴帽612,所述轴帽612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杆本体611的外径,所述轴杆本体611的上端以及轴帽612均凸出于所述传感器3的上表面;在所述挡块62上相应于所述轴杆本体611的位置处开设有一u形卡孔621,所述u形卡孔621从所述挡块62的高度方向和一侧方向贯穿所述挡块62,所述u形卡孔621的开口宽度与所述轴杆本体611的外径相匹配,将所述挡块62置于所述传感器3上时,所述u形卡孔621的开口向所述轴杆本体611方向对准以移动所述挡块62,从而使所述轴杆本体611卡入所述u形卡孔621中。本方案中,利用传感器3自身带有的中心孔来安装秤杆52,无需再在传感器3上添加新的安装孔,保证了传感器3的整体性。秤杆52上端设置轴杆61,轴杆61设计为轴杆本体611以及在其上端设置有轴帽612的结构,轴杆本体611下端与秤杆52上端连接,轴帽612外径大于轴杆本体611外径,并且轴帽612外径大于所述u形卡孔621的开口宽度,这样可以使得轴帽612被限位于所述卡块的上表面。u形卡孔621的设计便于所述挡块62快速卡入所述轴杆本体611上凸于所述传感器3的上端,方便快速安装,同时u形卡孔621使得所述挡块62具有一定弹性,可以增加挡块62与所述轴杆61的配合度。在上升时,被限位于所述卡块上表面的轴帽612使得轴杆61、秤盘本体51均跟着上升,同时由于轴盘上载重物向秤盘本体51施加向下压力,该向下压力传导至轴帽612上,而轴帽612又置于所述传感器3上表面,这样直接将向下压力作用于所述传感器3上,当下降回位时,秤盘本体51置于底板101上,这个时候释放向下压力,这样即完成对传感器3的快速标定。

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秤盘本体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手提部511。在所述秤盘本体51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对载重物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为两组,分别为设于所述秤盘本体51的上表面上位于所述秤杆52左侧的左侧限位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秤盘本体51的上表面上位于所述秤杆52右侧的右侧限位组件。所述左侧限位组件及右侧限位组件均包括呈对角设置的两组限位角码512,其中,左侧限位组件和右侧限位组件中靠近所述秤杆52的四个限位角码512中,每相邻的两个限位角码512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凸形),这样可以减少角码数量,减少螺栓使用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顶板104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左右侧架的顶端面,在所述左右侧架的顶端面上还架设有一遮于所述顶板104上方的遮板(图未示出)。

本发明传感器快速定标装置,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旋转手轮2旋转产生的动力依次带动联轴器64、减速器61、主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丝杆等零件运动,丝杠随所述从动齿轮63以旋转带动升降板43上下移动,升降板43通过螺杆拉动秤盘本体51上下移动,传感器3安装在螺杆与挡块62之间承压,秤盘本体51上载重物通过秤盘本体51的上下移动以实现传感器3施压和释压工作。

本发明的传感器快速定标装置与传统标定方式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将传统技术中的砝码移动、传感器不动的方式改为砝码固定、传感器移动的方式,在标定同一种传感器时,砝码一直放置于秤盘本体上,对这一种传感器的若干个传感器进行快速标定,在当前传感器标定完成时,只需要取下当前已标定的传感器,将下一个待标定的传感器装入传感器装载板的装载部即可进行标定,通过固定砝码而选择通过快速更换待标定传感器的方式省去了多次搬运砝码导致的时间和人力的损耗,节约时间和人力,方便快捷。二、架体结构设计巧妙,能够使得传感器装载机构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后,保证所述传感器装载板的装载部位于所述秤盘的正上方,合理紧凑的布局使得一切结构位置刚刚好,避免多余空间浪费。三、主/从动齿轮位于顶板上方,减速器、联轴器等机构位于顶板下方靠近安装有旋转手轮的侧板的位置处,使得传动实体部分示于正面,传动驱动隐藏于顶板之下,使得架体整体性更高,所述减速器采用涡轮蜗杆结构减速器,具有锁死功能,动力只能通过旋转手轮来传输给所述传感器装载机构的丝杠,丝杆不能反向传递动力给旋转手轮,这样就可以做到秤盘可以停靠在任何高度位置。四、一改传统的传感器在下、加载物在上的思维,据此设计的传感器装载机构解决这一问题,传感器装载板安装在升降板上,升降板安装在丝杠螺母上,而丝杠上端与从动齿轮连接,下端可通过轴承固定于底板上,通过这样的联动方式,最终带动所述传感器装载板上、下升降,从而提升装有加载物(砝码)的秤盘上升和下降,完成传感器的标定,设计思路巧妙,从而起到快速标定传感器的作用,提高标定速度和效率,解决人力搬运加载物导致的效率低、人力损耗、标定慢和复杂的问题。五、所述秤杆与传感器的连接十分巧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螺纹连接,u形贯穿孔使得秤杆放入装载部中十分快捷,在传感器上方置放一u形卡孔,在秤杆上端设置具有轴帽的轴杆,并且轴帽外径大于所述u形卡孔的开口宽度,轴杆的外径与u形卡孔的开口宽度相匹配,在安装时,只需要将秤杆放入所述u形贯穿口中,再将传感器的中心孔对准所述轴杆并向下穿设于所述轴杆的上端,置于所述装载腔中,再将挡块的u形卡孔对准所述轴杆并向该方向卡入,这样在上升时,轴帽下端面被卡于挡块的上表面,使得秤盘随之上升而不掉落,完成传感器快速标定。这种结构,非常方便传感器快装,借助传感器本身具有的中心孔完成传感器快装,保证秤盘随之上升,不破坏传感器的结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