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3305发布日期:2020-09-25 18:1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动试验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为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1、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传动单元是作为中央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为牵引系统地面联调试验提供试验资源,主要由传动平台、变速箱、电机、飞轮箱及联轴器组成,平台通过t型槽螺栓与3条导轨连接固定,使整个传动单元可在导轨上平移,可满足轴距、定距可调的要求。

2、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传动结构在运用的过程中,其联轴器端难以进行拆卸安装,固定较为不便;

(2)传统的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传动结构在运用的过程中,其电机运转后其内部的散热效率较差;

(3)传统的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传动结构在运用的过程中,其在导轨平移后轴距、定距可调的情况下,其内部的缓冲性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扣式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拆装困难、防爆能力弱和保护能力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传动结构,包括飞轮箱、负载电机、换挡变速箱和导轨,所述导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导轨内部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导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飞轮箱,且飞轮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膜片联轴器,所述膜片联轴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负载电机,且负载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负载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全联轴器,且安全联轴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换挡变速箱,所述膜片联轴器与安全联轴器的内部均设置有拆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热风口、风机、散热箱、散热片和散热口,所述热风口的一侧设置有风机,且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口。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在散热箱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呈交错分布,所述热风口与风机在同一水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拆装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固定座、卡扣、伸缩片和卡块,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片。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呈“凹”字形,所述伸缩片关于卡块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缓冲箱、固定杆、固定块、缓冲弹簧和缓冲垫层,所述缓冲箱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层,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传动结构不仅提高了整体的拆装便利性,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性,而且提高了整体的缓冲效果;

1、通过将导轨固定之后,通过膜片联轴器将飞轮箱与负载电机连接,之后通过安全联轴器将换挡变速箱进行连接,将卡块卡入固定座的内部,其卡扣对此进行了锁定,之后伸缩片进行伸缩后,实现了卡块整体的可拆卸的效果,达到了便于连接的目的;

2、通过将负载电机连接过后,其负载电机开始工作,之后通过风机的作用下,热气进入了散热箱的内部,之后依次经过散热片,在散热箱的内部走向形成了“s”形,增强了散热的效率,最后从散热口处送出,以此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性,对负载电机进行了保护;

3、通过将导轨固定后,调节支撑腿之后改变了轴距和定距,实现了轴距定距和调节的优点,之后在调节的过程中,外力传递给缓冲箱,之后产生形变之后,内部的缓冲弹簧发生形变,随之缓冲弹簧与缓冲垫层发生碰撞对力进行了分解,以此提高了整体调节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飞轮箱;2、膜片联轴器;3、负载电机;4、散热结构;401、热风口;402、风机;403、散热箱;404、散热片;405、散热口;5、安全联轴器;6、换挡变速箱;7、拆装结构;701、固定座;702、卡扣;703、伸缩片;704、卡块;8、支撑腿;9、导轨;10、缓冲结构;1001、缓冲箱;1002、固定杆;1003、固定块;1004、缓冲弹簧;1005、缓冲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列车单元滚动试验台传动结构,包括飞轮箱1、负载电机3、换挡变速箱6和导轨9,导轨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导轨9内部设置有缓冲结构10;

缓冲结构10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缓冲箱1001、固定杆1002、固定块1003、缓冲弹簧1004和缓冲垫层1005,缓冲箱1001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层1005,固定杆10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02,且固定杆10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03,固定块1003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004;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将导轨9固定后,调节支撑腿8之后改变了轴距和定距,实现了轴距定距和调节的优点,之后在调节的过程中,外力传递给缓冲箱1001,之后产生形变之后,内部的缓冲弹簧1004发生形变,随之缓冲弹簧1004与缓冲垫层1005发生碰撞对力进行了分解,以此提高了整体调节时的稳定性;

导轨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飞轮箱1,且飞轮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膜片联轴器2,膜片联轴器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负载电机3,且负载电机3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结构4;

散热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热风口401、风机402、散热箱403、散热片404和散热口405,热风口401的一侧设置有风机402,且风机402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箱403;

散热箱4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404,散热箱4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口405,散热片404在散热箱403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呈交错分布,热风口401与风机402在同一水平面内;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将负载电机3连接过后,其负载电机3开始工作,之后通过风机402的作用下,热气进入了散热箱403的内部,之后依次经过散热片404,在散热箱403的内部走向形成了“s”形,增强了散热的效率,最后从散热口405处送出,以此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性,对负载电机3进行了保护;

负载电机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全联轴器5,且安全联轴器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换挡变速箱6,膜片联轴器2与安全联轴器5的内部均设置有拆装结构7;

拆装结构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固定座701、卡扣702、伸缩片703和卡块704,固定座7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扣702,固定座7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704,且卡块704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片703,固定座701的内部呈“凹”字形,伸缩片703关于卡块704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将导轨9固定之后,通过膜片联轴器2将飞轮箱1与负载电机3连接,之后通过安全联轴器5将换挡变速箱6进行连接,将卡块704卡入固定座701的内部,其卡扣702对此进行了锁定,之后伸缩片703进行伸缩后,实现了卡块704整体的可拆卸的效果,达到了便于连接的目的。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将导轨9固定之后,通过膜片联轴器2将飞轮箱1与负载电机3连接,之后通过安全联轴器5将换挡变速箱6进行连接,将卡块704卡入固定座701的内部,其卡扣702对此进行了锁定,之后伸缩片703进行伸缩后,实现了卡块704整体的可拆卸的效果,达到了便于连接的目的;

之后,通过将负载电机3连接过后,其负载电机3开始工作,之后通过风机402的作用下,热气进入了散热箱403的内部,之后依次经过散热片404,在散热箱403的内部走向形成了“s”形,增强了散热的效率,最后从散热口405处送出,以此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性,对负载电机3进行了保护;

最后,通过将导轨9固定后,调节支撑腿8之后改变了轴距和定距,实现了轴距定距和调节的优点,之后在调节的过程中,外力传递给缓冲箱1001,之后产生形变之后,内部的缓冲弹簧1004发生形变,随之缓冲弹簧1004与缓冲垫层1005发生碰撞对力进行了分解,以此提高了整体调节时的稳定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