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使用的耐压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8323发布日期:2021-01-08 11:1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使用的耐压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使用的耐压测试机。



背景技术:

耐压测试仪,又叫电气绝缘强度试验仪,或叫介质强度测试仪,也有称介质击穿装置、绝缘强度测试仪、高压实验仪、高压击穿装置、耐压试验仪等。将一规定交流或直流高压施加在电器带电部分和非带电部分(一般为外壳)之间以检查电器的绝缘材料所能承受耐压能力的试验。电器在长期工作中,不仅要承受额定工作电压的作用,还要承受操作过程中引起短时间的高于额定工作电压的过电压作用(过电压值可能会高于额定工作电压值的好几倍)。

在进行公路检测测试时,耐压测试机为不可缺少的设备,现市面上大部分的耐压测试机,大多具有灵活性差、测试局限性小、实用性差、便捷性差和工作效率低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耐压测试机的灵活性、测试局限性、实用性、便捷性和工作效率的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耐压测试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路使用的耐压测试机,提高其工作安全性和便捷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路使用的耐压测试机,包括下机体、上机体、接地装置、脚踏装置和控制板,下机体设置在上机体上方,接地装置设置在下机体外侧,脚踏装置设置于下机体外侧正面下端,控制板设置在下机体外侧正面;

下机体包括机盒,机盒内腔底端安装内置底板,内置底板上端安装有正极连接设备和负极连接设备;机盒侧壁设置有隔离板,机盒上端设置有铰条,上机体通过铰条与下机体活动连接;上机体包括顶盖和设置在顶盖中心的观察窗;下机体与上机体连接处设置有卡扣装置;

脚踏装置包括连接基座、加强块、活动连接线和脚踏盒,连接基座设置在下机体外表面,活动连接线一端通过加强块设置在连接基座上,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活动连接线另一端与设置在脚踏盒内腔的感应脚踏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包括控制面板、数字显示屏、数据显示屏、控制操作键、模式切换按钮、开关和重置键,控制面板设置在下机体外侧正面,数字显示屏、数据显示屏,控制操作键,模式切换按钮,安装开关,开关和重置键均设置在控制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机体上的上密封块和设置在下机体上的下密封块,所述上密封块上设置有密封扣块,下密封块上设置有密封扣槽,所述密封扣块设置在所述密封扣槽内,使所述上机体与所述下机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正极连接设备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一连接扣键,负极连接设备包括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连接扣键,第一连接扣键通过第一连接块设置在内置底板上,第二连接扣键通过第二连接块设置在内置底板上。

进一步的,接地装置包括连接插座、接地插头、接地杆和接地块,连接插座内腔安装接地插头,接地插头下端安装接地杆,接地杆下端安装接地块,所述接地块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为钢化玻璃材质制成,所述感应脚踏板表面为橡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使用的耐压测试机,包括下机体、上机体、接地装置、脚踏装置和控制板,通过将测试机设置为下机体和上机体的结构,使测试物能进入相对密封的空间进行测试,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通过观察窗的设置,使测试物在进行测试时,可进行观察,以免出现不必要情况,通过隔离板的设置,使整体结构的密封性得到提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脚踏板的设置,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一只脚踩在感应脚踏板上,使机器进行运转,另一只脚充分接触地面,以免发生静电事故,通过接地装置的设置,使整体装置的安全性得到提高,有效的避免了静电事故的发生,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开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盒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机体;2、上机体;3、接地装置;4、脚踏装置;5、控制板;11、机盒;12、内置底板;13、第一连接块;14、第一连接扣键;15、第二连接块;16、第二连接扣键;17、隔离板;18、铰条;19、电源连接口;21、顶盖;22、观察窗;23、卡扣装置;31、连接插座;32、接地插头;33、接地杆;34、接地块;41、连接基座;42、加强块;43、活动连接线;44、脚踏盒;45、感应脚踏板;51、控制面板;52、数字显示屏;53、数据显示屏;54、控制操作键;55、式切换按钮;56、开关;57、重置键;231、下密封块;232、密封扣槽;233、上密封块;234、密封扣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路使用的耐压测试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耐压测试机包括下机体1、上机体2、接地装置3、脚踏装置4和控制板5,下机体1设置在上机体2上方,接地装置3设置在下机体1外侧侧面,脚踏装置4设置于下机体1外侧正面下端,控制板5设置在下机体1外侧正面。下机体1左侧下端安装电源连接口19,电源连接口用于连接外接电源。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下机体1包括机盒11,机盒11内侧壁设置有隔离板17,机盒11上端设置有铰条18,上机体2通过铰条18与下机体1活动连接;上机体2包括顶盖21和设置在顶盖21中心的观察窗22;下机体1与上机体2连接处设置有卡扣装置23。卡扣装置23用于将上机体2固定在下机体1上,隔离板17和卡扣装置23的设置,使整体结构的密封性得到提高,使测试物能进入相对密封的空间进行测试,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卡扣装置23包括设置在上机体2上的上密封块233和设置在下机体1上的下密封块231,所述上密封块233上设置有密封扣块234,下密封块231上设置有密封扣槽232,所述密封扣块234设置在所述密封扣槽232内,使所述上机体2与所述下机体1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板5包括控制面板51、数字显示屏52、数据显示屏53、控制操作键54、模式切换按钮55、开关56和重置键57,控制面板51设置在下机体1外侧正面,数字显示屏52、数据显示屏53,控制操作键54,模式切换按钮55,安装开关56,开关56和重置键57均设置在控制面板51上。控制面板51左端上方安装数字显示屏52,数字显示屏52右端安装数据显示屏53,数字显示屏52下方安装控制操作键54,控制面板51右下端安装模式切换按钮55,控制面板51右上端安装开关56,开关56左端安装重置键57,通过重置键57的安装,进行一次测试后,需按下重置键,使数据重置,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脚踏装置4包括连接基座41、加强块42、活动连接线43和脚踏盒44,连接基座41设置在下机体1外表面,活动连接线43一端通过加强块42设置在连接基座41上,并与所述控制板5电连接,活动连接线43另一端与设置在脚踏盒44内腔的感应脚踏板45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4所示,接地装置3包括连接插座31、接地插头32、接地杆33和接地块34,连接插座31内腔安装接地插头32,接地插头32下端安装接地杆33,接地杆33下端安装接地块34,所述接地块34用于与地面接触。具体测试时接地块34必须与地面接触,且与地面垂直放置。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机盒11内腔底端安装内置底板12,内置底板12上端安装有正极连接设备和负极连接设备;具体地,正极连接设备包括第一连接块13和第一连接扣键14,负极连接设备包括第二连接块15和第二连接扣键16,第一连接扣键14通过第一连接块13设置在内置底板12上,第二连接扣键16通过第二连接块15设置在内置底板12上。测试物通过第一连接扣键14和第二连接扣键16与测试机电连接,进行耐压测试。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窗22为钢化玻璃材质制成,通过观察窗22的安装,使测试物在进行测试时,可在测试时对测试器件进行观察,以免出现不必要情况,所述感应脚踏板45表面为橡胶材质制成。通过设置表面为绝缘橡胶材料制成的感应脚踏板45,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一只脚踩在感应脚踏板45上,感应脚踏板45感应到信号后,控制机器进行运转,另一只脚充分接触地面,可以避免发生静电事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使用的耐压测试机,包括下机体1、上机体2、接地装置3、脚踏装置4和控制板5,通过下机体1和上机体2的安装,使测试物能进入相对密封的空间进行测试,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通过观察窗22的安装,使测试物在进行测试时,可进行观察,以免出现不必要情况,通过隔离板17的安装,使整体结构的密封性得到提高,通过感应脚踏板45的安装,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一只脚踩在感应脚踏板45上,使机器进行运转,另一只脚充分接触地面,以免发生静电事故,通过接地装置3的安装,使整体装置的安全性得到提高,有效的避免了静电事故的发生,通过重置键57的安装,进行一次测试后,需按下重置键,使数据重置,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