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不透水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2143发布日期:2020-12-04 14:0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卷材不透水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材料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卷材不透水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防水材料层出不穷。防水卷材就是建筑防水材料的一种,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作用。因此,需要对防水卷材进行不透水检测,就需要用到防水卷材不透水仪,需先在透水盘上放置待检测试件,并用压盘将待检测试件压紧在透水盘上侧。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90334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防水材料检测试件气动压紧装置,具有框架体,框架体固定联结在不透水仪的工作台面上;在框架体上安装气缸,气缸推杆连接压盖,压盖与不透水仪工作台面上的透水盘相对应;气缸通过管路串联过滤减压阀及手动换向阀,并与气泵相连。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检测时,试样会放在透水盘与压盖之间,而且透水盘和压盖都要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导致透水盘和压盖不能与试样很好的密封,水会从透水盘和压盖之间的连接间隙溢出,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卷材不透水仪,具有密封性能良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水卷材不透水仪,包括机座、设在机座上的透水盘和框架体、设在透水盘上的压盖以及用于将压盖压紧在透水盘上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盖朝向透水盘的一面设有环形弹性密封圈,所述环形弹性密封圈朝向透水盘的一面设有环形凸起一,所述透水盘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环形凸起一的环形凹槽一,所述环形凸起一和环形凹槽一之间过盈配合;所述透水盘上环形凹槽一的内侧开设有环形凹槽二,所述环形凹槽二里放置有环形弹性垫圈,所述环形弹性垫圈和环形凹槽二之间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透水盘内注满水,将环形弹性垫圈插入透水盘上的环形凹槽二中,然后将剪好的试样放置到透水盘上,将环形弹性密封圈上的环形凸起一插入透水盘上的环形凹槽一中,最后通过压紧组件将压盖压紧在透水盘上;通过环形凸起一和环形凹槽一之间的过盈配合、环形弹性垫圈和环形凹槽二之间的过盈配合,使得环形弹性密封圈与透水盘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保证,使该设备的密封性能较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形弹性密封圈朝向压盖的一面设有环形凸起二,所述压盖朝向环形弹性密封圈的一面开设有与环形凸起二过盈配合的环形凹槽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环形弹性密封圈上的环形凸起二插入环形凹槽三中,提高了环形弹性密封圈与压盖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水从环形弹性密封圈与压盖之间的缝隙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盖与环形弹性密封圈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环形弹性密封圈可以和压盖一起放置在待测试样上,使工作人员不需要分两步来分别放置环形弹性密封圈和压盖,进一步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形弹性密封圈的外侧嵌设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环形弹性密封圈的内侧嵌设有第二支撑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形弹性密封圈受到来自于压盖的压力后,可能会被挤压的向两侧变形,而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设置,可以防止环形弹性密封圈被压溃,以保证环形弹性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形弹性密封圈内嵌设有环形弹性体,所述环形弹性体位于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弹性体可提高环形弹性密封圈的弹性支撑力,防止环形弹性密封圈向两侧严重变形,被压溃,影响弹性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框架体上的连接杆,所述压盖朝向连接杆的一面开设有用于压紧压盖的孔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盖放置在待测试样上之后,向压盖拧动连接杆,使连接杆插入压盖上的孔道内并压紧,最终实现压盖将待测试样压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孔道开设在压盖的中心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压盖传递到环形弹性密封圈上的力更均匀,以保证环形弹性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远离压盖的一端固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上设有摇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操作者提供施力部,方便操作者通过转轮和摇把来转动和拧紧连接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环形弹性密封圈和环形弹性垫圈的设置,使得环形弹性密封圈与透水盘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保证,使该设备的密封性能较好;

2.通过环形凸起二与环形凹槽的过盈配合,提高了环形弹性密封圈与压盖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水从环形弹性密封圈与压盖之间的缝隙中流出;

3.通过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设置,可以防止环形弹性密封圈被压溃,以保证环形弹性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突显密封组件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机座;2、透水盘;21、环形凹槽一;22、环形凹槽二;23、透水孔;3、框架体;4、压盖;41、环形凹槽三;42、孔道;43、观察孔;5、压紧组件;51、连接杆;52、转轮;53、摇把;6、密封组件;61、环形弹性密封圈;611、环形凸起一;612、环形凸起二;62、环形弹性垫圈;7、第一支撑环;8、第二支撑环;9、环形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水卷材不透水仪,包括机座1,机座1上固定连接有透水盘2和框架体3,透水盘2上放置有压盖4,压盖4和透水盘2之间放置有密封组件6,框架体3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将压盖4压紧在透水盘2上的压紧组件5,通过压紧组件5将压盖4压紧在透水盘2上,同时密封组件6起到密封作用,使该设备的密封性能较好。

参照图1和图2,透水盘2共有三个,且沿机座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透水盘2底部的中心开设有透水孔23,通过透水孔23可向透水盘2内供水。密封组件6包括环形弹性垫圈62和环形弹性密封圈61,透水盘2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二22,环形弹性垫圈62放置在环形凹槽二22内,且两者过盈配合。环形弹性密封圈61位于压盖4和透水盘2之间,环形弹性密封圈61朝向透水盘2的一面固设有一圈环形凸起一611,透水盘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环形凸起一611的环形凹槽一21,环形凹槽一21位于透水盘2上环形凹槽一21的外侧,环形凸起一611和环形凹槽一21之间过盈配合。通过环形凸起一611和环形凹槽一21之间的过盈配合、环形弹性垫圈62和环形凹槽二22之间的过盈配合,使得环形弹性密封圈61与透水盘2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保证。

参照图2,压盖4与环形弹性密封圈61固定连接,环形弹性密封圈61朝向压盖4的一面固设有一圈环形凸起二612,压盖4朝向环形弹性密封圈61的一面开设有与环形凸起二612过盈配合的环形凹槽三41,通过环形凸起二612和环形凹槽三41之间的过盈配合,提高了环形弹性密封圈61与压盖4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水从环形弹性密封圈61与压盖4之间的缝隙中流出。

参照图2,环形弹性密封圈61的外侧嵌设有一圈第一支撑环7,第一支撑环7与环形弹性密封圈61固定连接;环形弹性密封圈61的内侧嵌设有一圈第二支撑环8,第二支撑环8与环形弹性密封圈6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环7和第二支撑环8可以防止环形弹性密封圈61被压溃,以保证环形弹性密封圈61的密封性能。环形弹性密封圈61内嵌设有环形弹性体9,环形弹性体9位于第一支撑环7和第二支撑环8之间,可提高环形弹性密封圈61的弹性支撑力,进一步防止环形弹性密封圈61被压溃。

参照图1和图2,框架体3呈倒u型结构,且固定连接在机座1长度方向的两侧。压紧组件5包括螺纹连接在框架体3上的连接杆51,压盖4朝向连接杆51的一面开设有用于压紧压盖4的孔道42,孔道42开设在压盖4的中心处,向压盖4拧动连接杆51,使连接杆51插入压盖4上的孔道42内并压紧。压盖4上孔道4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观察孔43,用于观察试样是否透水。

参照图2,连接杆51远离压盖4的一端固设有转轮52,转轮52上固设有摇把53,方便操作者通过转轮52和摇把53来转动和拧紧连接杆51,从而实现压盖4将待测试样压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首先,将透水盘2内注满水,将环形弹性垫圈62插入透水盘2上的环形凹槽二22中;然后,将剪好的试样放置到透水盘2上,将压盖4和环形弹性密封圈61一起放置在试样上,并将环形弹性密封圈61上的环形凸起一611插入透水盘2上的环形凹槽一21中;最后,转动摇把53,使连接杆51插入压盖4上的孔道42内并压紧,进行试样检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