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4754发布日期:2020-11-27 10:1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条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条具有减震、防水、隔音、隔热、防尘、固定等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门窗、机柜、集装箱等领域,在不同行业所使用的的密封条宽度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密封条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密封条的宽度进行检测,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用测量尺来测量密封条的宽度,采用这种测量方式进行测量,测量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测量时容易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用测量尺测量密封条宽度,测量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测量时容易存在误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

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后侧设置纵向板,所述操作台上方左侧竖向设置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锁紧滑块,在锁紧滑块上横向设置横杆,在横杆右侧底部设置两个以上的伸缩支柱,所述操作台右侧面上设置有刻度条,在操作台的左侧设置有蓄电池和电机,电机上包括转轴,转轴的头部设置有外螺纹,在转轴的头部安装有收卷辊,收卷辊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蓄电池通过电线与电机相连,在操作台左侧前方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线a与电线相连,在操作台的右侧安装有升降支座,在升降支座前侧顶部设置有带圆孔的支架,在升降支座后侧顶部设置有u形支架,所述带圆孔的支架和u形支架间放置有轴,轴上套接有放卷辊,在放卷辊两侧的轴上分别套接有轴套。

所述带圆孔的支架高度与u形支架高度相同。

所述收卷辊包括圆杆,在圆杆两头分别套接有圆盘,圆杆中部贯穿的内螺纹孔。

所述放卷辊包括圆杆a,在圆杆a两头分别套接有圆盘a,圆杆a中部贯穿的通孔。

所述升降支座包括圆柱、空心圆柱a,圆柱下方贯穿有两个以上的通孔a,空心圆柱a的下方贯穿有通孔b,通孔a与通孔b的尺寸相同,圆柱底部伸入空心圆柱a内使得其中一个通孔a与通孔b重合,在通孔a和通孔b之间横向贯穿有杆。

所述伸缩支柱包括圆柱a、空心圆柱b,圆柱a下方横向贯穿有两个以上的通孔c,空心圆柱b上方贯穿有通孔d,通孔c与通孔d的尺寸相同,圆柱a下方伸入空心圆柱b内使得其中一个通孔c和通孔d重合,在通孔c和通孔d之间贯穿有连接杆,所述空心圆柱b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所述滑轨与横杆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对密封条的宽度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小,检测误差比人工检测相比误差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支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卷辊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放卷辊与轴连接后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纵向板,3、滑轨,4、锁紧滑块,5、横杆,6、伸缩支柱,7、刻度条,8、蓄电池,9、电机,10、转轴,11、外螺纹,12、收卷辊,13、内螺纹孔,14、电线,15、控制器,16、电线a,17、升降支座,18、带圆孔的支架,19、u形支架,20、轴,21、放卷辊,22、轴套,23、圆杆,24、圆盘,25、内螺纹孔,26、圆杆a,27、圆盘a,28、通孔,29、圆柱,30、空心圆柱a,31、通孔a,32、通孔b,33、杆,34、圆柱a,35、空心圆柱b,36、通孔c,37、通孔d,38、连接杆,39、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后侧设置纵向板2,所述操作台1上方左侧竖向设置有滑轨3,滑轨3上安装有锁紧滑块4,在锁紧滑块4上横向设置横杆5,在横杆5右侧底部设置两个以上的伸缩支柱6,所述操作台1右侧面上设置有刻度条7,在操作台1的左侧设置有蓄电池8和电机9,电机9上包括转轴10,转轴10的头部设置有外螺纹11,在转轴10的头部安装有收卷辊12,收卷辊12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孔13,所述内螺纹孔13的内螺纹与外螺纹11配合,蓄电池8通过电线14与电机9相连,在操作台1左侧前方放置有控制器15,控制器15通过电线a16与电线14相连,在操作台1的右侧安装有升降支座17,在升降支座17前侧顶部设置有带圆孔的支架18,在升降支座17后侧顶部设置有u形支架19,所述带圆孔的支架18和u形支架19间放置有轴20,轴20上套接有放卷辊21,在放卷辊21两侧的轴20上分别套接有轴套22,所述带圆孔的支架18高度与u形支架19高度相同,所述收卷辊12包括圆杆23,在圆杆23两头分别套接有圆盘24,圆杆23中部贯穿的内螺纹孔25,所述放卷辊21包括圆杆a26,在圆杆a26两头分别套接有圆盘a27,圆杆a26中部贯穿的通孔28,所述升降支座17包括圆柱29、空心圆柱a30,圆柱29下方贯穿有两个以上的通孔a31,空心圆柱a30的下方贯穿有通孔b32,通孔a31与通孔b32的尺寸相同,圆柱29底部伸入空心圆柱a30内使得其中一个通孔a31与通孔b32重合,在通孔a31和通孔b32之间横向贯穿有杆33,所述伸缩支柱6包括圆柱a34、空心圆柱b35,圆柱a34下方横向贯穿有两个以上的通孔c36,空心圆柱b35上方贯穿有通孔d37,通孔c36与通孔d37的尺寸相同,圆柱a34下方伸入空心圆柱b35内使得其中一个通孔c36和通孔d37重合,在通孔c36和通孔d37之间贯穿有连接杆38,所述空心圆柱b的底部设置有吸盘39,所述滑轨3与横杆5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第一步,拿下轴20,取下轴套22,将待检的密封条绕接在放卷辊21上,之后套上轴套22,抽下杆33,上下移动圆柱29,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使得其中一个通孔a31与通孔b32重合,在通孔a31和通孔b32之间横向贯穿有杆33;

第二步,取下连接杆38,上下移动空心圆柱b35,将其调整到合适位置后,使其中一个通孔c36和通孔d37重合,在通孔c36和通孔d37之间贯穿有连接杆38;

第三步,观测刻度条7上的刻度,前后移动锁紧滑块4,将其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锁紧滑块4锁紧,将放卷辊21上的密封条头部经纵向板2与横杆5之间穿过后绕接在收卷辊12上;

第四步,通过观测密封条与纵向板2、横杆5之间的间距可以看出,密封条的宽度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启动控制器15上的开始按钮,电机9通过转轴10带动收卷辊12收卷,当把检测好的密封条都绕接在收卷辊12时,按下控制器15上的停止按钮,检测后续未检测的密封条,若检测发现密封条宽度不符合要求时,将不符合要求的那块减掉,再将剩余密封条的头部绕接在收卷辊12上,依次类推。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后侧设置纵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上方左侧竖向设置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锁紧滑块,在锁紧滑块上横向设置横杆,在横杆右侧底部设置两个以上的伸缩支柱,所述操作台右侧面上设置有刻度条,在操作台的左侧设置有蓄电池和电机,电机上包括转轴,转轴的头部设置有外螺纹,在转轴的头部安装有收卷辊,收卷辊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蓄电池通过电线与电机相连,在操作台左侧前方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线a与电线相连,在操作台的右侧安装有升降支座,在升降支座前侧顶部设置有带圆孔的支架,在升降支座后侧顶部设置有u形支架,所述带圆孔的支架和u形支架间放置有轴,轴上套接有放卷辊,在放卷辊两侧的轴上分别套接有轴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圆孔的支架高度与u形支架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包括圆杆,在圆杆两头分别套接有圆盘,圆杆中部贯穿的内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辊包括圆杆a,在圆杆a两头分别套接有圆盘a,圆杆a中部贯穿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座包括圆柱、空心圆柱a,圆柱下方贯穿有两个以上的通孔a,空心圆柱a的下方贯穿有通孔b,通孔a与通孔b的尺寸相同,圆柱底部伸入空心圆柱a内使得其中一个通孔a与通孔b重合,在通孔a和通孔b之间横向贯穿有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柱包括圆柱a、空心圆柱b,圆柱a下方横向贯穿有两个以上的通孔c,空心圆柱b上方贯穿有通孔d,通孔c与通孔d的尺寸相同,圆柱a下方伸入空心圆柱b内使得其中一个通孔c和通孔d重合,在通孔c和通孔d之间贯穿有连接杆,所述空心圆柱b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与横杆相互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条宽度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后侧设置纵向板,所述操作台上方左侧竖向设置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锁紧滑块,在锁紧滑块上横向设置横杆,在横杆右侧底部设置两个以上的伸缩支柱,所述操作台右侧面上设置有刻度条,在操作台的左侧设置有蓄电池和电机,电机上包括转轴,转轴的头部设置有外螺纹,在转轴的头部安装有收卷辊,收卷辊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蓄电池通过电线与电机相连,在操作台左侧前方放置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对密封条的宽度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小,检测误差比人工检测相比误差小。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海;陈燕红;史一氓;胡飞;李振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润泰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7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