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1542发布日期:2021-03-30 19:5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自动化检具,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轴承内环转动灵活性的自动检测装置,属于机电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五金工具依然是当前普及性极高、使用规模极大的零件产品。非但加工形状具有海量的分类和细节区别,而且规格精度也存在较多的参差级别,以满足各种产品装配所需。

在诸多五金零件产品中,轴承是一种常见且使用率极高的零件,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其规格尺寸也存在较大区别。而此类成品零件在应用于产品之前,还需要进行回转灵活性的检查,避免应用对象整装后使用寿命缩短和无法控制的故障率。传统此类作业大都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完成,且由于人力疲劳或其它不足因素,驱动其轴承内环转动的外力无法稳定。因此灵活性检测结果准确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内圈部品内径的选别机,解决内圈部品内孔精加工后的筛选不良品、保证良品流转后道工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控器、载体和检测单元构成,其中检测单元底侧设有用于载体装接固定并检测到位的卡条和感应器,所述载体设有活动卡接轴承外圈的定位槽;所述检测单元的外壳内设有受驱于外接气源而转动的转子及其转动圈数的计数器,转子的底端设有与轴承内轮插接过盈配合的弹性圆柱体,轴承内轮与转子同步随转;所述感应器、计数器和气源的气动阀门均信号接入主控器,所述主控器中预设有单位气流速率下轴承内轮转动圈数的规定值。

上述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载体在定位槽中设有用于将不良品轴承排出的顶针,且顶针信号接入主控器受控驱动。

上述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立式支架,所述卡条和感应器装接于立式支架底端一旁侧,所述检测单元通过升降单元接设于立式支架顶部的侧向悬架上,所述升降单元信号接入主控器,所述检测单元联动升降单元朝载体靠近、离远。

上述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立式支架及其一侧所设的竖向导轨,所述卡条和感应器装接于立式支架底端并与竖向导轨同侧,竖向导轨上套接有升降可控的侧向悬架,所述检测单元挂接于侧向悬架底部,并联动朝载体靠近、离远。

上述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的外壳嵌设有显示屏,且计数器信号接入显示屏示数。

上述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的转子的外侧面设有一个凸点,所述计数器定位于外壳侧壁并与转子的回转空间相连通,且计数器随转子转动而感应与凸点接触压力变化的次数。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该检测装置组装简便、易于对接产线;轴承内轮转动检测更稳定,测试结果易于数值量化,准确性更高;且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其中检测单元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晰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设计者针对现有轴承内轮回转灵活性检测主要由人工作业完成且评判标准以定性为准,缺乏可靠的量化支撑等诸多不足,仰赖于长期机具设计经验,创新提出了一种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广泛适用于轴承生产制造的产品质检领域,且有利于快速、自动、结果量化地对轴承进行质检筛选。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优选实施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和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从概述的技术特征来看,该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由主控器(内置未图示)、载体1和检测单元2构成,其中检测单元2底侧设有用于载体装接固定并检测到位的卡条和感应器(未图示);而载体1设有活动卡接轴承3、尤其是其外圈的定位槽11;该检测单元2的外壳内设有受驱于外接气源而转动的转子21及其转动圈数的计数器22,转子21的底端设有与轴承内轮31插接过盈配合的弹性圆柱体24,由此则轴承内轮与转子同步随转;上述感应器、计数器和气源的气动阀门等电控信号均信号接入主控器,且主控器中预设有单位气流速率下轴承内轮转动圈数的规定值。该对应圈数的计数器用于实现转动灵活性的量化,而该规定值则用于反应轴承内轮在额定外力驱动下所能达到的灵活性是否达标。

为全面理解上述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卡条和感应器是对应检测单元悬空装接的基础构件而装接的,其中基础构件可以是带平衡底座的立式支架,而卡条一体装接于立式支架底部一侧,感应器则贴设于卡条的内侧面;当一个装有待测轴承的载体从一侧滑入检测单元底侧时,载体嵌套相接于卡条之中,被感应器信号响应的同时也被全方向定位。而检测装置一方面具有升降功能,向上移动定位满足载体横向位移而不相冲突,向下则移动至设定的高度,满足弹性圆柱体插入轴承内轮之中。另一方面,检测单元2顶部设有气源接口23并籍此外接气管、气泵。当压缩空气通过过滤器及稳压器调压后引入至转子上,而转子的外周设有导流空气的键槽,在压缩空气的传动下能带动转子及轴承内轮旋转。

从图示的实施例来看,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立式支架4,该检测单元2通过升降单元5接设于立式支架顶部的侧向悬架41上,并且升降单元5信号接入主控器,由此检测单元2联动升降单元朝载体1靠近或离远,而上述检测单元的定位则依赖于该升降单元的高精度数控实现。

从更进一步细化特征来看,该载体1在定位槽中设有用于将不良品轴承排出的顶针12,且顶针信号接入主控器受控驱动。仅当灵活性检测结果不符合所需要求时触发顶针动作、将轴承3顶出,便于快速筛检次品;而灵活性检测合格的轴承则随载体流转,进入下一道制程工序。

上述转子21的外侧面设有一个凸点,而计数器22定位于外壳内壁,且计数器22随转子转动而感应与凸点接触压力变化的次数;当然其它感光性计数器也可应用于本检测装置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检测单元2的外壳嵌设有显示屏25,且计数器信号接入显示屏示数,便于技术人员直观掌握灵活性检测结果。

除上述图示的优选实施例外,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立式支架及其一侧所设的竖向导轨,卡条和感应器装接于立式支架底端并与竖向导轨同侧,竖向导轨上套接有升降可控的侧向悬架,检测单元挂接于侧向悬架底部,并联动朝载体靠近、离远。区别在于将升降单元替换为为由滑轨导向且步进可控地移动检测单元的实施方式。

综上关于本实用新型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的方案介绍及实施例详述可见,本方案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该检测装置组装简便、易于对接产线;轴承内轮转动检测更稳定,测试结果易于数值量化,准确性更高;且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控器、载体和检测单元构成,其中检测单元底侧设有用于载体装接固定并检测到位的卡条和感应器,所述载体设有活动卡接轴承外圈的定位槽;所述检测单元的外壳内设有受驱于外接气源而转动的转子及其转动圈数的计数器,转子的底端设有与轴承内轮插接过盈配合的弹性圆柱体,轴承内轮与转子同步随转;所述感应器、计数器和气源的气动阀门均信号接入主控器,所述主控器中预设有单位气流速率下轴承内轮转动圈数的规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在定位槽中设有用于将不良品轴承排出的顶针,且顶针信号接入主控器受控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立式支架,所述卡条和感应器装接于立式支架底端一旁侧,所述检测单元通过升降单元接设于立式支架顶部的侧向悬架上,所述升降单元信号接入主控器,所述检测单元联动升降单元朝载体靠近、离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立式支架及其一侧所设的竖向导轨,所述卡条和感应器装接于立式支架底端并与竖向导轨同侧,竖向导轨上套接有升降可控的侧向悬架,所述检测单元挂接于侧向悬架底部,并联动朝载体靠近、离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的外壳嵌设有显示屏,且计数器信号接入显示屏示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的转子的外侧面设有一个凸点,所述计数器定位于外壳侧壁并与转子的回转空间相连通,且计数器随转子转动而感应与凸点接触压力变化的次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转动灵活性的检测装置,由主控器、载体和检测单元构成,其中检测单元底侧设有用于载体装接固定并检测到位的卡条和感应器,该载体设有活动卡接轴承外圈的定位槽;该检测单元的外壳内设有受驱于外接气源而转动的转子及其转动圈数的计数器,转子的底端设有与轴承内轮插接过盈配合的弹性圆柱体,轴承内轮与转子同步随转;该感应器、计数器和气源的气动阀门均信号接入主控器,主控器中预设有单位气流速率下轴承内轮转动圈数的规定值。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实测圈数与预设的规定值大小判定灵活性达标与否。应用该检测装置,轴承内轮转动检测更稳定,测试结果易于数值量化,准确性更高;且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朱继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尚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