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背光端子的显示屏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3230发布日期:2021-04-13 22:2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背光端子的显示屏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背光端子的显示屏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显示屏行业产品都需要经过测试,而黑白显示屏一般采用aoi电脑测试。现有的全自动测试设备,通过将aoi和机器人结合,顺序完成产品自动吸取、 fpc自动插入链接、自动aoi测试,自动出料,自动喷码,极大的节约了人工成本,但是现有的产品背光端子独立于产品外部,背光端子不能有效的连接,背光不亮,导致不能使用机器人测试,极大的限制了机器人使用频率和范围。
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背光端子的显示屏测试系统。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带背光端子的显示屏测试系统,包括显示屏、治具和转接板,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及与其电性连接的背光端子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治具上设有若干凹槽,用于固定显示屏、背光端子、柔性电路板;所述转接板上焊接有背光探针和立式贴片连接器,在检测时分别连接背光端子、柔性电路板从而测试显示屏。
7.较佳地,所述背光端子垂直插入治具上的凹槽,背光端子的侧面测试端口与柔性电路板的测试端口朝向治具的同一侧。
8.较佳地,所述治具上设有凹槽一、凹槽二和凹槽三,所述凹槽一设置于治具顶部,用于放置显示屏;所述凹槽二和凹槽三均设置于治具的侧壁,分别用于放置显示屏上的背光端子和柔性电路板。
9.较佳地,所述显示屏上的背光端子竖直插入治具凹槽二内,其测试孔位与柔性电路板方向一致。
10.较佳地,所述转接板上背光探针和立式贴片连接器位于转接板同一侧壁,背光探针和立式贴片连接器安装位置与治具上凹槽二和凹槽三的相对位置一致。
1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通过治具将背光端子固定住,精确设计治具上背光端子和fpc的位置、高度,使背光端子和fpc能够同时插入转接板,实现了同时具有fpc软排线和背光端子的产品的自动测试。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端子和柔性电路板的测试孔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背光端子的显示屏测试系统,包括显示屏1、治具2和转接板3,所述显示屏1包括显示屏本体,及与其电性连接的背光端子101和柔性电路板102,所述治具2上设有若干凹槽,用于固定显示屏1、背光端子101、柔性电路板102;所述转接板3上焊接有背光探针301和立式贴片连接器302,在检测时分别连接背光端子101、柔性电路板102从而测试显示屏。
17.所述背光端子101垂直插入治具2上的凹槽,背光端子101的侧面测试端口与柔性电路板102的测试端口朝向治具2的同一侧。
18.所述治具2上设有凹槽一201、凹槽二202和凹槽三203,所述凹槽一201设置于治具2顶部,用于放置显示屏1;所述凹槽二202和凹槽三203均设置于治具2的侧壁,分别用于放置显示屏上的背光端子101和柔性电路板102。
19.所述显示屏1上的背光端子101竖直插入治具凹槽二202内,其测试孔位与柔性电路板102方向一致。背光端子和柔性电路板的测试孔位均垂直向外且正对转接板,在测试显示屏时由转接板同时接入显示屏的背光端子和柔性电路板进行产品质量检测。
20.所述转接板3上背光探针301和立式贴片连接器302位于转接板1同一侧壁,背光探针301和立式贴片连接器302安装位置与治具上凹槽二202和凹槽三 203的相对位置一致。所述转接板上还安装有液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转接板移动并接入显示屏,在进行显示屏1测试时转接板3上背光探针301和立式贴片连接器302对准显示屏1上的背光端子101和柔性电路板102的孔位,同时接入显示屏对显示屏进行检测。
21.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还包括机器人及机器人控制系统,显示屏嵌入式安装至治具中,由机器人夹取治具放置到指定工位,配合转接板及其液压控制装置,完成产品测试工作,测试完成后的产品由测试系统反馈至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机器人将产品分类存放,通过机器人的持续工作,可以实现具有fpc软排线和背光端子的产品自动上下料同时完成自动测试。
2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通过治具2将显示屏1的背光端子101和柔性电路板102的测试孔位方向调整一致,在进行检测时只需要控制转接板移动,由转接板3上背光探针301和立式贴片连接器302准确接入显示屏1上的背光端子101和柔性电路板102的孔位,即可完成显示屏的检测。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