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端子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693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连接端子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其中电信号传导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USB连接器中包括一类可正反方向对插的插头及插座。插头通常包括两个基本平行的端子组,端子组中端子数量相同,上、下排端子组(或称为正面、背面端子组)中的导电端子以逆序对应连接,满足正反方向对插时的线序标准。端子组通过流体绝缘体的一体成型工艺固化固定,结合成整体的插接部件。该插接部件在应用中会受到垂直于端子组平行方向的挤压,使插接部件一端(未固定的端部)发生弹性翘曲。
[0003]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端子组和包覆端子组的绝缘体的连接结构,所述绝缘体包括后端绝缘体011和前端绝缘体012,端子组的后端固定在后端绝缘体011中,端子组的裸露部分013位于其前端面中部,端子组的前端固定在前端绝缘体012中,端子组的裸露部分013位于其后端面中部,裸露部分013的导电端子,沿一个平面间隔排列。这种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端子组中的(通常是金属)裸露部分013的导体弹性形变特点提供必要的弹力,避免一体成型的绝缘体的弹性过大,伤害插座中的舌部。
[0004]裸露部分013过粗则会对相对插座中的舌部侧推力过大,会导致插座使用寿命降低,过细又会导致恢复弹力容易衰减过快。这两方面的缺陷都不利于长期使用,会导致前端绝缘体012在脱离插座舌部后回弹不到位,造成插接时抵触失误。在保证弹性恢复力的基础上,维持较细的裸露部分013会导致成本升高,对端子组的材料选择较苛刻。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端子组结构,解决现有USB插头的端子弹力无法保证端子有效回弹到位的技术问题。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0006]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端子组结构,包括后端绝缘体、导电端子的裸露部分,所述后端绝缘体朝向前端绝缘体的端面上设置盲孔,所述裸露部分由所述盲孔底部向外伸出,所述盲孔侧壁上设置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部与裸露部分保持间隙。
[0007]所述凸起在所述裸露部分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
[0008]—种同一侧的所述凸起与所述裸露部分的导电端子的数量相等,同一侧的所述凸起的间距与所述裸露部分的导电端子的间距相应。
[0009]另一种同一侧的所述凸起形成一体。
[0010]所述裸露部分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与裸露部分同延伸方向的凸部。
[0011]所述盲孔的侧壁由所述裸露部分左右两侧的固定在后端绝缘体的承接侧壁和所述裸露部分上下两侧的与承接侧壁固定的结合侧壁组成。
[0012]所述裸露部分的导电端子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者裸露部分的导电端子的截面面积由前向后逐渐变大或周期性渐变;或者裸露部分的导电端子的截面形状边缘设置至少一个缺口或/和一个鼓起。
[0013]所述裸露部分的导电端子自中心向左右两侧对称,相邻导电端子的间距相等,或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
[0014]所述裸露部分的导电端子涂覆疏水绝缘材料。
[0015]所述导电端子形成上层端子组和下层端子组,所述下层端子组由上层端子组沿前后轴线旋转180度形成,在所述前端绝缘体或后端绝缘体中设置同线序导电端子的紧密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端子组结构可以降低对导电端子的材料要求,在不改变主体结构的基础上,提供可优化的力臂及支点,形成与材料相适应的力矩,保证端子组前端在使用后回弹到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利用裸露部分的导电端子形成回弹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端子组结构的轴测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端子组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端子组结构中盲孔的装配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端子组结构中导电端子的凸部与部分盲孔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组结构包括后端绝缘体011、前端绝缘体012和导电端子形成的导电端子组,导电端子组的一端固定在前端绝缘体012中,另一端固定在后端绝缘体011中,两端之间的裸露部分013间隔排列,位于同一平面。
[0024]结合图3所示,后端绝缘体011朝向前端绝缘体012的端面(前端面)上设置一个与端面垂直的矩形的盲孔500,导电端子的裸露部分013由盲孔500底部伸出,在裸露部分013上侧和下侧的盲孔500侧壁上对称设置两个与裸露部分013延伸方向垂直的凸起501,凸起501为直板状,凸起501与裸露部分013相邻的端面为自左至右弧形半径一致的弧面,裸露部分013与上侧和下侧凸起501的弧面保持细小间隙。
[0025]如图3所示,由裸露部分013左右两侧的(呈板状的)两个承接侧壁511和所述裸露部分013上下两侧的(呈板状的)两个结合侧壁512组成一个完整盲孔500的侧壁。
[0026]本实施例中,凸起501可以在工作状态下用作支点,便捷改变支点一侧的活动导电端子的力臂,及形成的弹性力矩。可以使弹力较弱材质的导电端子具有较好的弹性回复力,保证前端绝缘体回复到位。可以有效放宽对导电端子材料的选择。
[0027]在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凸起501与裸露部分013间的另一种结构是接触,接触位置不形成(或仅形成可忽略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属于相互作用形成的抵触。即接触不受力。
[00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针对性优化,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复杂度,提高弹性性能。
[0029]如图4(俯视视角)和图5(右视视角)所示,两个承接侧壁511与后端绝缘体011采用一体成型,两个承接侧壁511的后端面分别固定在后端绝缘体Oll前端面的两端,在两个承接侧壁511的相对端面上,对称开设向上的定位槽521和向下的定位槽5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