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和凹槽深度专用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2932发布日期:2021-11-22 19:4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气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和凹槽深度专用检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缸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气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和凹槽深度专用检具。


背景技术:

2.缸套是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缸套分为干缸套和湿缸套两大类,背面不接触冷却水的气缸套叫干缸套,背面和冷却水接触的气缸套是湿缸套,缸套包括支承肩,通过支撑肩与缸体顶面的支撑面相互卡合可以实现缸套的轴向定位,为了保证支承肩和支撑面可以相互卡合,需要对支承肩进行测量,现有的检具具有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和凹槽深度测量功能。
3.然而现有的检具进行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测量时,需要将气缸套倒置,将固定好的千分表抵住支承肩下端面,然后手动将气缸套向前推移进行测量,操作不便,且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和凹槽深度专用检具,用于更加便捷的对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进行检测,节约人力资源。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气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和凹槽深度专用检具,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底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以容纳缸套本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转动组件、移动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以带动缸套本体转动,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千分表和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以调节所述千分表的角度,所述移动组件用以带动所述千分表靠近或远离缸套本体的支承肩下端面,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磁耦无杆气缸,所述磁耦无杆气缸用以带动所述千分表在缸体本体的支承肩下端面上移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测距部,所述测距部用以测量所述磁耦无杆气缸移动的距离。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动力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以夹持缸套本体,所述动力部用以带动缸套本体转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部包括电机,所述夹持部包括圆板,所述电机与所述架体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圆板固定连接,所述圆板侧面开设有若干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容纳槽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当所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滑动块与缸套本体内壁相互压合,当缸套放入环形槽内时,滑动块被缸套压入容纳槽内,压缩弹簧被压缩并产生回复力,使得滑动块向外顶住缸套本体内壁,电机工作带动圆板转动,圆板转动带动缸套本体转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材料为硅胶,所述滑动块包括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的横截面积沿所述架体底部至所述架体顶部逐渐减小,便于缸套本体将滑动块推动至容纳槽内,通过防滑层增大滑动块与缸套本体之
间的摩擦力。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部包括回型板,所述千分表转动连接在所述回型板的其中一组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回型板上设置有用以固定所述千分表的螺栓,操作人员松动螺栓,可以调节千分表的角度,调节完成后紧固螺栓,使得千分表保持稳定不会晃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磁耦无杆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架体顶部,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磁耦无杆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并与所述回型板固定连接,通过磁耦无杆气缸带动千分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千分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使千分表靠近缸套本体,使得千分表的测量端靠近缸套本体的支承肩下端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距部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架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测量路径与所述磁耦无杆气缸的活塞的移动路径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耦无杆气缸的移动距离。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架体上开设的环形槽容纳缸套本体,通过设置的千分表对缸套本体的支承肩进行测量,通过设置的调节部调节千分表的角度,并通过设置的移动组件带动千分表靠近缸套本体,使得千分表与缸套本体支承肩下端面相抵,通过设置的磁耦无杆气缸带动千分表在缸套本体的支承肩下端面上移动,通过设置的测距部测量磁耦无杆气缸移动的距离,通过千分表和测距部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缸套本体支承肩下端面锥度,更加便捷的对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进行检测,节约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架体;2、环形槽;3、转动组件;31、电机;32、圆板;33、滑动块;34、压缩弹簧;4、移动组件;41、磁耦无杆气缸;42、电动推杆;5、测量组件;51、千分表;52、回型板;53、螺栓;6、距离传感器;7、缸套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8.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气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和凹槽深度专用检具,包括架体1,架体1底壁上开设有环形槽2,环形槽2用以容纳缸套本体7,操作人员将缸套倒置在环形槽2内,使得缸套本体7的支承肩下端面朝上,便于千分表51对支承肩下端面进行测量,架体1上设置有转动组件3、移动组件4和测量组件5。
19.测量组件5包括千分表51和调节部,调节部用以调节千分表51的角度,通过调节千
分表51的角度,便于千分表51与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接触,防止千分表51在测量时与缸套本体7发生碰撞,导致无法测量,调节部包括回型板52,千分表51转动连接在回型板52的其中一组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回型板52上设置有用以固定千分表51的螺栓53,当需要调节角度时,操作人员将螺栓53拧松,使得千分表51可以在回型板52之间转动,转动至合适的位置之后,操作人员拧紧螺栓53,使得千分表51被固定,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测量。
20.移动组件4用以带动千分表51靠近或远离缸套本体7的支承肩下端面,使得千分表51与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相互贴合,便于千分表51进行下一步的测量,移动组件4包括磁耦无杆气缸41,磁耦无杆气缸41用以带动千分表51在缸体本体的支承肩下端面上移动,当千分表51与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相互贴合后,准备开始测量数据,通过磁耦无杆气缸41工作,带动电动推杆4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电动推杆42带动千分表5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千分表51在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上移动,实现对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测量,千分表51移动的同时,操作人员进行千分表51读数,从而得到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高度,更加便捷的对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进行检测,节约了人力资源,移动组件4包括电动推杆42,磁耦无杆气缸41固定连接在架体1顶部,电动推杆42与磁耦无杆气缸41固定连接,电动推杆42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并与回型板52固定连接。通过磁耦无杆气缸41工作,带动电动推杆4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电动推杆42带动千分表5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千分表51在水平方向上靠近缸套本体7的支承肩下端面,通过电动推杆42工作带动千分表5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使得千分表51在竖直方向上靠近缸套本体7的支承肩下端面,通过磁耦无杆气缸41、电动推杆42和调节部相互配合,使得千分表51与缸套本体7的支承肩下端面相互贴合,贴合后即可开始测量,替代人工对千分表51进行移动,更加便捷。
21.架体1上设置有测距部,测距部用以测量磁耦无杆气缸41移动的距离,当千分表51开始对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高度进行测量时,通过测距部测得磁耦无杆气缸41的移动距离,得到的移动距离就是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宽度,得到宽度和高度之后就可以计算得到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锥度,更加便捷的对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进行检测,节约人力资源,测距部包括距离传感器6,距离传感器6与架体1内壁固定连接,距离传感器6的测量路径与磁耦无杆气缸41的移动路径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距离传感器6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与磁耦无杆气缸41正对,当千分表51开始对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高度进行测量时,通过距离传感器6测得磁耦无杆气缸41的移动距离,得到的移动距离就是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宽度,得到宽度和高度之后就可以计算得到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锥度,更加便捷的对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进行检测,节约人力资源。
22.转动组件3用以带动缸套本体7转动,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是一个环形面,通过旋转缸套本体7,使得环形面的每个部分都可以与千分表51相互贴合进行测量,便于更加全面的测得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锥度数据,转动组件3包括动力部和夹持部,夹持部用以夹持缸套本体7,动力部用以带动缸套本体7转动,当夹持部将缸套本体7夹住后,就可以通过动力部对缸套本体7进行转动了,动力部包括电机31,夹持部包括圆板32,电机31与架体1底壁固定连接,电机31的输出端向上延伸并与圆板32固定连接,通过电机31工作带动圆板32转动,通过圆板32转动带动缸套本体7转动,使得环形面的每个部分都可以与千分表51相互贴合进行测量,便于更加全面的测得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锥度数据,圆板32侧面开设有若干容纳槽,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3,滑动块33上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的材
料为硅胶,通过防滑层与缸套本体7内壁相互贴合,增大缸套本体7和滑动块33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滑动块33带动缸套本体7转动,使得环形面的每个部分都可以与千分表51相互贴合进行测量,便于更加全面的测得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锥度数据,滑动块33包括导向面,导向面的横截面积沿架体1底部至架体1顶部逐渐减小,当缸套从上往下放入环形槽2内时,通过设置的导向面便于缸套将滑动块33推动至容纳槽内,使得滑动块33可以与缸套本体7内壁相互贴合,从而带动缸套本体7转动,使得环形面的每个部分都可以与千分表51相互贴合进行测量,便于更加全面的测得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锥度数据,滑动块33与容纳槽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34,当压缩弹簧34处于压缩状态时,滑动块33与缸套本体7内壁相互压合,当缸套从上往下放入环形槽2内时,缸套将滑动块33推动至容纳槽内,压缩弹簧34被压缩并产生回复力,通过回复力使得滑动块33压紧缸套本体7,从而带动缸套本体7转动,使得环形面的每个部分都可以与千分表51相互贴合进行测量,便于更加全面的测得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锥度数据。
23.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将缸套倒置在环形槽2内,使得缸套本体7的支承肩下端面朝上,当缸套从上往下放入环形槽2内时,缸套将滑动块33推动至容纳槽内,压缩弹簧34被压缩并产生回复力,通过回复力使得滑动块33压紧缸套本体7,通过磁耦无杆气缸41工作,带动电动推杆4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电动推杆42带动千分表5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千分表51在水平方向上靠近缸套本体7的支承肩下端面,通过电动推杆42工作带动千分表5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使得千分表51在竖直方向上靠近缸套本体7的支承肩下端面,并通过螺栓53对千分表51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磁耦无杆气缸41、电动推杆42和螺栓53相互配合,使得千分表51的测量端与缸套本体7的支承肩下端面相互贴合,千分表51的测量端位于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最低处,贴合后即可开始对缸套本体7的支承肩下端面锥度进行测量。
24.通过磁耦无杆气缸41工作,带动电动推杆4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电动推杆42带动千分表5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千分表51在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上移动,直至千分表51的测量端位于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最高处,千分表51移动时,操作人员对千分表51进行读数,从而得到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高度,千分表51移动的同时,通过距离传感器6测得磁耦无杆气缸41的移动距离,得到的移动距离就是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宽度,得到宽度和高度之后就可以计算得到缸套本体7支承肩下端面的锥度,更加便捷的对缸套支承肩下端面锥度进行检测,节约人力资源,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百分表对缸套支承肩下端面凹槽深度进行测量,配合本设计可以更便捷的得到缸套支承肩下端面的锥度和凹槽深度的数据。
2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