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粘滞阻尼器压力试验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4813发布日期:2022-06-15 00:1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粘滞阻尼器压力试验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属于粘滞阻尼器性能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粘滞阻尼器压力试验的工装。


背景技术:

2.粘滞阻尼器是利用粘滞流体和阻尼器结构部件的相互作用产生阻尼力的原理设计、制作的一种速度相关型结构消能减振装置,其一般应用于桥梁、建筑等基础设施上。如图1所示,普通粘滞阻尼器包括阻尼器缸筒、阻尼介质加注孔、阻尼器活塞杆、阻尼器活塞及设于阻尼器缸筒内的阻尼介质,当工程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发生振动时,使得安装在结构中的阻尼器活塞与阻尼器缸筒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由于阻尼器活塞前后的压力差使阻尼介质从阻尼通道中通过,从而产生阻尼力耗散外界输入结构的振动能量,达到减轻结构振动的目的。
3.因产品质量控制需求,在粘滞阻尼器出厂前,需要进行一系列试验进行检测,如:慢速运动试验、速度相关性试验、保压试验等以便检查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其中,在进行保压实验时,需对阻尼器活塞杆施加载荷,使阻尼器活塞冲击阻尼介质挤压阻尼器缸筒,在粘滞阻尼器的内部压力值达到设定值后,持续一定时间,以便检查粘滞阻尼器是否存在明显泄漏情况或者其他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质量问题。
4.现有的检测手段需要用到专业的检测平台,其造价高昂,且做保压试验过程中,不能实时监测粘滞阻尼器内部腔体瞬时压力,都是通过完成试验以后,校准计算才能得到想要的压力值,其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增加了检测难度;对于缸筒外径不同尺寸的粘滞阻尼器,需要配备不同尺寸的固定支架将粘滞阻尼器固定后进行冲压试验,其操作比较繁琐,也进一步加大了试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检测平台成本高、操作繁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粘滞阻尼器压力试验的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粘滞阻尼器压力试验的工装,包括传感器单元、转接管道单元、保压缸单元、泵站单元及支撑台,其中:所述支撑台上固定设有粘滞阻尼器;所述粘滞阻尼器通过转接管道单元分别与传感器单元和保压缸单元连接;所述泵站单元与保压缸单元连接,并提供动力将设于所述保压缸单元内的阻尼介质压出,使其通过转接管道单元到达粘滞阻尼器内对阻尼器缸筒造成挤压。
7.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管道单元包括三通阀,其一出口端设有第二转换接头,其另一出口端设有第三转接头,其入口端与阻尼介质导管一端连接;所述阻尼介质导管另一端与设于保压缸单元上的第四转接头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管道单元还包括高压截止阀和第一转接头,其中,所述第一转接头设于粘滞阻尼器上;所述高压截止阀上端入口连接与第二转换接头连接,其下端出口
与第一转接头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模块及电源,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三转接头连接,所述压力显示模块与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传感器及压力显示模块电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保压缸单元包括:保压缸缸筒;贯通设于所述保压缸缸筒底部的阻尼介质注出孔;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设于所述保压缸缸筒顶部的上盖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设于所述保压缸缸筒底部的下盖板;贯穿设于所述保压缸缸筒顶部的保压缸活塞杆,所述保压缸活塞杆一端与设于所述保压缸缸筒内的保压缸活塞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保压缸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导向带,所述保压缸活塞上设有第二导向带和格莱圈。
12.进一步地,所述泵站单元包括自锁千斤顶和泵站,其中所述泵站与自锁千斤顶通过液压管道连接,所述自锁千斤顶与保压缸活塞杆另一端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尺寸与粘滞阻尼器外径尺寸相匹配。
14.优选地,所述固定槽上还设有柔性橡胶垫。
15.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粘滞阻尼器压力试验的工装,包括传感器单元、转接管道单元、保压缸单元、泵站单元及支撑台来,整体工装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工装通过采取加压注入阻尼介质使粘滞阻尼器内部压力增大的方式,来模拟常规检测方法中施加外部载荷带动阻尼器活塞使粘滞阻尼器内部压力值增加的技术手段,进而完成保压实验,其操作方法简单,操作人员能轻松上手。
17.(2)本实用新型的工装通过设有传感器单元监控内部腔体的瞬时压力,可直接对粘滞阻尼器的内部加压到设定值,无需重进行复试验并校准计算,降低了检测难度,方便检测人员操作。
18.(3)本实用新型工装,利用多个转接头连接保压缸系统与粘滞阻尼器,其中保压缸活塞上还设有格莱圈,可有效防止试验过程中的阻尼介质溢流现象。
19.(4)本实用新型的工装中采用的高压截止阀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比较简单,其工作行程小,方便流量调节;密封性能佳,使用寿命长,提高整体装置的可靠性。
20.(5)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动力源采用泵站与自锁千斤顶配合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自锁千斤顶上设有自锁装置,可以让压力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以便有效检测粘滞阻尼器的产品质量。
21.(6)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支撑台上的固定槽中,过增加一定厚度柔性橡胶垫,可以实现将不同外径尺寸的粘滞阻尼器进行固定,无需像常规实验中采用不同尺寸的固定支架将粘滞阻尼器进行锁死固定,不仅加快实验进度,同时也降低了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粘滞阻尼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粘滞阻尼器压力试验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及转接管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压缸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6.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粘滞阻尼器、11-阻尼器缸筒、12-阻尼介质加注孔、13-阻尼器活塞杆、14
‑ꢀ
阻尼器活塞、2-传感器单元、21-压力传感器、22-压力显示模块、23-电源、 3-转接管道单元、31-第一转接头、32-高压截止阀、33-第二转换接头、34
‑ꢀ
第三转接头、35-三通阀、36-阻尼介质导管、37-第四转接头、4-保压缸单元、41-保压缸缸筒、42-保压缸活塞杆、421-第一导向带、43-保压缸活塞、 431-第二导向带、432-格莱圈、44-上盖板、45-下盖板、46-阻尼介质注出孔、47-固定螺栓、5-泵站单元、51-自锁千斤顶、52-泵站、6-支撑台、61
‑ꢀ
固定槽、7-阻尼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8.如图2-4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粘滞阻尼器压力试验的工装,包括传感器单元2、转接管道单元3、保压缸单元4、泵站单元5及支撑台6,其中,粘滞阻尼器1固定设于支撑台6上,其通过转接管道单元3 分别与传感器单元2和保压缸单元4连接,所述泵站单元5为保压缸单元4 提供动力将设于保压缸单元4内的阻尼介质7压出,通过转接管道单元3 注入到粘滞阻尼器1内并对其缸筒挤压形成压力,所述转接管道单元3及粘滞阻尼器1连通后形成密闭空间,在加注阻尼介质7过程中,其内部压力一致,通过传感器单元2与转接管道单元3连接,可实时监控粘滞阻尼器1的内部压力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取加压注入阻尼介质7使粘滞阻尼器1内部压力增大的方式,来模拟常规检测方法中施加外部载荷带动阻尼器活塞14使粘滞阻尼器1内部压力值增加,进而完成保压实验,整体工装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传感器单元2监控内部腔体的瞬时压力,可直接对粘滞阻尼器的内部加压到设定值,无需重进行复试验并校准计算,降低了检测难度,方便检测人员操作。
29.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管道单元3包括第一转接头31、高压截止阀32、第二转换接头33、第三转接头34、三通阀 35、阻尼介质导管36及第四转接头37,其中,三通阀35右端入口与阻尼介质导管36一端连接,阻尼介质导管36另一端与设于保压缸单元4上的第四转接头37连接,阻尼介质7可依次通过第四转接头37、阻尼介质导管 36进入三通阀35右端入口内;三通阀35下端出口处向下依次设有第二转换接头33、高压截止阀32及第一转接头31,所述三通阀35下端出口通过第二转换接头33与高压截止阀32上端入口连接,高压截止阀32下端出口通过第一转接头31与粘滞阻尼器1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31设于阻尼介质加注孔12上,在进行保压实验时,打开三通阀35及高压截止阀32的阀门,阻尼介质7从保压缸单元4内压出,依次经过第四转接头37、三通阀 35右端入口、三通阀35下端出口、第二转换接头33、高压截止阀32及第一转接头31进入粘滞阻尼器1内;三通阀35通过其左端出口处设有第三转接头34与传感器单元2连接,阻尼介质7通过第三转接头34将压力传至传感器单元2。
30.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单元2包括压力传感器21、压力显示模块
22及电源23,其中压力传感器21与第三转接头34连接,测量粘滞阻尼器1内的实时压力,并将测量值传至与其通信连接的压力显示模块22进行显示,所述电源23分别与传感器21及压力显示模块22电连接,向两者提供工作电源。
31.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保压缸单元4如图4所述,包括保压缸缸筒41、保压缸活塞杆42、第一导向带421、保压缸活塞43、第二导向带431、格莱圈432、上盖板44、下盖板45、阻尼介质注出孔46及固定螺栓47。其中,所述上盖板44及下盖板45通过固定螺栓47固定于保压缸缸筒41两端;所述保压缸缸筒41底部贯穿设有阻尼介质注出孔46,设于保压缸缸筒41内的阻尼介质7可通过阻尼介质注出孔46注出;所述保压缸缸筒41顶部贯穿设有保压缸活塞杆42,其一端与设于保压缸缸筒41内的保压缸活塞4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泵站单元5固定连接,通过泵站单元 5提供动力,保压缸活塞杆42带动保压缸活塞43,将保压缸缸筒41内的阻尼介质7从阻尼介质注出孔46压出;进一步地,为了防止保压缸缸筒41 与保压缸活塞杆42、保压缸活塞43之间出现磨损,所述保压缸活塞杆42 上设有第一导向带421,所述保压缸活塞43上设有第二导向带431;进一步地,为防止阻尼介质7在保压缸缸筒41内出现泄漏,所述保压缸活塞43 上还设有格莱圈432。
32.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泵站单元5包括自锁千斤顶51和泵站52,其中泵站52与自锁千斤顶51通过液压管道连接,泵站52输送液压动力将自锁千斤顶51的顶杆升起,推动与顶杆连接的保压缸活塞杆42,带动保压缸活塞43对阻尼介质7进行压缩工作。
33.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6上设有固定槽61,所述固定槽61尺寸与粘滞阻尼器1外径尺寸箱匹配,可将粘滞阻尼器1固定于固定槽61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61上还设有柔性橡胶垫,通过不同厚度的橡胶垫,可将不同外径尺寸的粘滞阻尼器1固定于固定槽61内。
3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适用于粘滞阻尼器压力试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5.s100:将粘滞阻尼器1固定于支撑台6上的固定槽61内,将第一转接头31固定在阻尼介质加注孔12上;
36.s200:将高压截止阀32下端出口与第一转接头31连接,完成粘滞阻尼器1与试验工装的连接;
37.s300;打开三通阀35及高压截止阀32阀门,打开泵站52,其输送液压动力将自锁千斤顶51的顶杆升起,推动与顶杆连接的保压缸活塞杆42,带动保压缸活塞43对阻尼介质7进行压缩工作,阻尼介质7进入转接管道单元3内;
38.s400:观察显示模块22上压力值到达设定值后,关闭泵站52,自锁千斤顶51完成自锁,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使粘滞阻尼器1的内部压力保持在设定值不发生变化;
39.s500:检测粘滞阻尼器1的阻尼器缸筒11是否发生泄漏,记录实验数据;
40.s600:拆除工装,保压试验结束。
41.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粘滞阻尼器压力试验的工装,其通过设有传感器单元2、转接管道单元3、保压缸单元4、泵站单元5及支撑台6来完成保压实验,整体工装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进行保压实验,其操作步骤简单,操作人员能轻松上手,无需进行常规实验中复杂计算;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工装中采用的高压截止阀10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比较简单,其工作行程小,方便流量调节;密封性能佳,使用寿命长,提高整体装置
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动力源采用泵站52与自锁千斤顶51配合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自锁千斤顶51上设有自锁装置,可以让压力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以便有效检测粘滞阻尼器1的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支撑台6上的固定槽61中,过增加一定厚度柔性橡胶垫,可以实现将不同外径尺寸的粘滞阻尼器1进行固定,无需像常规实验中采用不同尺寸的固定支架将粘滞阻尼器1进行锁死固定,不仅加快实验进度,同时也降低了试验成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