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9541发布日期:2022-05-18 20:0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2.换热管在生产完成后,生产厂家都会对换热管进行气密性检查,传统的检查方式为,采用堵头插入将换热管的两端密封换热管,再将密封后的换热管放入装有水的容器内部,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则证明换热管出现泄漏,如果水中没有气泡冒出则代表换热管的气密性良好,但是在现实操作中,需要将换热管一根一根的进行密封,再一根一根的往换热管的内部打气,操作十分繁琐,不仅需要耗费工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检漏装置旨在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在对换热管进行检漏时无法批量密封换热管端部,也无法批量对换热管进行打气,造成工人检漏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可调节的检漏装置,包括,
6.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
7.检漏装置,所述检漏装置包括检漏板,所述检漏板位于所述储水装置的正上方,所述检漏板的表面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漏水槽,其中一所述漏水槽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板的两端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板,所述滑板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检漏板远离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等距分布的限位槽,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连通,所述检漏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检漏板升降的升降装置。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水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储水装置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检漏板的外径尺寸。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漏水槽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漏水槽并延伸至另一所述漏水槽的内部与转盘的一侧连接,所述转盘的另一侧设置有摇柄,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位于所述滑板的底部且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摇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螺纹,所述摇柄的中轴线与所述转盘的中轴线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根以上的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的一侧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进气支管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
端均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所述进气支管分别与位于所述固定板一侧的所述限位槽连通。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水密封垫,位于所述固定板一侧的防水密封垫形状为环形,位于所述调节板一侧的防水密封垫形状为圆形。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l形杆,所述 l形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检漏板的一端连接,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均贯穿升降杆的一端并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均与旋转装置的输出轴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底部均与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连接,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底部均与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均与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均与活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均环绕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和所述活动杆的底部相抵,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l形杆远离所述检漏板的一端均贯穿所述连接孔。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均与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固定套筒的长度均大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伸缩杆的长度之和。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均为电机。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对换热管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将换热管的端部依次放置于固定板一侧的限位槽内部,旋转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调节板往靠近固定板的方向移动,直到换热管的两端挤压防水密封垫,此时,换热管与调节板接触的一端在限位槽和防水密封垫的相互配合下被密封,换热管与固定板接触的一端与在限位槽和防水密封垫的相互配合下与固定板密封连接,同时与进气支管连通,通过进气接头与外界的打气装置连接,气体通过进气支管同时进入换热管内部,可批量往换热管的内部进行打气操作,通过升降装置带动检漏板进入水中即可对换热管进行检漏操作,无需工人将换热管端部一根一根的进行密封,再一根一根的往换热管的内部打气,简化操作步骤,大幅度提供工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检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局部b的放大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检漏装置的正剖图。
23.图中:1-储水装置;101-安装板;2-检漏装置;201-检漏板;202
‑ꢀ
漏水槽;203-滑槽;204-滑板;205-调节板;206-驱动装置;2060
‑ꢀ
丝杆;2061-安装环;2062-转盘;2063-摇柄;207-固定板;208-升降装置;2080-l形杆;2081-钢丝绳;2082-升降杆;20820-固定套筒;20821-固定杆;20822-伸缩杆;20823-弹簧;20824-活动杆;2083
‑ꢀ
旋转装置;209-进气装
置;2090-进气管;2091-进气接头;2092-进气支管;2010-限位槽;2011-防水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7.一种可调节的检漏装置,包括,
28.储水装置1,储水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101;
29.检漏装置2,检漏装置2包括检漏板201,检漏板201位于储水装置1的正上方,检漏板201的表面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漏水槽202,其中一漏水槽202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203,滑槽203与滑板204的两端滑动连接,滑板204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板205,滑板204 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206,检漏板201远离调节板205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板207,调节板205和固定板207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等距分布的限位槽2010,固定板207远离调节板205的一侧设置有进气装置209,进气装置209与限位槽2010的内部连通,检漏板201 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检漏板201升降的升降装置208。
30.具体的,如图1-4所示,安装板101的长度大于储水装置1的长度,储水装置1用于存储检测换热管气密性所用的水,检漏板201 用于放置换热管,固定板207用于抵住换热管的一端,进气装置209 用于与打气装置连接,将气体同时打进所有换热管的内部,限位槽 2010的内径尺寸略大于换热管的外径尺寸,便于固定换热管的位置,位于调节板205一侧的限位槽2010与位于固定板207一侧的限位槽 2010大小相等、形状一致且位置一一对应,调节板205的位置可调节,调节板205用于抵住换热管的端部且密封换热管的端部,升降装置208可为检漏板201提供支撑作用,同时可带着检漏板201进出储水装置1的内部。
31.在本实施例中,储水装置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储水装置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内径尺寸大于检漏板201的外径尺寸。
32.具体的,如图1所示,检测换热管气密性所用到的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储水装置1,通过排水口排出储水装置1,储水装置1顶部的开口用于供检漏板201进出储水装置1。
3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6包括丝杆2060,丝杆2060的一端与漏水槽202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丝杆2060的另一端贯穿漏水槽 202并延伸至另一漏水槽202的内部与转盘2062的一侧连接,转盘 2062的另一侧设置有摇柄2063,丝杆206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安装环 2061,安装环2061位于滑板204的底部且与滑板204固定连接。
34.具体的,如图1-2所示,驱动装置206用于驱动调节板205往靠近或远离固定板207的方向移动,驱动装置206的工作原理为:工人转动摇柄2063,摇柄2063带动转盘2062转动,转盘2062带动丝杆 2060转动,安装环2061在丝杆2060的表面往靠近固定板207的方向移动,滑板204用于限制安装环2061的运动,使得安装环2061 往靠近固定板207的方向移动自身却不发生转动,同时,带动调节板 205往靠近固定板207的方向移动,同理可得,反转摇柄2063,即可带动调节板205往靠近固定板207的方向移动。
35.在本实施例中,摇柄2063的表面开设有防滑螺纹,摇柄2063 的中轴线与转盘2062的中轴线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36.具体的,如图1-2所示,防滑螺纹用于增大工人手掌与摇柄2063 之间的摩擦力,摇柄2063位于偏离转盘2062中轴线的一侧,可以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省力。
37.在本实施例中,进气装置209包括进气管2090,进气管2090的一端设置有进气接头2091,进气接头2091的表面开设有螺纹,进气管2090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根以上的进气支管2092,进气支管2092 的一侧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进气支管2092远离进气管2090的一端均与固定板207的一侧连接,进气支管2092分别与位于固定板207 一侧的限位槽2010连通。
38.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进气接头2091用于与外部打气装置连接,外部打气装置可为打气筒,打气筒的出气管与进气接头2091 螺纹连接,进气支管2092远离进气管2090的一端端部与固定板207 的一侧密封连接,进气支管2092的数量与位于固定板207一侧的限位槽2010的数量相等,进气支管2092的位置与位于固定板207一侧的限位槽2010的位置一一对应,气体依次通过出气管、进气管2090 和进气支管2092进入换热管内部,流量控制阀控制进入进气支管 2092内部的气体流量,使得各个进气支管2092之间相互独立。
39.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2010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水密封垫2011,位于固定板207一侧的防水密封垫2011形状为环形,位于调节板205 一侧的防水密封垫2011形状为圆形。
40.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防水密封垫2011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圆形的防水密封垫2011在调节板205的挤压下,可以密封换热管的端部,环形的防水密封垫2011的内径尺寸不大于换热管的内径尺寸,环形的防水密封垫2011的外径尺寸大于换热管的外径尺寸,环形的防水密封垫2011用于密封换热管与固定板207的连接处。
41.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08包括l形杆2080,l形杆2080的一端均与检漏板201的一端连接,l形杆2080的另一端均贯穿升降杆 2082的一端并与钢丝绳2081的一端连接,钢丝绳2081的另一端均与旋转装置2083的输出轴连接。
42.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升降装置208为检漏板201提供支撑作用,同时,升降装置208驱动检漏板201升降以使检漏板201 进入储水装置1内部的水中或离开储水装置1内部的水中,钢丝绳 2081的一端缠绕在l形杆2080上,钢丝绳2081的另一端缠绕在旋转装置2083的输出轴上,改变旋转装置2083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即可改变钢丝绳2081的使用长度,当钢丝绳2081的使用长度变短时,升降杆2082的高度下降,升降杆2082带动检漏板201进入储水装置 1内部的水中,当钢丝绳2081的使用长度变长时,升降杆2082的高度上升,升降杆2082带动检漏板201离开储水装置1内部。
43.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杆2082包括固定套筒20820,固定套筒20820 的底部均与安装板101的表面连接,固定套筒20820的内侧底部均与固定杆20821的一端连接,固定杆20821的另一端均与伸缩杆20822 的一端连接,伸缩杆20822的另一端均与活动杆20824的一端连接,伸缩杆20822的表面均环绕有弹簧20823,弹簧2082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20821的顶部和活动杆20824的底部相抵,活动杆20824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孔,l形杆2080远离检漏板201的一端均贯穿连接孔。
44.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升降杆2082的工作原理为:启动旋转装置2083,旋转的旋转装置2083将钢丝绳2081的一端缠绕在旋转装置2083输出轴上,钢丝绳2081的使用长度变短,活动杆20824 压缩伸缩杆20822和弹簧20823,活动杆20824所在的高度下降,检漏板201
进入水中,此时即可对换热管进行检漏操作,检漏操作完成后,使旋转装置2083反转,钢丝绳2081的使用长度变长,在弹簧 20823恢复形变的作用力下带动活动杆20824上升,活动杆20824带动检漏板201离开水面。
4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0821和活动杆20824的表面均与固定套筒20820的内壁贴合设置,固定套筒20820的长度均大于固定杆20821 和伸缩杆20822的长度之和。
46.具体的,如图4所示,固定杆20821和活动杆20824的表面均与固定套筒20820的内壁贴合设置用于增加升降杆2082的稳定性,减少升降杆2082在工作过程中的晃动,固定套筒20820的长度均大于固定杆20821和伸缩杆20822的长度之和用于避免活动杆20824与固定套筒20820完全脱离。
47.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装置2083均为电机。
48.具体的,由电机为升降杆2082提供动力,旋转的电机使得钢丝绳2081的使用长度变短,从而达到使升降杆2082顶端所在的高度下降的技术效果。
49.具体的,该一种可调节的检漏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将换热管放置于检漏板201上,将换热管的一端插入位于固定板207 一侧的限位槽2010内部,工人转动摇柄2063,摇柄2063带动转盘 2062转动,转盘2062带动丝杆2060转动,安装环2061在丝杆2060 的表面往靠近固定板207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调节板205往靠近固定板207的方向移动,换热管的另一端进入位于调节板205一侧的限位槽2010内部,继续转动摇柄2063,使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板205和固定板207相抵,此时换热管的一端与调节板205一侧的限位槽2010密封连接,换热管的另一端与固定板207一侧的限位槽2010 密封连接且分别与进气支管2092连通,通过进气装置209往换热管的内部打气,启动旋转装置2083,升降装置208带动检漏板201下降,使换热管进入水中,关闭旋转装置2083,工人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确定换热管的气密性,观察完成后,停止往换热管的内部打气,再次启动旋转装置2083,使旋转装置2083反转,升降装置208带动检漏板201上升,检漏板201离开水面,反转摇柄2063,使调节板 205往远离固定板207的方向移动,取下限位槽2010内部的换热管即完成本次检漏工作。
50.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51.电机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