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流动性现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98817发布日期:2022-11-02 10:0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流动性现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流动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流动性现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混凝土公路施工中,混凝土作为最主要的施工材料,其性能将会关乎后续公路的整体性能,在混凝土进行浇筑前需要在现场对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其是否满足使用需要,混凝土的流动性指标通过坍落度来进行表示,通过检测其坍落度即可得知其流动性,但现有的混凝土流动性检测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混凝土流动性检测装置在施工现场一般是坍落度筒和测量尺,通过坍落度筒进行混凝土的盛入,然后提起坍落度筒通过测量尺测量混凝土的下降高度,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其检测场地难以保证水平,在倾斜的支撑面上进行坍落度的检测时将会使得坍落度测量值出现偏差,影响后续对混凝土性能的判定,且工人手动通过测量尺测量时也容易因测量尺的倾斜导致读数出现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后续整体的检测准确性。
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混凝土流动性检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流动性现场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流动性检测装置在倾斜的场地内检测时容易出现偏差,影响后续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流动性现场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坍落度筒,所述坍落度筒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用于存放混凝土,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水平板,坍落度筒放置在水平板的上方,所述水平板的下方设置有活动球,且活动球设置在底座的内部和底座之间构成转动连接,并且活动球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和水平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球的下方固定有牵引绳,且牵引绳的下端连接有配重块,通过配重块为活动球提供的下拉力进而将水平板进行校正,所述水平板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板,并且活动板通过活动轴和安装板之间构成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标尺杆,且标尺杆和活动板之间构成上下滑动结构,通过标尺杆的移动对后续混凝土的坍落高度进行测量,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固定在水平板的上方,并且安装座和安装板之间构成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安装座在水平板的上方呈左右对称状设置,使水平板的重力中心保持稳定,所述活动球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机构,可将活动球锁定在底座的内部阻止其发生转动。
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固定在安装板的表面,为活动板提供水平支撑,使活动板能在后续检测时保持水平。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坍落度筒和水平板之间设置有盛放罩,且盛放罩的上方呈开口状结构设计,通过盛放罩可对检测的混凝土进行收集,后续通过盛放罩可将其
倒出,方便对其进行回收。
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坍落度筒的下方均匀分布有第一磁块,且第一磁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磁块,并且第二磁块固定在水平板的内部,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之间互为异名磁极相对设置,通过第二磁块对第一磁块的吸引将坍落度筒在水平板上进行定位,后续提起坍落度筒时可现将其件旋转使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位置相互错开。
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传动板和位置控制机构;限位块,设置在活动球的外侧,且限位块关于活动球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传动板,固定在限位块的外端,控制限位块的移动,且传动板和底座之间构成左右滑动结构;位置控制机构,设置在传动板的外侧控制传动板的移动,通过限位块和活动球的连接将活动球的旋转进行限位。
1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对接槽,且对接槽和安装板的下端构成凹凸配合结构,并且安装板的下方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外部设置有卡合机构,对限位槽进行卡合。
11.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块、第一弹簧、控制绳、连接块和第二弹簧;卡块,设置在安装座的内部,且卡块的上方呈倾斜状结构设计;第一弹簧,设置在卡块的内端为其提供推力;控制绳,固定在卡块的内端,控制卡块的移动;连接块,设置在活动球的内部,且连接块通过控制绳和卡块相互连接,并且连接块设置在限位块的外侧,限位块通过和连接块的相互挤压对活动球进行限位;第二弹簧,设在在连接块的内侧为连接块提供推力,且第二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的弹力,在没有对活动球进行限位时第二弹簧可推动连接块移动,使卡块保持收缩状态,可将安装板进行拆除,方便对水平板进行调平。
12.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位置控制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安装轴、第二齿轮、齿板和同步推送机构;第一齿轮,设置在传动板的前侧和传动板之间构成啮合连接;安装轴,固定在第一齿轮的中部,且安装轴转动安装在底座的内部;第二齿轮,固定在安装轴的表面,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上方;齿板,设置在第二齿轮的外侧,和第二齿轮之间构成啮合连接,且齿板和传动板相互垂直;同步驱动机构,设置在齿板的前端,控制齿板的移动。
1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板和控制轴;驱动板,固定在齿板的前端,且驱动板和底座之间构成前后滑动结构;控制轴,贯穿驱动板和驱动板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且控制轴转动安装在底座的内部,并且控制轴的前端贯穿底座的前侧表面,后续可通过旋转控制轴使其带动驱动板进行移动,对限位块的移动进行控制。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公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流动性现场检测装置设置有水平板和活动球,可通
过活动球使水平板能在底座上进行旋转调整,配合配重块的下拉力可将水平板进行校正,使其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保证后续坍落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该公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流动性现场检测装置设置有活动板和标尺杆,通过标尺杆在活动板上的滑动可自动完成对混凝土坍落高度的测量,且活动板可通过活动轴进行旋转,从坍落度筒上转起后不影响后续坍落度筒的提起和混凝土的添加,避免人工测量时因测量尺歪斜导致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3)该公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流动性现场检测装置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可对活动球的旋转进行限位,使其能保持稳定,从而使后续检测过程中水平板能保持稳定不发生晃动,且在限位后卡块可保持伸出状态,方便后续和安装板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活动板和安装板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水平板主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水平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活动球主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齿板俯剖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限位块移动示意图。
16.图中:1、底座;2、水平板;3、坍落度筒;4、安装板;5、活动板;6、活动轴;7、标尺杆;8、支撑架;9、安装座;10、盛放罩;11、第一磁块;12、第二磁块;13、活动球;1301、连接杆;14、牵引绳;15、配重块;16、对接槽;17、限位槽;18、卡块;19、第一弹簧;20、控制绳;21、连接块;22、第二弹簧;23、限位块;24、传动板;25、第一齿轮;26、安装轴;27、第二齿轮;28、齿板;29、驱动板;30、控制轴。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流动性现场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和坍落度筒3,坍落度筒3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用于存放混凝土,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水平板2,坍落度筒3放置在水平板2的上方,水平板2的下方设置有活动球13,且活动球13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和底座1之间构成转动连接,并且活动球13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杆1301,连接杆1301的上端和水平板2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动球13的下方固定有牵引绳14,且牵引绳14的下端连接有配重块15,通过配重块15为活动球13提供的下拉力进而将水平板2进行校正,水平板2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4,且安装板4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板5,并且活动板5通过活动轴6和安装板4之间构成转动连接,活动板5远离安装板4的一端设置有标尺杆7,且标尺杆7和活动板5之间构成上下滑动结构,通过标尺杆7的移动对后续混凝土的坍
落高度进行测量,安装板4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座9,且安装座9固定在水平板2的上方,并且安装座9和安装板4之间构成可拆卸连接结构,安装座9在水平板2的上方呈左右对称状设置,使水平板2的重力中心保持稳定,活动球13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机构,可将活动球13锁定在底座1的内部阻止其发生转动;在对该装置进行使用时,可通过底座1将其摆放到施工现场的检测处,然后将水平板2进行校正调平,避免其发生倾斜,在调平前先将安装板4从安装座9内取出,使水平板2的重心保持在中部,和配重块15处在同一竖直线上,解除限位机构对活动球13的限位,使活动球13变为可转动状态,此时配重块15可通过牵引绳14拉动活动球13进行旋转,活动球13通过连接杆1301带动水平板2进行移动,水平板2和连接杆1301相互垂直,连接杆1301的竖直中心线和牵引绳14的竖直中心线重合,在连接杆1301保持竖直时水平板2也将保持水平状态,然后通过限位机构对活动球13进行限位,即可完成对水平板2的调平,然后将坍落度筒3放置到盛放罩10上,向坍落度筒3内灌入混凝土,同时可将安装板4安装到安装座9上,在提起坍落度筒3前,可将活动板5进行旋转,避免其影响坍落度筒3的移动,然后将活动板5转回,通过贯穿标尺杆7在活动板5上的下降高度即可得出混凝土的坍落高度,检测完毕后可将盛放罩10从水平板2上取下,将检测完成后的混凝土倒出。
19.活动板5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8,且支撑架8固定在安装板4的表面,为活动板5提供水平支撑,使活动板5能在后续检测时保持水平,坍落度筒3和水平板2之间设置有盛放罩10,且盛放罩10的上方呈开口状结构设计,通过盛放罩10可对检测的混凝土进行收集,后续通过盛放罩10可将其倒出,方便对其进行回收,坍落度筒3的下方均匀分布有第一磁块11,且第一磁块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磁块12,并且第二磁块12固定在水平板2的内部,第一磁块11和第二磁块12之间互为异名磁极相对设置,通过第二磁块12对第一磁块11的吸引将坍落度筒3在水平板2上进行定位,后续提起坍落度筒3时可现将其件旋转使第一磁块11和第二磁块12的位置相互错开;坍落度筒3可在第一磁块11和第二磁块12的吸引力作用下保持稳定,后续需要提起坍落度筒3时,可先转动坍落度筒3,将第一磁块11和第二磁块12位置相错开,然后即可提起坍落度筒3,通过第一磁块11和第二磁块12的相互吸引也可对坍落度筒3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其后续能准确的摆放到标尺杆7的下方。
20.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23、传动板24和位置控制机构,限位块23,设置在活动球13的外侧,且限位块23关于活动球13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传动板24,固定在限位块23的外端,控制限位块23的移动,且传动板24和底座1之间构成左右滑动结构,位置控制机构,设置在传动板24的外侧控制传动板24的移动,通过限位块23和活动球13的连接将活动球13的旋转进行限位,安装座9的内部开设有对接槽16,且对接槽16和安装板4的下端构成凹凸配合结构,并且安装板4的下方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的外部设置有卡合机构,对限位槽17进行卡合,卡合机构包括卡块18、第一弹簧19、控制绳20、连接块21和第二弹簧22,卡块18,设置在安装座9的内部,且卡块18的上方呈倾斜状结构设计,第一弹簧19,设置在卡块18的内端为其提供推力,控制绳20,固定在卡块18的内端,控制卡块18的移动,连接块21,设置在活动球13的内部,且连接块21通过控制绳20和卡块18相互连接,并且连接块21设置在限位块23的外侧,限位块23通过和连接块21的相互挤压对活动球13进行限位,第二弹簧22,设在在连接块21的内侧为连接块21提供推力,且第二弹簧22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19的弹力,在
没有对活动球13进行限位时第二弹簧22可推动连接块21移动,使卡块18保持收缩状态,可将安装板4进行拆除,方便对水平板2进行调平,位置控制机构包括第一齿轮25、安装轴26、第二齿轮27、齿板28和同步推送机构,第一齿轮25,设置在传动板24的前侧和传动板24之间构成啮合连接,安装轴26,固定在第一齿轮25的中部,且安装轴26转动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第二齿轮27,固定在安装轴26的表面,设置在第一齿轮25的上方,齿板28,设置在第二齿轮27的外侧,和第二齿轮27之间构成啮合连接,且齿板28和传动板24相互垂直,同步驱动机构,设置在齿板28的前端,控制齿板28的移动,同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板29和控制轴30,驱动板29,固定在齿板28的前端,且驱动板29和底座1之间构成前后滑动结构,控制轴30,贯穿驱动板29和驱动板29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且控制轴30转动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并且控制轴30的前端贯穿底座1的前侧表面,后续可通过旋转控制轴30使其带动驱动板29进行移动,对限位块23的移动进行控制;在活动球13没有被限位时,第二弹簧22推动连接块21进行移动,使连接块21通过控制绳20拉动卡块18进行移动,此时安装板4在安装座9内不能得到限位,可将安装板4取出,方便对水平板2进行调平,在后续调平完成后对活动球13进行限位时,可旋转控制轴30,使其通过和驱动板29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驱动板29进行移动,驱动板29带动齿板28进行移动,齿板28在移动时将通过和第二齿轮27的啮合带动第二齿轮27进行转动,第二齿轮27通过安装轴26带动第一齿轮25进行旋转,第一齿轮25在旋转时通过和传动板24的啮合带动传动板24进行移动,使传动板24带动限位块23进行移动,限位块23和连接块21接触推动连接块21进行移动并将连接块21进行挤压限位,完成活动球13的限位,在连接块21移动时,连接块21对牵引绳14的拉扯力消失,卡块18将在第一弹簧19的作用下伸出,后续将安装板4插入到安装座9内卡块18即可和限位槽17进行连接,对安装板4进行固定,可完成对安装板4的安装,方便后续对标识尺杆7进行使用。
2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