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解氧表检验系统、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23163发布日期:2023-03-03 21: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溶解氧表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气体供应模块、气体混合储存模块和检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1)用于控制所述气体供应模块供应惰性气体、氧气或二者的混合气体,还用于计算供应的气体浓度所对应的标准溶解氧数值;所述气体混合储存模块用于将气体供应模块供应的气体进行混合和储存,并传输至所述检验模块;所述检验模块用于将待检验溶解氧表与标准溶解氧数值进行比对,实现待测溶解氧表的检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氧表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供应模块包括:惰性气体气源(2)、电控惰性气体气阀(3)、惰性气体流量计(4)、氧气气源(5)、电控氧气气阀(6)以及氧气流量计(7);所述惰性气体气源(2)与气体混合储存模块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控惰性气体气阀(3)设于管路上靠近所述惰性气体气源(2)处,所述惰性气体流量计(4)设于管路上靠近所述气体混合储存模块位置;所述氧气气源(5)与气体混合储存模块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控氧气气阀(6)设于管路上靠近所述氧气气源(5)处,所述氧气流量计(7)设于管路上靠近所述气体混合储存模块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氧表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混合储存模块包括:气体混合装置(8)和气体暂存装置(9),所述气体混合装置(8)用于接收气体供应模块供应的气体,并送至所述气体暂存装置(9)中存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氧表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模块包括:标准仪表电控气阀(10)、标准仪表气体流量计(11)、标准溶解氧检测仪表(12)、待测仪表电控气阀(13)、待测仪表气体流量计(14)以及待测溶解氧检测仪表(15);所述标准溶解氧检测仪表(12)和待测溶解氧检测仪表(15)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气体混合储存模块相连接;所述标准仪表电控气阀(10)设于所述管路上接近气体混合储存模块处,所述标准仪表气体流量计(11)设于所述管路上接近标准溶解氧检测仪表(12)处;所述待测仪表电控气阀(13)设于所述管路上接近气体混合储存模块处,所述标准仪表气体流量计(14)设于所述管路上接近待测溶解氧检测仪表(15)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解氧表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为阻氧管。6.一种溶解氧表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溶解氧表检验系统。7.一种溶解氧表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溶解氧表检验装置,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待测溶解氧仪表“零点”检验:控制模块(1)控制打开惰性气体气源(2)、关闭氧气气源(5)产生惰性气体,控制模块控制自动计算对应的溶解氧数值,与标准溶解氧检测仪表测量值进行比对,检验待测溶解氧检测仪表(15)的“零点”准确性;s2、待测溶解氧仪表“满度”检验:控制模块(1)控制打开氧气气源(5)和惰性气体气源(2)产生满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混合气体,控制模块控制自动计算对应的溶解氧数值,与标准溶解氧检测仪表测量值进行比对,检验待测溶解氧检测仪表(15)“满度”准确性;s3、待测溶解氧仪表“中间点”检验:控制模块(1)控制打开氧气气源(5)和惰性气体气源(2)产生不同浓度的混合气体,控制模块控制自动计算对应的溶解氧数值,与标准溶解氧
检测仪表测量值进行比对,检验待测溶解氧检测仪表(15)不同“中间点”的准确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溶解氧表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待测溶解氧仪表“零点”检验前,控制模块(1)控制气体供应模块提供标准混合气体,并自动计算气体浓度对应的溶解氧数值,与标准溶解氧检测仪表(12)测量值进行比对,实现检验装置的自动校准。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溶解氧表检验方法。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溶解氧表检验方法。

技术总结
一种溶解氧表检验系统、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本发明涉及溶解氧表检验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气体供应模块;气体混合储存模块和检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气体供应模块供应惰性气体;氧气或二者的混合气体,还用于计算供应的气体浓度所对应的标准溶解氧数值;所述气体混合储存模块用于将气体供应模块供应的气体进行混合和储存,并传输至所述检验模块;所述检验模块用于将待检验溶解氧表与标准溶解氧数值进行比对,实现待测溶解氧表的检验。氧表的检验。氧表的检验。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 苗宇 高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3/3/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