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1388发布日期:2022-10-29 01: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顶部固设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顶部固设有安装块(12),两个所述安装块(12)之间设置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两端皆套设有第二滚珠轴承(13),所述第二滚珠轴承(13)与安装块(12)固接,所述转轴(16)上固设有绕线盘(14),所述绕线盘(14)上设置有电缆(15),所述电缆(15)底端连接有测量机构,位于所述绕线盘(14)左方的安装块(12)左侧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动力输出轴与转轴(1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设置有套管(2),所述套管(2)内腔左右两侧内壁上皆设置有导向槽(23),所述测量机构位于套管(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测斜仪(3)、辅助滚轮(17)、移动柱(18)、辅助管(19)、第二螺杆(20)、第一锥形齿轮(21)、第三滚珠轴承(22)、第二锥形齿轮(24)、第四滚珠轴承(25)、转杆(26),所述测斜仪(3)安装在电缆(15)底端,所述测斜仪(3)左右两侧皆固设有辅助管(19),所述辅助管(19)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20),所述第二螺杆(20)靠近测斜仪(3)的一端套设有第三滚珠轴承(22),所述第三滚珠轴承(22)与辅助管(19)固接,所述第二螺杆(20)上螺纹连接移动柱(18),所述移动柱(18)远离测斜仪(3)的一端固设有辅助滚轮(17),所述第二螺杆(20)上固设有第一锥形齿轮(21),所述辅助管(19)上贯穿固设有第四滚珠轴承(25),所述第四滚珠轴承(25)内部固设有转杆(26),所述转杆(26)位于辅助管(19)内部的一端固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1)、第二锥形齿轮(24)啮合,所述移动柱(18)顶部镶嵌有刻度尺(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管(19)与移动柱(18)皆为长方体,所述辅助管(19)与移动柱(18)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盒(6)、第一滚珠轴承(5)、第一螺杆(4)、螺纹块(9)、垫板(8),所述安装盒(6)与立柱(10)固接,所述安装盒(6)左右两侧皆贯穿固设有第一滚珠轴承(5),所述第一滚珠轴承(5)内部固设有第一螺杆(4),所述第一螺杆(4)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块(9),所述螺纹块(9)底部固设有垫板(8),所述螺纹块(9)与安装盒(6)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顶部固设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固设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皆套设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第二滚珠轴承与安装块固接,所述转轴上固设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设置有电缆,所述电缆底端连接有测量机构,位于所述绕线盘左方的安装块左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转轴相连接,通过控制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绕线盘转动,使从而将电缆释放,随着电缆释放,可将测量机构放置套管内进行使用,由于是电机控制电缆的释放和收纳,从而做到匀速控制,且还避免了电缆晃动影响测量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范辉 杨亚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范辉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