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板距装置及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5092发布日期:2022-11-18 21:0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拉开板距装置及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开板距装置及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线路板的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线路板其板厚是不同的,而不同的板厚需要对应不同的板间距,以便于后续的工作。分离板间距通常由拉开板距装置完成,拉开板距装置包括机体、电动机、转动轴、板厚测量装置以及电磁离合器,电动机带动转动轴转动,电磁离合器设置于两个转动轴之间,与板厚测量装置配合,实现拉开线路板与线路板之间的距离。
3.本技术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每两个线路板之间都需要拉开板距,所以电磁离合器长期处于通电状态,导致电磁离合器温度过高,电磁离合器轴承的内部润滑油容易挥发,严重降低了电磁离合器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开板距装置及生产设备,在满足拉开相邻产品之间距离的前提下,取消电磁离合器的设置,减少易损件,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开板距装置,包括机体、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检测组件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转动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均用于承载产品以及驱动所述产品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连接;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测量位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的产品的厚度,以及产品的位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以及所述检测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组件发送的数据,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以实现拉开相邻产品之间的距离。
6.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输送辊、第一传动件以及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转动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一输送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转动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输送辊转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7.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四传动件,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四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四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
第三传动件和所述第四传动件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
8.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输送辊、第五传动件以及第六传动件,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沿第三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辊转动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五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一端,所述第六传动件设置第二输送辊的一端,所述第五传动件与所述第六传动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9.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三输送辊、第七传动件以及第八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转动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三输送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转动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七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八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辊的一端,所述第七传动件与所述第八传动件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三输送辊转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0.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九传动件,所述第九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十传动件,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十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所述第九传动件与所述第十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九传动件和所述第十传动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
11.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四输送辊、第十一传动件以及第十二传动件,所述第三输送辊和所述第四输送辊沿第三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输送辊转动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十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辊的一端,所述第十二传动件设置第四输送辊的一端,所述第十一传动件与所述第十二传动件连接。
12.可选地,还包括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
13.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厚度检测器以及位置检测器,所述厚度检测器和所述位置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厚度检测器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的产品的厚度,所述位置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之间,所述位置检测器用于检测产品的端部位置。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的拉开板距装置。
15.本技术实施例拉开板距装置包括机体、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检测组件以及控制器,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转动设置于机体,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用于承载产品以及驱动产品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机体,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连接;检测组件设置于机体,检测组件用于测量位于第一传动组件上的产品的厚度,以及产品的位置;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检测组件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组件发送的数据,分别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以实现拉开相邻产品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器分别独立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以使得拉开板距装置能够调整相邻两个产品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在满足拉开相邻产品之间距离的前提下,取消电磁离合器的设置,减少易损件,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拉开板距装置一视角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拉开板距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20.图4是图2中局部b的放大图。
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拉开板距装置沿第一方向观察第一传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拉开板距装置沿第一方向观察第二传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6.请参阅图1,所述拉开板距装置100包括机体10、第一传动组件20、第二传动组件40、第一驱动组件30、第二驱动组件50、检测组件60以及控制器(图未标示)。第一传动组件20和第二传动组件40均转动设置于机体10,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50均设置于机体10,并且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50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
27.第一驱动组件30与第一传动组件20连接,第一驱动组件30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驱动第一传动组件20相对于机体10转动。第二驱动组件50与第二传动组件40连接,第二驱动组件50也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驱动第二传动组件40相对于机体10转动。
28.检测组件60设置于机体10,检测组件60与控制器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检测组件60用于检测位于第一传动组件20上的产品的厚度以及产品端部的位置,并且将厚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厚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分别控制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50,从而控制第一传动组件20的转动以及第二传动组件40的转动,以控制相邻两个产品之间的间距,并且,不同厚度的产品对应不同的间距,例如,第一厚度的相邻两个产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厚度的相邻两个产品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在本申
请实施例中的信号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连接以及无线连接等。
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产品是线路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产品也可以是其他物品。
30.对于上述的第一传动组件20,请参阅图2至图4,第一传动组件20包括第一传动轴201、第一输送辊202、第一传动件203以及第二传动件204。第一传动轴201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且转动设置于机体10的一侧,第一传动件203设置于第一传动轴201,并且第一传动件203与第一传动轴201能够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轴201与第一驱动组件30连接。第一输送辊202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转动设置于机体10,第二传动件204设置于第一输送辊202的一端,并且第二传动件204能够与第一输送辊202同步转动,第一传动件203与第二传动件204配合连接。当第一驱动组件30驱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时,第一传动轴201通过第一传动件203和第二传动件204带动第一输送辊202转动,从而使得位于第一输送辊202上的产品能够沿第一方向x运动。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并且第一方向x为产品相对于机体10的运动方向。
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辊2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输送辊202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列设置,共同形成输送平面,以使得产品能够在输送平面上沿第一方向x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辊202的表面设有柔性层,柔性层能够增大产品接触面与第一输送辊202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当若干第一输送辊202转动时,位于若干第一输送辊202上的产品能够顺利地沿第一方向x运动,防止产品出现打滑现象。
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203和第二传动件204可以是锥形齿轮,两个锥形齿轮相互啮合,以使得第一传动轴201与第一输送辊202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传动。
3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第一传动组件20还包括第一轴承205、第二轴承206以及第三传动件207。第一轴承205和第二轴承206均设置于机体10,第一轴承20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一轴承205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轴201的两端,第一轴承205用于支撑第一传动轴201相对于机体10转动。第一轴承205间接将第一传动轴201与机体10连接,能够有效减少第一传动轴201和机体10之间的摩擦,以使得第一传动轴201转动更加平滑顺畅。第二轴承20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二轴承206分别设置于第一输送辊202的两端,第二轴承206用于支撑第一输送辊202相对于机体10转动。第二轴承206间接将第一输送辊202与机体10连接,能够有效减少第一输送辊202和机体10之间的摩擦,以使得第一输送辊202转动更加平滑顺畅。第三传动件207设置于第一传动轴201,并且第三传动件207能够与第一传动轴201同步转动,第三传动件207用于与第一驱动组件30连接,第一驱动组件30通过第三传动件207驱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
3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传动组件20还包括第二输送辊208、第五传动件209以及第六传动件210。第一输送辊202和第二输送辊208沿第三方向z依次间隔设置,第二输送辊208转动设置于机体10,第五传动件209设置于第一输送辊202的一端,第六传动件210设置第二输送辊208的一端,第五传动件209与第六传动件210连接。第一输送辊202和第二输送辊208在第三方向z上形成双层结构,第一输送辊202通过第五传动件209和第六传动件210带动第二输送辊208转动,使得产品能够在第一输送辊202和第二输送辊208之间经过,其中,所述第三方向z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当然,第二输送辊208的两端也可以通过第二轴承206与机体10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二输送辊208转动更加平
稳顺畅。
35.对于上述的第一驱动组件30,请参阅图1,第一驱动组件30包括第一电机301和第四传动件302。第一电机301固定设置于机体10,第一电机301与控制器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电机301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参数,其中,工作状态包括工作和不工作,工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转轴的转速。第四传动件302设置于第一电机301的转轴,并且第四传动件302能够与第一电机301的转轴同步转动。第四传动件302与第三传动件207配合连接,以使得第一电机301能够通过第四传动件302和第三传动件207驱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
3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传动件207和第四传动件302可以为齿轮,两个齿轮直接啮合连接。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拉开板距装置100还包括第一传动带70,第一传动带70分别与第三传动件207和第四传动件302连接,第一电机301通过第一传动带70、第三传动件207以及第四传动件302驱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通过设置第一传动带70,可以使得第一电机301的位置布局更加合理,并且第一传动带70还能降低传动速度,使得第一传动轴201转动更加稳定。第一传动带70可以为金属链条。
38.对于上述的第二传动组件40,请参阅图2、图5以及图6,第二传动组件40包括第二传动轴401、第三输送辊402、第七传动件403以及第八传动件404。第二传动轴401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且转动设置于机体10的一侧,第七传动件403设置于第二传动轴401,并且第七传动件403与第二传动轴401能够同步转动,第二传动轴401与第二驱动组件50连接。第三输送辊402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转动设置于机体10,第八传动件404设置于第三输送辊402的一端,并且第八传动件404能够与第三输送辊402同步转动,第七传动件403与第八传动件404配合连接。当第二驱动组件50驱动第二传动轴401转动时,第二传动轴401通过第七传动件403和第八传动件404带动第三输送辊402转动,从而使得位于第三输送辊402上的产品能够沿第一方向x运动。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并且第一方向x为产品相对于机体10的运动方向。
3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输送辊4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三输送辊402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列设置,共同形成输送平面,以使得产品能够在输送平面上沿第一方向x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输送辊402的表面设有柔性层,柔性层能够增大产品接触面与第三输送辊402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当若干第三输送辊402转动时,位于若干第三输送辊402上的产品能够顺利地沿第一方向x运动,防止产品出现打滑现象。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传动件403和第八传动件404可以是锥形齿轮,两个锥形齿轮相互啮合,以使得第二传动轴401与第三输送辊402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传动。
4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图5以及图6,第二传动组件40还包括第三轴承405、第四轴承406以及第九传动件407。第三轴承405和第四轴承406均设置于机体10,第三轴承40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三轴承405分别设置于第二传动轴401的两端,第三轴承405用于支撑第二传动轴401相对于机体10转动。第三轴承405间接将第二传动轴401与机体10连接,能够有效减少第二传动轴401和机体10之间的摩擦,以使得第二传动轴401转动更加平滑顺畅。第四轴承40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第四轴承406分别设置于第三输送辊402的两端,第四轴承406用于支撑第三输送辊402相对于机体10转动。第四轴承406间接将第三
输送辊402与机体10连接,能够有效减少第三输送辊402和机体10之间的摩擦,以使得第三输送辊402转动更加平滑顺畅。第九传动件407设置于第二传动轴401,并且第九传动件407能够与第二传动轴401同步转动,第九传动件407用于与第二驱动组件50连接,第二驱动组件50通过第九传动件407驱动第二传动轴401转动。
4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二传动组件40还包括第四输送辊408、第十一传动件409以及第十二传动件410。第三输送辊402和第四输送辊408沿第三方向z依次间隔设置,第四输送辊408转动设置于机体10,第十一传动件409设置于第三输送辊402的一端,第十二传动件410设置第四输送辊408的一端,第十一传动件409与第十二传动件410连接。第三输送辊402和第四输送辊408在第三方向z上形成双层结构,第三输送辊402通过第十一传动件409和第十二传动件410带动第四输送辊408转动,使得产品能够在第三输送辊402和第四输送辊408之间经过,其中,所述第三方向z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当然,第四输送辊408的两端也可以通过第四轴承406与机体10转动连接,以使得第四输送辊408转动更加平稳顺畅。
43.对于上述的第二驱动组件50,请参阅图1,第二驱动组件50包括第二电机501和第十传动件502。第二电机501固定设置于机体10,第二电机501与控制器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二电机501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参数,其中,工作状态包括工作和不工作,工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转轴的转速。第十传动件502设置于第二电机501的转轴,并且第十传动件502能够与第二电机501的转轴同步转动。第十传动件502与第九传动件407配合连接,以使得第二电机501能够通过第十传动件502和第九传动件407驱动第二传动轴401转动。
4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九传动件407和第十传动件502可以为齿轮,两个齿轮直接啮合连接。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拉开板距装置100还包括第二传动带80,第二传动带80分别与第九传动件407和第十传动件502连接,第二电机501通过第二传动带80、第九传动件407以及第十传动件502驱动第二传动轴401转动。通过设置第二传动带80,可以使得第二电机501的位置布局更加合理,并且第二传动带80还能降低传动速度,使得第二传动轴401转动更加稳定。第二传动带80可以为金属链条。
46.对于上述的检测组件60,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检测组件60包括支架601、厚度检测器602和位置检测器603。支架601设置于机体10的顶部,厚度检测器602设置于支架601,厚度检测器602与控制器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厚度检测器602用于检测位于第一输送辊202上的产品的厚度,并且将所述产品的厚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器。其中,所述产品的厚度是指产品在第三方向z上的厚度。位置检测器603设置于所述机体10,并且所述位置检测器603位于第一输送辊202和第三输送辊402之间,位置检测器603也与控制器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位置检测器603用于检测位于第一输送辊202上即将进入第三输送辊402上的产品的端部位置,并且将端部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端部位置信息和产品的厚度信息,控制第一电机301和第二电机501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参数,从而完成将相邻两个产品之间的距离拉开至预设距离的任务,其中,不同厚度的产品,其相邻的距离不同。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检测器603可以是红外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等。
48.为便于读者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拉开
板距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49.请参阅图1至图6,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第一驱动组件30正常驱动第一传动组件20转动,第二驱动组件50正常驱动第二传动组件40转动。将若干产品(线路板)依次放置于第一输送辊202和第二输送辊208之间,若干产品在第一输送辊202上沿第一方向x运动,厚度检测器602检测产品的厚度并且将厚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器,直至产品的端部到达第一输送辊202和第三输送辊402之间触发所述位置检测器603,位置检测器603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和厚度信息,判断与触发位置检测器603的产品相邻并且位于第三输送辊402上的产品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预设距离的要求,若满足,则继续控制第一电机301和第二电机501以相同的转速,分别驱动第一输送辊202和第三输送辊402转动,若不满足,则控制第一电机301停止工作,第二电机501正常工作,直至该相邻两个产品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距离的要求。
50.本技术实施例拉开板距装置100包括机体10、第一传动组件20、第二传动组件40、第一驱动组件30、第二驱动组件50、检测组件60以及控制器,第一传动组件20和第二传动组件40沿第一方向x依次转动设置于机体10,第一传动组件20和第二传动组件40均用于承载产品以及驱动产品沿第一方向x运动;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50均设置于机体10,第一驱动组件30与第一传动组件20连接,第二驱动组件50与第二传动组件40连接;检测组件60设置于机体10,检测组件60用于测量位于第一传动组件20上的产品的厚度,以及产品的位置;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30、第二驱动组件50以及检测组件60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组件60发送的数据,分别控制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50运动,以实现拉开相邻产品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器分别独立控制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50,以使得拉开板距装置100能够调整相邻两个产品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在满足拉开相邻产品之间距离的前提下,取消电磁离合器的设置,减少易损件,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51.本技术又提供生产设备实施例,所述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的拉开板距装置100,对于拉开板距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5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