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地下空洞探测装置的可调节多角度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14732发布日期:2022-11-16 07:1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地下空洞探测装置的可调节多角度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空洞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装地下空洞探测装置的可调节多角度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地下空洞探测是利用地震散射成像技术,针对地下岩溶、空洞等异常孤立体进行地质结构与岩土波速成像的探测技术,广泛用于城市道路、地铁、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查、工程病害诊断和工程治理效果评价,在对地下空洞探测装置进行使用时,需要配合安装装置进行使用。
3.但是,现有的地下空洞探测装置的安装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常为固定安装,需要对其角度进行调节时较为不便,并且针对现有的地下空洞探测装置的安装装置,需要一种对检测仪固定效果较好的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地下空洞探测装置的可调节多角度安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其进行多角度调节,对检测仪的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安装地下空洞探测装置的可调节多角度安装装置,包括连接板、底座、安装外壳和立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半弧形立板,且立板的中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的外表面均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安装有可活动的调节器;
7.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安装有安装外壳,所述调节器与螺纹为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滚轮,且滚轮的内部均设有制动片。
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端安装有弧形手柄,且手柄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主动锥形齿轮。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呈对称分布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一端均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均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均安装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均安装有限位板,所述从动锥形齿轮与主动锥形齿轮的接触面相契合。
11.优选的,所述安装外壳的内部放置有检测仪,所述安装外壳的内壁四角均安装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一端均安装有弹簧。
12.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均安装有耐磨块,所述弧形板的一端均设有硅胶垫,且硅胶垫与弧形板的接触面为紧密贴合。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地下空洞探测装置的可调节多角度安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改进后的一种安装地下空洞探测装置的可调节多角度安装装置,通过
调节器能够实现对其多角度的调节,同时可通过转动底座一端的手柄实现该装置的高度调节,使其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并且通过弧形板以及硅胶垫能够很好的将检测仪进行固定。
14.1、通过设置设置调节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调节时,可通过转动两端的调节器松动连接杆,随后检测仪跟随安装块进行调节,将其调节至合适角度后可向一侧转动两端的调节器,使其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其多角度的调节,同时可通过转动底座一端的手柄实现该装置的高度调节,使其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15.2、通过设置弧形板以及硅胶垫,在进行安装时,将检测仪的一端放置在安装外壳内,使得检测仪与弧形板进行接触,通过挤压弧形板使得内部弹簧向内进行收缩,随后再将检测仪另一端重复该操作,由于弹簧本身的回弹性,使弧形板能够很好的将检测仪包裹住,并且弧形板的一端均设有硅胶垫,能够增加其摩擦力,提高其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外壳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连接板;2、底座;3、安装外壳;4、支撑柱;5、检测仪;6、立板;7、滚轮;8、手柄;9、安装块;10、调节器;11、螺纹;12、连接杆;13、弧形板;14、耐磨块;15、弹簧;16、硅胶垫;17、转动轴;18、主动锥形齿轮;19、从动锥形齿轮;20、螺纹杆;21、伸缩杆;2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安装地下空洞探测装置的可调节多角度安装装置,包括连接板1、底座2、安装外壳3和立板6,由于连接板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连接板1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半弧形立板6,且立板6的中间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两端的外表面均设有螺纹11,连接杆12的两端均安装有可活动的调节器10,连接杆12的外表面套接有安装块9,安装块9的顶部安装有安装外壳3,调节器10与螺纹11为螺纹连接,立板6起到支撑作用,在对检测仪5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通过向一侧转动两端的调节器10,使调节器10从连接杆12两端的螺纹11内取出,随后将安装外壳3通过安装块9进行多角度的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可转动两端的调节器10进行固定。
25.具体的,请参阅图1,由于底座2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滚轮7,且滚轮7的内部均设有制动片,装置可通过滚轮7移动时产生的惯性进行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可通过踩踏内部制动片的方式对其进行制动,防止装置由于惯性产生溜走。
26.具体的,请参阅图1-5,由于底座2的一端安装有弧形手柄8,且手柄8的一端连接有
转动轴17,转动轴1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主动锥形齿轮18,使用者通过向一端转动手柄8,带动内部的转动轴17进行转动,使得内部的主动锥形齿轮18与从动锥形齿轮19进行接触,从而实现装置的上下移动。
27.具体的,请参阅图1-5,由于底座2的顶部呈对称分布安装有支撑柱4,且支撑柱4的一端均连接有伸缩杆21,支撑柱4的内部均连接有螺纹杆20,且螺纹杆20的一端均安装有从动锥形齿轮19,伸缩杆21的一端均安装有限位板22,通过从动锥形齿轮19与主动锥形齿轮18的啮合,带动螺纹杆20在伸缩杆21内进行移动,从而实现螺纹杆20的高度调节,而限位板22能够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其发生发生脱落。
28.具体的,请参阅图1-4,由于安装外壳3的内部放置有检测仪5,安装外壳3的内壁四角均安装有弧形板13,且弧形板13的一端均安装有弹簧15,通过挤压弧形板13,内部的弹簧15受到外力压力而进行收缩,将检测仪5放入内部,随后弹簧15除去外力而恢复原状,使得弧形板13能够很好的将检测仪5进行固定。
29.具体的,请参阅图4-5,由于弹簧15的两端均安装有耐磨块14,弧形板13的一端均设有硅胶垫16,且硅胶垫16与弧形板13的接触面为紧密贴合,耐磨块14能够增强其耐磨性能,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硅胶垫16能够有效的增加其防滑效果。
30.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滚轮7移动时产生的惯性将该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挤压安装外壳3四角的弧形板13,内部的弹簧15受到外力压力而进行收缩,将检测仪5放入内部,随后弹簧15除去外力而恢复原状,使弧形板13能够很好的将检测仪5包裹住,并且弧形板13的一端均设有硅胶垫16,能够增加其摩擦力,提高其连接的牢固性,通过向一端转动手柄8,带动内部的转动轴17进行转动,使得内部的主动锥形齿轮18与从动锥形齿轮19进行接触,带动螺纹杆20在伸缩杆21内进行移动,从而实现螺纹杆20的高度调节,在对检测仪5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通过向一侧转动两端的调节器10,使调节器10从连接杆12两端的螺纹11内取出,随后将安装外壳3通过安装块9进行多角度的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可转动两端的调节器10进行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