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细胞超薄切片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76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织细胞超薄切片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织细胞超薄切片烘干装置,是一种在细胞形态学及原子力显微术中,用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的贴附在云母表面的组织或细胞超薄切片的烘干装置。
为了能将供AFM观察的表面平整、起伏合适的超薄切片平整地贴附在云母表面,且尽可能地保持切片不受损变形,需要比较精细的操作。现有技术中,为避免在切削过程中切片形成皱褶而使标本结构重叠,常常需进行展片操作,具体的展片方法是将切片飘浮在水面上,用一块氯仿或二甲苯的滤纸靠近切片,其挥发的蒸汽使切片稍稍软化,从而使切片上的皱褶展开。但这些蒸汽(尤其是氯仿)会使聚合物软化而损伤包埋在其中的细胞结构。因此,若采用热烘的办法,利用一定的温度来展开切片,只要水温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切片能够充分展开并平整地贴附在云母表面,结构不会受损。所以烘片的过程很关键,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图像的质量。如果采用直接在酒精灯上烘烤的办法,温度不好控制,温度太低,切片不能充分展开,温度太高,树脂软化会破坏细胞结构。如果使用市售的摊片机,因为该种设备是专为摊平载玻片上的石蜡切片设计的,温度恒定约70℃,这对超薄切片来说太高了,环氧树脂在该温度下会变软,细胞结构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要,提供一种专用的组织细胞超薄切片烘干装置,能够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保证超薄切片烘干后平整地贴附在云母表面,切片本身不受损伤,细胞超微结构保存得很好,适合AFM观察。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用于超薄切片烘干的装置,包括控温室、加热室和操作室三个相互连接的单元。控温室的底板采用不锈钢多孔板,底板上放置控温仪,引出的控温棒固定在操作室的薄铜皮工作面上。加热室内的灯泡引出导线与控温仪相连,其四周衬有耐热材料。加热室与操作室之间用薄铜皮隔开,即加热室上方覆盖的薄铜皮为操作室的工作面,操作室配有玻璃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温度控制可靠。用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的贴附在云母表面的组织或细胞超薄切片的烘干,操作简便,可以充分烘干超薄切片并保证切片平整地贴附在云母之上,不皱缩也不扩张,能够很好的保持细胞的超微结构,所得的细胞AFM图像具有亚细胞的分辨率,图像质量超过前人的实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烘干装置分控温室2、加热室5和操作室9三层。控温室2的不锈钢多孔底板1上放置控温仪3,引出控温棒11连接到操作室9,用固定环10固定在操作室9的薄铜皮工作面7上。加热室5内有两个功率均为100W的并联的灯泡6,固定在隔热绝缘板4上,灯泡6的引出导线与控温仪3相连,加热室5四周衬有耐热材料石棉。操作室9配有有机玻璃罩8。
加热室5的两个灯泡6相距不小于3cm,与四壁间隔不小于4cm,所用为220V交流电。
工作时,接通控温室2中控温仪3的电源,调整温度旋钮至55℃,打开加热开关,灯泡6亮,开始对加热室5上面覆盖的薄铜皮即操作室9的工作面7加温,达到所需温度时,掀开有机玻璃罩8,将飘浮有超薄切片的超纯水滴的云母片放入操作室的工作面7上,水滴受热蒸发,3~5分钟后超薄切片烘干。
对切片进行AFM成像研究。成像结果清晰,与电镜研究结论一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织细胞超薄切片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温室(2)、加热室(5)和操作室(9),控温室(2)的不锈钢多孔底板(1)上放置控温仪(3),引出控温棒(11)连接到操作室(9),并用固定环(10)固定在操作室(9)的工作面(7)上,加热室(5)内的灯泡(6)固定在隔热绝缘板(4)上,灯泡(6)的引出导线与控温仪(3)相连,加热室(5)四周衬有耐热材料,操作室(9)配有玻璃罩(8)。
专利摘要
一种组织细胞超薄切片烘干装置,用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的贴附在云母表面的组织或细胞超薄切片的烘干,包括控温室、加热室和操作室,控温室内放置控温仪,引出控温棒连接到操作室,并固定在操作室的工作面上,加热室内的加热灯泡引出导线与控温仪相连,加热室四周衬有耐热材料,操作室配有玻璃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温控可靠,操作简便,可以充分烘干超薄切片并保证切片平整地贴附在云母之上,不皱缩也不扩张,很好地保持细胞的超微结构,保证图像质量。
文档编号G01Q30/20GKCN2558984SQ02217217
公开日2003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30日
发明者李鑫辉, 季彤, 胡钧, 胡晓芳, 张晓东, 孙洁林, 张陈平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