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识别电路的红外线栅栏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8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识别电路的红外线栅栏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红外线报警器,特别是具有识别电路的红外线栅栏报警装置。
现有用于户外的红外线报警器,由红外线发生器、红外探测器和报警线路组成。当红外线发生器发出的脉冲红外线被危险体遮掩或阻断时,红外探测器接受的红外信号减弱或消失,报警线路随即报警。由于只采用一个红外发生器和一个红外探测器,报警区被限制在单股有效光柱内。当危险体从有效光上下区域穿越时,线路不报警。所以,现有的红外报警器警戒范围小,易造成漏报。在大雾暴雨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由于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使到达漏外接受器的红外光通量减少,而导致报警线路误报。由于探测器线路故障或探测器窗口镜片积存灰尘等原因,也会造成误报的几率较高,造成现场调试和使用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识别电路的红外线栅栏报警装置,它能形成栅栏形警戒区,区分由上述原因而造成的故障信号,准确报警。
这种改进的红外报警装置,具有由多个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探测器组成的发射接收系统。每个红外发射器对应一个以上的红外探测器,构成一个发射探测组。多个发射探测组相对安装,形成红外栅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是,该装置报警线路中,当红外信号减弱时,经前级整流放大后的直流电平下跌。降到Va以下时,线路输出故障信号;电平继续下降,维持故障信号;只有在电平降到Vb以下并回升到Vc以上时,线路才输出报警信号。电平波形上Vb、Vc由滞迥比较器调节,并使Va>Vc>Vb。Vb与Vc间的电位差,可提高该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在报警线路中设置的识别电路,使装置具有准确报警的优点。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
图1为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探测器安装图。
图2为线路框图。
图3为电平波形图。
图4为识别电路。
参照图1,红外发生器A与红外探测器B构成发射探测组,可形成红外栅栏。
参照图2,报警线路由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1’)、有源滤波电路(2’)、交流放大电路(3’)、整流滤波电路(4’)、AGC电路(5’)、识别电路(6’)、故障电路(7’)和报警电路(8’)组成。当多个红外探测器对应一个红外发射器时,报警线路中,具有由相同电路(1’)-(6’)构成的多个并行电路,故障电路(7’)和报警电路(8’)为共有电路。
参照图3、4,前级电路的输出在A点通过引线(1)与比较器(2)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若A点电平下跌,并降到Va以下时,从比较器(2)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并经与非门(3),通过引线(4),输至后级故障电路,使故障电路工作。同时,A点电平经直流放大器(5)送到滞迥比较器(6)。当A点电平继续下降到Vb以下并继而回升到VC以上时,滞迥比较器(6)通过引线(7)把输出送到微分电路(8)。微分电路(8)将前级输入的正矩形波的下降沿微分,输出负脉冲,并经与非门(9),从引线(10)输出正窄矩形脉冲,使后级报警电路工作。V1、V2、V3是设置的线路电位,Vi为输入信号。由于设置了滞迥比较器(6),只有当A点电平降至Vb以下,继而回升到VC以上时,报警电路才工作,这是本装置的突出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识别电路的红外栅栏报警装置,它由红外发生器、红外探测器和报警线路构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报警线路具有由比较器(2)、与非门(3)直流放大器(5)、滞迥比较器(6)、微分电路(8)和与非门(9)组成的识别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是识别电路中比较器(2)经引线(1)与前级电路连接于A点;滞迥比较器(6)通过直流放大器(5)与前级电路也连接于A点。
3.根据权利要求
1、2的红外报警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探测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具有识别电路的红外线报警装置。该装置报警线路中设置了具有比较器、滞迥比较器和微分电路的识别电路;并具有一个以上的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探测器,使装置的报警可靠性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G01J1/10GK85202658SQ85202658
公开日1986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85年6月24日
发明者曹友预 申请人:江西省劳改工作干部学校电大教学班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