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电位型传感器的合成方法_2

文档序号:8359761阅读:来源:国知局
伸缩振动吸收,且2 870 CnT1和2 824 cm η处亚甲基-CH2-的对称与不对 称伸缩振动吸收明显加强,表明CMPSF膜表面的氯甲基已发生了取代反应,在聚砜膜表面 成功引入了乙二胺基团,形成了氨基化膜AMPSF ;在抗蚜威印迹膜的红外谱图中,于1 033 cnT1处出现了磺酸基-SO ^的特征吸收峰,1635CHT1处出现了交联剂MBA单元酰胺羰基的吸 收峰。另外,受MBA单元仲酰胺-NH-基团于3330附近的强吸收带的影响,3600~3000处的 吸收峰明显加强。上述谱峰数据的变化表明,AMPSF膜表面的氨基与溶液中过硫酸盐所构 成的表面引发体系,使SSS和MBA在膜表面发生了接枝交联聚合,同时实现了抗蚜威分子印 迹膜。
[0016] 本发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貌的变化,图3为基膜CMPSF (A)和抗蚜威 印迹膜(B)表面的光学显微镜(OM)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基膜CMPSF表明比较平滑,而印 迹膜表面比较粗糙,且表面似乎凸凹不平,这是由表面同步发生接枝聚合与分子印迹所引 起的。
[0017] 传感器的构建:使用速粘胶将抗蚜威印迹膜粘于直径为Icm的PVC管的顶端;用 pH = 4. 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配制浓度为I X l(T3mol/L的抗蚜威溶液,以此溶液为 内充液,充入管中,并使膜活化24h ;以Ag/AgCl (饱和KCl溶液)电极为内参比电极,插入管 中,构成膜离子选择性电极;仍用pH = 4.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配制浓度系列变化 (IX KT3~IX l(T8mol/L)的抗蚜威溶液作为待测液,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外参比电极,与膜 离子选择性电极构成原电池,即构成了传感器,采用CHI600电化学工作站测定该电池电动 势(EMF),作为此电位型传感器的响应值,以电动势对抗蚜威浓度的对数作曲线。需要说明 的是:(1)对浓度较大的待测溶液,采用Debye-HUckel方程计算了活度系数,对抗蚜威的浓 度进行了校正;(2)电池中的液接电位未进行校正处理。上述原电池的结构为: Hg2Cl2, Hg (饱和KC1) I待测液I印迹膜I内充液I Ag, AgCl (饱和KC1)。
[0018] 效果证明实验一: 在2~0. 5mg/mL范围内配制浓度系列变化的抗蚜威水溶液,并用稀盐酸调节诸溶液的 pH值,使pH=4 ;将25 mL浓度不同的溶液置于若干个具塞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面积的抗蚜威 印迹膜,在恒温震荡器震荡3 h (预先进行了结合动力学实验,结合达平衡的时间为3 h), 进行等温结合实验;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313 nm)测定上清液中 抗蚜威的浓度,按式(1)计算上层清液中抗蚜威的平衡吸附量仏,并绘制等温结合线.
【主权项】
1. 一种农药电位型传感器识别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 氯甲基化聚砜基膜的制备及其氨化: 将氯甲基化聚砜CMPSF溶于二氯甲烷,再加入二甲基乙酰胺TDMAC后倒入玻璃培养皿 中流延成膜,然后浸入乙二胺中进行胺化处理,制得表面含有氨基的氨化聚砜AMPSF膜; (2) 抗蚜威分子印迹膜的制备: 将无水乙醇、苯乙烯磺酸钠SSS、抗蚜威溶于水,调节PH至酸性后恒温搅拌0. 8-1. 2h, 然后加入AMPSF膜,引发剂过硫酸铵、交联剂双丙烯酰胺MBA,通氮气,升温搅拌17-20h,将 产物膜洗涤后,即得抗蚜威分子印迹膜MIM ; 传感器的构建: 使用速粘胶将抗蚜威印迹膜M頂粘于直径为lcm的PVC管的顶端,用pH = 4. 0磷酸氢 二钠-柠檬酸缓冲液配制浓度为1 X l(T3m〇l/L的抗蚜威溶液,以此溶液为内充液,充入管 中,并使膜活化24h ;以Ag/AgCl电极为内参比电极,插入管中,构成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用 pH = 4.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配制抗蚜威溶液作为待测液,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外参 比电极,与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构成原电池,即构成了传感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药电位型传感器识别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1)所述的氯甲基化聚砜CMPSFO.Sg溶于50mL二氯甲烷,再加入二甲基乙酰胺 TDMAC0.0 4g。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农药电位型传感器识别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1)流延成膜后,精置脱泡,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得到厚度为55-65 y m的半透明状 的CMPSF膜。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农药电位型传感器识别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1)制得的表面含有氨基的氨化聚砜AMPSF膜的表面氨基含量为18. 16 y mmol / cm2。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农药电位型传感器识别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2)所述的苯乙烯磺酸钠SSS为8g,溶于30mL蒸馏水,再加入0. 8gCMPSF、2. 5g抗 蚜威,用稀盐酸调节体系pH=4. 0,然后进行恒温搅拌,再加入8片面积为1. 5 cm2的AMPSF 膜、0. 02 g引发剂过硫酸铵,以及1. 8g交联剂双丙烯酰胺MBA。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农药电位型传感器识别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产物膜先用含有氯化钠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至洗涤液中无抗蚜威存在,再用 蒸馏水洗至中性。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农药电位型传感器识别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3)所述的原电池的结构如下: Hg2Cl2,Hg |待测液|印迹膜|内充液| Ag,AgCl。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电位型传感器的合成方法,属于分子印迹技术。步骤为:(1)将氯甲基化聚砜CMPSF溶于二氯甲烷,再加入二甲基乙酰胺TDMAC后倒入玻璃培养皿中流延成膜,然后浸入乙二胺中进行胺化处理,制得表面含有氨基的氨化聚砜AMPSF膜;(2)将无水乙醇、苯乙烯磺酸钠SSS、抗蚜威溶于水,加入AMPSF膜,引发剂过硫酸铵、交联剂双丙烯酰胺MBA,得抗蚜威分子印迹膜MIM;(3)构建传感器。本发明接枝型印迹膜对模板抗蚜威分子具有特异的识别选择性和优良的结合亲和性,结合容量高达92μg/cm2,以抗蚜威分子印迹膜为敏感膜所构建的电位型传感器,构建过程简捷,检测灵敏准确。
【IPC分类】G01N27-333, G01N27-413
【公开号】CN104677965
【申请号】CN201510120711
【发明人】杜瑞奎, 安富强, 高保娇, 高英菊, 王晋雯, 李延斌
【申请人】中北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