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264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的实验设备,具体是一种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池。
【背景技术】
[0002]泥石流是频繁发生在山区的自然灾害,可靠的泥石流的冲击力实验所得数据是泥石流危险评估、建筑物抗泥石流强度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是设计各种泥石流防治工程的重要参考。
[0003]目前,由于现有的泥石流冲击力测定实验设备所用的浆料池由顺序衔接的倾斜段、水平段和压力箱组成,压力箱设置在倾斜段上方,水平段用于布置测量泥石流冲击力的冲击力试验仪,该现有的泥石流冲击力测定实验设备虽能测量泥石流的冲击力,但是所配置好的浆体不能循环使用,因此每次实验需要单独配制浆体,且每次试验需要的浆体量大,在配制浆体上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由于现有浆料池缺乏使浆体循环的装置,在一次实验后浆体不能在循环使用,这样大大增加了测定实验的成本,实验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验效率高、实验成本低、浆体可循环使用的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包括浆料池主体,所述浆料池主体为圆周封闭的、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环形槽,所述浆料池主体的凹槽内间隔设有多个电动水车,这些电动水车用于拨动浆料池主体内的泥浆循环流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浆料池主体主要由依次首尾衔接的第一直线段凹槽、第一曲线段凹槽、第二直线段凹槽、第二曲线段凹槽组合成椭圆状的环形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线段凹槽与第一曲线段凹槽衔接处、第一曲线段凹槽与第二直线段凹槽衔接处、第二直线段凹槽与第二曲线段凹槽衔接处、第二曲线段凹槽与第一直线段凹槽衔接处至少分别设有一台电动水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浆料池主体内的电动水车同向、同速运转。
[0009]再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水车主要由叶轮和驱动电机组成,所述叶轮匹配于浆料池主体的凹槽型腔,该叶轮的两端分别设有在浆料池主体上装配的端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通过将浆料池设计为圆周封闭的、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环形槽,有效的解决了泥石流冲击力测定实验中浆体不能循环使用的情况,节约了泥浆的使用量,降低了测试成本,并通过在槽内安装带有叶桨的驱动装置,利用电力作为动力源传动,进而控制了浆体的流速,为泥石流冲击力测定实验中的泥石流冲击力数据提供了多种测量途径。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电动水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代号含义:1 一浆料池主体;11 一第一直线段凹槽;12—第一曲线段凹槽;13—第二直线段凹槽;14一第二曲线段凹槽;2—电动水车;21—叶轮;22—端轴;3—冲击力试验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浆料池主体I。
[0016]其中,该浆料池主体I由多段处在同一平面内、并依次首尾衔接的凹槽组合成圆周封闭的椭圆状环形槽,多段凹槽包括第一直线段凹槽11、第一曲线段凹槽12、第二直线段凹槽13、第二曲线段凹槽14,第一直线段凹槽11与第一曲线段凹槽12衔接且在凹槽内设有一台电动水车2,第一曲线段凹槽12与第二直线段凹槽13衔接且在凹槽内设有一台电动水车2,第二直线段凹槽13与第二曲线段凹槽14衔接且在凹槽内设有一台电动水车2,第二曲线段凹槽14与第一直线段凹槽11衔接且在凹槽内设有一台电动水车2,每个衔接处凹槽内的电动水车2可根据实验需要间隔设置两台、3台或者更多,在该浆料池主体I的第一直线段凹槽11上方设有冲击力试验仪3,用于对泥石流的冲击力进行测量,同时该冲击力试验仪3也可设置在第二直线段凹槽13的上方。
[0017]电动水车2主要由叶轮21和驱动电机组成,用于拨动浆料池主体I内的泥浆循环流动,同向的安装在浆料池主体I的凹槽内,在工作时所有电动水车2同速运转;所有电动水车2上的叶轮21均匹配于浆料池主体I的凹槽型腔,叶轮21的两端分别设有在浆料池主体上装配的端轴22,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连接。
[0018]上述具体技术方案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具体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包括浆料池主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池主体(I)为圆周封闭的、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环形槽,所述浆料池主体(I)的凹槽内间隔设有多个电动水车(2),这些电动水车(2)用于拨动浆料池主体(I)内的泥浆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池主体(I)主要由依次首尾衔接的第一直线段凹槽(11)、第一曲线段凹槽(12)、第二直线段凹槽(13)、第二曲线段凹槽(14)组合成椭圆状的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凹槽(11)与第一曲线段凹槽(12)衔接处、第一曲线段凹槽(12)与第二直线段凹槽(13)衔接处、第二直线段凹槽(13)与第二曲线段凹槽(14)衔接处、第二曲线段凹槽(14)与第一直线段凹槽(11)衔接处至少分别设有一台电动水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池主体(I)内的电动水车(2)同向、同速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水车(2)主要由叶轮(21)和驱动电机组成,所述叶轮(21)匹配于浆料池主体(I)的凹槽型腔,该叶轮的两端分别设有在浆料池主体上装配的端轴(22),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包括浆料池主体,所述浆料池主体为圆周封闭的、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环形槽,所述浆料池主体的凹槽内间隔设有多个电动水车,这些电动水车用于拨动浆料池主体内的泥浆循环流动。上述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用浆料循环池通过将浆料池设计为圆周封闭的、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环形槽,有效的解决了泥石流冲击力测定实验中浆体不能循环使用的情况,节约了泥浆的使用量,降低了测试成本,并通过在槽内安装带有叶桨的驱动装置,利用电力作为动力源传动,进而控制了浆体的流速,为泥石流冲击力测定实验中的泥石流冲击力数据提供了多种测量途径。
【IPC分类】G01L5-00
【公开号】CN204612851
【申请号】CN201520327770
【发明人】余青霖, 吴建文, 陈源井, 于云鹏, 吉鑫淼
【申请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