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拉-弯-扭复合载荷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64631阅读:来源:国知局
0、电机法兰III ;31、直流电机
III; 32、位移传感器;33、位移传感器支撑座;34、扭矩传感器法兰I ;35、扭矩传感器;36、轴承盖I ;37、轴承座系统I ;38、扭矩传感器法兰II ;39、轴承座系统II ;40、轴承盖II ;41、夹头组;42、精密滚珠丝杠I ;43、精密滚珠丝杠螺母副I ;44、蜗轮蜗杆支座II ;45、二级蜗杆轴II ;46、二级蜗杆II ;47、二级蜗轮II ;48、一级蜗轮II ;49、电机法兰II ;50、精密滚珠丝杠螺母支撑座II a ;51、精密滚珠丝杠螺母副II ;52、精密滚珠丝杠II ;53、精密滚珠丝杠螺母支撑座II b ;54、直流电机II ;55、一级蜗杆I ;56、一级蜗杆II ;57、一级蜗杆III。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拉-弯-扭复合载荷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包括精密驱动单元、传动及执行单元、信号控制及检测单元,所述的精密驱动单元、传动及执行单元是:直流电机I I提供动力输出,然后由一级蜗杆I 55与一级蜗轮I 2所组成的一级蜗轮蜗杆传动副与二级蜗杆轴I 4连接,将动力传至二级蜗杆轴I 4上,再通过二级蜗杆I 5与二级蜗轮I 7组成的二级蜗轮蜗杆传动副连接,将动力传至精密滚珠丝杠I 42处,并进一步通过精密滚珠丝杠I 43带动拉伸支撑板I 9、力传感器I 10、拉伸支撑板II 11和夹头I 14输出精密的直线往复运动。其中,直流电机I I通过电机紧固螺钉与电机法兰I 2紧固连接,电机法兰I 2通过紧定螺钉直接与底板I 28固定连接;二级蜗杆轴I 4通过一对蜗轮蜗杆支座I 6与底板I 28固定连接;精密滚珠丝杠支撑座I 8与精密滚珠丝杠
I42通过轴承连接,精密滚珠丝杠支撑座I 8与底板I 28通过螺钉连接;拉伸支撑板I 9通过一对导轨滑块I 12与底板I 28连接,拉伸支撑板I 9通过交叉滚子导轨13与拉伸支撑板II 11连接,拉伸支撑板II 11与夹头I通过螺钉连接。位移传感器32通过位移传感器支撑座33与底板I 28连接,位移传感器32的一端紧靠在拉伸支撑板II 11的一端面处。
[0026]由直流电机II 54提供动力输出,然后由一级蜗杆II 56与一级蜗轮II 48所组成的一级蜗轮蜗杆传动副与二级蜗杆轴II 45连接,将动力传至二级蜗杆轴II 45上,再通过二级蜗杆II 46与二级蜗轮II 47所组成的二级蜗轮蜗杆传动副连接,将动力传至精密滚珠丝杠
II52处,并进一步通过精密滚珠丝杠螺母副II 51带动弯曲连接件III 20、弯曲连接件II 19、弯曲连接件I 18、力传感器II 17和弯曲压头16输出精密的直线往复运动。其中,直流电机II 54通过电机紧固螺钉与电机法兰49紧固连接,电机法兰II 49通过紧定螺钉直接与底板II 23固定连接;二级蜗杆轴II 45通过一对蜗轮蜗杆支座II 44与底板II 23固定连接;精密滚珠丝杠支撑座II a50、精密滚珠丝杠支撑座II b53分别与精密滚珠丝杠螺母副II 51中的丝杠两端通过轴承连接,精密滚珠丝杠支撑座II a50与底板II 23通过螺钉连接,精密滚珠丝杠支撑座II b53与底板II 23通过螺钉连接;弯曲连接件III 20与弯曲连接件II 19与弯曲连接件I 18均通过螺钉连接。弯曲连接件I 18通过螺钉与力传感器II 17相连,弯曲压头16与力传感器II 17通过内螺纹相连。此外,弯曲连接件III通过一对导轨滑块II 22与底板
II23连接,直线电位器21通过螺钉与导轨滑块II 22中的一个滑块连接。
[0027]由直流电机III 31提供动力输出,然后由一级蜗杆III 57与一级蜗轮III 29所组成的一级蜗轮蜗杆传动副与二级蜗杆轴III26连接,将动力传至二级蜗杆轴III26上,再通过二级蜗杆III 27与二级蜗轮III 24所组成的二级蜗轮蜗杆传动副连接,将动力传至扭矩传感器法兰II 34处,并进一步带动扭矩传感器35、夹头组41输出精密的旋转运动。其中,直流电机III31通过电机紧固螺钉与电机法兰III30紧固连接,电机法兰III 30通过紧定螺钉直接与底板I 28固定连接;二级蜗杆轴III26通过一对蜗轮蜗杆支座III25与底板I 28固定连接;扭矩传感器法兰II 34通过轴承座系统II 37、轴承盖II 36连接,扭矩传感器法兰II 34与扭矩传感器35后端相连。扭矩传感器35前端则通过扭矩传感器法兰I 38相连,然后通过轴承座系统I 39、轴承盖I 40与夹头组41连接。轴承座系统1、II 37,39与轴承座1、II 36、40以及其与底板I 28均通过螺钉连接。
[0028]所述的信号控制及检测单元包括信号控制及检测单元包括力传感器I 10与位移传感器32、力传感器II 17与直线电位器21以及扭矩传感器35。可以针对直流电机I I的脉冲/方向控制模式提供包括位移速率控制、力速率控制、变形速率控制在内的三种数字/模拟反馈信号源;可以针对直流电机II 54的脉冲/方向控制模式提供包括位移速率控制、力速率控制、变形速率控制在内的三种数字/模拟反馈信号源;可以针对直流电机III 31的脉冲/方向控制模式提供包括转角速率控制、扭矩速率控制、变形速率控制在内的三种数字/模拟反馈信号源。
[0029]所述的底板I 28与底板II 2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试件15 —端置于夹头I 14与拉伸支撑板II 11之间,三者上均有统一型号的螺纹孔,通过螺钉固定,而另一端置于夹头组41之间,夹头组上、下两部分与试件15三者上均有同一型号的螺纹孔,通过螺钉固定。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拉-弯-扭复合载荷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机I(I)通过电机法兰I (2)与底板I (28)固定连接,一级蜗杆I (55)、一级蜗轮I (3)组成的一级蜗轮蜗杆传动副与二级蜗杆轴I (4)连接,再通过二级蜗杆I (5)与二级蜗轮I (7)组成的二级蜗轮蜗杆传动副连接,然后与精密滚珠丝杠I (42)相连,并进一步通过精密滚珠丝杠螺母副I (43)、螺钉与拉伸支撑板I (9)连接;拉伸支撑板I (9)、力传感器I (10)、拉伸支撑板II (11)与夹头I (14)组成拉伸系统,其中拉伸支撑板I (9)通过一对导轨滑块I (12)与底板I (28)连接,拉伸支撑板I (9)通过交叉滚子导轨(13)与拉伸支撑板II (11)连接,拉伸支撑板II (11)与夹头I通过螺钉连接;位移传感器(32)通过位移传感器支撑座(33)与底板I (28)连接,位移传感器(32)的一端紧靠在拉伸支撑板II (11)的一端面处; 直流电机II (54)通过电机法兰II (49)与底板II (23)固定连接,一级蜗杆II (56)与一级蜗轮II (48)组成的一级蜗轮蜗杆传动副与二级蜗杆轴II (45)连接,再通过二级蜗杆II (46)与二级蜗轮II (47)组成的二级蜗轮蜗杆传动副连接,然后与精密滚珠丝杠II (52)相连,并进一步通过精密滚珠丝杠螺母副II (51)与弯曲连接件III (20)相连,弯曲连接件II(19)与弯曲连接件111(20)、弯曲连接件II (19)与弯曲连接件I (18)通过螺钉连接;弯曲连接件I (18)通过螺钉与力传感器II (17)相连,进而通过内螺纹与弯曲压头(16)相连;弯曲连接件III (20 )通过一对导轨滑块II (22 )与底板II (23 )连接,直线电位器(21)通过螺钉与导轨滑块II (22)中的一个滑块连接; 直流电机III(31)通过电机法兰III(30)与底板I (28)固定连接,一级蜗杆111(57)与一级蜗轮111(29)组成的一级蜗轮蜗杆传动副与二级蜗杆轴111(26)连接,再通过二级蜗杆III(27)与二级蜗轮111(24)组成的二级蜗轮蜗杆传动副连接,然后与扭矩传感器法兰II (34)通过轴承座系统II (37)、轴承盖II (36)连接,扭矩传感器法兰II (34)与扭矩传感器(35)后端相连;扭矩传感器(35)前端则通过扭矩传感器法兰I (38)相连,然后通过轴承座系统I(39)、轴承盖I (40)与夹头组(41)连接;轴承座系统1、II (37、39)与轴承座1、II (36,40)以及其与底板I (28)均通过螺钉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拉-弯-扭复合载荷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 (28)与底板II (23)通过螺钉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拉-弯-扭复合载荷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属于机械领域。直流电机Ⅰ通过电机法兰Ⅰ与底板Ⅰ固定连接,一级蜗轮蜗杆传动副与二级蜗杆轴Ⅰ连接,再通过二级蜗轮蜗杆传动副连接,然后与精密滚珠丝杠Ⅰ相连,并进一步通过精密滚珠丝杠螺母副Ⅰ、螺钉与拉伸支撑板Ⅰ连接;拉伸支撑板Ⅰ、力传感器Ⅰ、拉伸支撑板Ⅱ与夹头Ⅰ组成拉伸系统;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支撑座与底板Ⅰ连接,位移传感器的一端紧靠在拉伸支撑板Ⅱ的一端面处。优点在于:体积小、重量轻、刚度高、结构紧凑、测试精度高、测试模式多样化,可提供的测试内容丰富,可以与各种电子显微镜真空腔体的载物平台相互兼容,实用性强。
【IPC分类】G01N3/20, G01N3/08, G01N3/22
【公开号】CN204718887
【申请号】CN201520385994
【发明人】郭悦, 钱龙, 刘畅, 赵宏伟
【申请人】赵宏伟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