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流速流向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5645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航道流速流向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道测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道流速流向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船舶航行的过程中,如果流速过快,则船舶通过航道时需要加大功率,且行驶安全性降低;如果水流流向与航线不一致,水流就会对船舶产生横流作用,如果横流作用过大,则船舶无法安全通过该航道。因此,对航道的流速与流向进行检测以提高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测量水流流速和流向的航道流速流向检测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航道流速流向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编码器、联轴器、转动杆、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套筒、流向检测外壳、流速检测仪、紧固块。
[0006]所述第一编码器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转动杆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编码器、联轴器、转动杆、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套筒均位于所述流向检测外壳内,所述第一轴承套筒与所述流向检测外壳连接;
[0007]所述转动杆穿透所述流向检测外壳的底部,所述紧固块将所述流速检测仪抱紧在所述转动杆的下端。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流向检测外壳与所述转动杆的结合面处。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端盖、密封垫,所述轴承端盖通过密封垫与第一轴承套筒的端部固定,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转动杆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编码器外壳,所述第一编码器位于所述第一编码器外壳内,所述第一编码器外壳与所述流向检测外壳连接,所述第一编码器外壳与所述第一编码器的输入轴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1]进一步的,所述流速检测仪包括流速检测外壳、旋转桨叶、转轴、第二轴承、尾翼、第二编码器,所述流速检测外壳为空心圆柱结构。
[0012]所述旋转桨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旋转桨叶通过转轴、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流速检测外壳的一端,所述尾翼固定在所述流速检测外壳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编码器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紧固块相对的两个面上均设有与所述流速检测外壳外径适配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截面圆弧的长度小于所述流速检测外壳外径截面的半圆弧的长度。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固定在所述流向检测外壳的下表面上,用于限制流速检测仪旋转的角度。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与所述流向检测外壳的顶面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流速检测仪实现航道流速的检测,通过与固定流速检测仪的转动杆连接的第一编码器对航道流向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装置进入水下后,流速检测仪本身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偏转,第一编码器记录流速检测仪本身的偏转角度后计算得到航道流向,流速检测仪本身检测出航道流速,从而实现航道流速和流向的同时检测;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一轴承套筒为第一编码器的输入轴提供稳定平衡的径向受力支撑,结构合理,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航道流速流向检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杆、紧固块与流向检测外壳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航道流速流向检测装置的仰视图。
[0020]标号说明:
[0021]1、第一编码器;2、联轴器;3、转动杆;4、第一编码器外壳;5、第一轴承;6、第一轴承套筒;7、流向检测外壳;8、流速检测仪;9、紧固块;10、密封圈;11、流速检测外壳;12、旋转桨叶;13、转轴;14、第二轴承;15、尾翼;16、第二编码器;17、限位柱;18、固定螺杆;19、轴承端盖;20、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3]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流速检测仪检测航道的流速,通过检测流速检测仪本身在水下后的偏转角度计算得到航道的流向,实现航道流速和流向的同时检测。
[0024]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0025]一种航道流速流向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编码器1、联轴器2、转动杆3、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套筒6、流向检测外壳7、流速检测仪8、紧固块9。
[0026]所述第一编码器1通过联轴器2与所述转动杆3连接,所述转动杆3通过第一轴承5与所述第一轴承套筒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编码器1、联轴器2、转动杆3、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套筒6均位于所述流向检测外壳7内,所述第一轴承套筒6与所述流向检测外壳7连接;
[0027]所述转动杆3穿透所述流向检测外壳7的底部,所述紧固块9将所述流速检测仪8抱紧在所述转动杆3的下端。
[0028]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位于所述流向检测外壳7与所述转动杆3的结合面处。
[0029]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流向检测外壳7与转动杆3的结合面处设置密封圈10,有效保证流向检测外壳7内良好的密封性,保证第一编码器1,第一轴承5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ο
[0030]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端盖19、密封垫20,所述轴承端盖19通过密封垫20与第一轴承套筒6的端部固定,所述轴承端盖19与所述转动杆3之间设有密封圈10。
[0031]由上述描述可知,在第一轴承套筒6的端部固定有密封垫20和轴承端盖19,在轴承端盖19与转动杆3之间设有密封圈10,可有效保证第一轴承套筒6内的防水性,相比于流向检测外壳7与转动杆3之间的密封圈10,为第一轴承5提供了第二层的密封保证,保证第一轴承5运转的稳定性。
[0032]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编码器外壳4,所述第一编码器1位于所述第一编码器外壳4内,所述第一编码器外壳4与所述流向检测外壳7连接,所述第一编码器外壳4与所述第一编码器1的输入轴之间设有密封圈10。
[0033]由上述描述可知,将第一编码器1安装在第一编码器外壳4内,且第一编码器外壳4与第一编码器1的输入轴之间设有密封圈10,相比于流向检测外壳7与转动杆3之间的密封圈10,为第一编码器1提供了第二层的密封保证,有效保证第一编码器1的防水性,保证第一编码器1的稳定运行。
[0034]进一步的,所述流速检测仪8包括流速检测外壳11、旋转桨叶12、转轴13、第二轴承14、尾翼15、第二编码器16,所述流速检测外壳11为空心圆柱结构。
[0035]所述旋转桨叶12固定在所述转轴13上,所述第二轴承14固定在所述转轴13上,所述旋转桨叶12通过转轴13、第二轴承14固定在所述流速检测外壳11的一端,所述尾翼15固定在所述流速检测外壳1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编码器16固定在所述转轴13上。
[0036]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二编码器16对旋转桨叶12的转动来实现对航道流速的检测,尾翼15起到平衡流速检测仪8机身的作用,所述第二轴承14固定在转轴13上且与流速检测外壳11连接,结构合理,性能稳定。
[003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3与所述紧固块9相对的两个面上均设有与所述流速检测外壳11外径适配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截面圆弧的长度小于所述流速检测外壳11外径截面的半圆弧的长度。
[0038]由上述描述可知,紧固块9与转动杆3之间均设有与流速检测外壳11形状适配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截面圆弧的长度小于所述流速检测外壳11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