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的减震器支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301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钟表的减震器支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钟表的减震器支承,更具体地涉及机械手表的摆轴支承,该支承用于防止在发生轴向或侧向震动的情况下,位于该支承的端部且被指称为“轴尖(pivot-shank)”的小直径轴颈损坏,该震动可能仅由使用者手腕的突然运动导致。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机械手表设计者已设计出许多种用于吸收由紧靠基座中的孔的壁的摆轴—该摆轴穿过该孔—的震动,尤其是侧向震动所产生的能量的装置,同时允许轴尖在通过弹簧作用返回至平衡位置前进行瞬时运动。
图1及图2示出一种称为“倒向双锥”的装置,所述装置目前在市售钟表中使用。例如在FR专利No.1 532 798中公开了这种类型的装置。
支承块1的基部包括用于使端部形成轴尖3a的摆轴3通过的孔2,该支承块1允许定位底座20,在该底座20中限定一穿孔钻(pierced stone)4以及一托钻(endstone)5,该轴尖3a穿过该穿孔钻4。底座20被弹簧10保持在支承块1的凹槽6中,在此实例中该弹簧10包含压缩托钻5的径向延伸部分9。凹槽6包括两个支承底座20的互补肩部8、8a的倒锥形的肩部7、7a,所述肩部必需制成具有非常高的精度水平。在发生轴向震动的情况下,弹簧10单独起作用以使摆轴3返回至初始位置。在发生侧向震动的情况下,即当轴尖的端部使底座20离开其平衡面而失去平衡时,弹簧10与互补斜面7、7a;8、8a协作以再次使底座20对中。
在该构造中,很难同时调节弹簧10的压缩力和互补斜面7、7a;8、8a的最佳角度,此外考虑到所述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因而在发生侧向震动后可能出现重新对中误差。显然,这具有对钟表的记时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缺陷。
以前也提出过不包含底座且因此没有任何上述摩擦问题的减震器装置。例如,CH专利No.237 812中公开了一种包括一穿孔钻和一托钻的装置,所述穿孔钻固定到利用开口环夹紧在(支承)块中的第一弹性件上,而该托钻由星状弹簧形成的第二弹性件保持。两个弹簧的存在使得两个钻可单独移动,这导致在震动情况下的重新对中问题以及润滑问题。在CH专利No.577 202中,两个钻同样悬置在两个垫圈之间,这两个垫圈包括分别紧靠托钻和穿孔钻的分叉径向弹性条,这两个钻由一分离垫圈分开,由于钻与弹性条之间的摩擦,这同样导致重新对中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一种减震器支承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该减震器支承包括组装在被单个弹簧悬置的底座中的一穿孔钻和一托钻,即,由于不再有任何斜面,所以消除了能够导致重新对中问题的任何摩擦,同时在尺寸方面允许有更大的制造公差。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型便携装置中的运动部件的心轴的轴颈,尤其是钟表心轴的轴尖的减震器支承。该支承由一待被压入、固定或形成于钟表框架的一个元件中的支承块形成。该支承块具有一用于具有径向和轴向变形的弹簧以及承载一穿孔钻和一托钻的底座的凹槽。该支承的特征在于,该弹簧由被压入该凹槽中并且经由弹性件连接至基本为环形的刚性中心支承件的周向环形成;并且,该底座悬置在该弹簧的中心处,所述底座使两个钻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地和可移动地固定。
根据最简单的实施例,该穿孔钻和该托钻被压入形成该底座的中心支承件的开孔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底座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一个部分由其内壁保持该穿孔钻的刚性中心支承件形成,另一个部分由一个帽形成,该帽以不可移动的方式固定到刚性中心支承件上,以便将该托钻锁定在该中心支承件的顶肩上。
可见,该凹槽和底座,尤其是形成所述帽的部件形状简单,其易于用普通尺寸公差要求实现,即在制造成本方面是有利的。由于该底座不能拆卸,所以有利地设置用于在对穿孔钻与托钻之间包含的空间进行润滑之前执行清洁操作的通道,这种清洁操作在对钟表进行维护时定期执行。
弹簧的弹性件是例如由连接周向环与中心支承件的弯曲的弹性臂形成的。这些弹性件可具有非常不同的构形,只要它们在轴向或径向震动后能使底座返回至精确的平衡位置就可以。这些弹性件可由具有所需弹性性能的任何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合金或塑料材料。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通过非限制性举例给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减震器支承的透视图;图2示出沿图1中线II-II的截面视图;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减震器支承的透视图;图4示出沿图3中线IV-IV的截面视图;图5为图4的截面视图所示的支承的变型;图6为图4的支承的一种可选装配方案的放大局部视图;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支承的弹簧的透视图;以及图8示出形成底座的其中一个元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主要参考图3和图4,下文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防止钟表摆轴的轴尖损坏或偏离中心的减震器支承。与导言中通过图1和图2示出的现有技术的结构元件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元件将用相同参考标号表示。
该支承包含一限定凹槽6的圆形支承块1,该凹槽中心穿有孔2以允许端部为轴尖3a的摆轴3通过。
该支承块1可为由手表机芯框架中的任何其它部件压入或固定的独立部件,或者可形成为机芯的其它部件例如夹板或主机板的一部分。
可见,承载穿孔钻4和托钻5的底座20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弹簧10悬置在凹槽6中,其中轴尖3a穿过该穿孔钻。在图7中以透视图示出的弹簧10由三个部分形成。第一部分由周向的带圆齿的刚性环11形成,该刚性环11被用力紧靠凹槽6的壁6a安装,并贴靠在位于凹槽6底部的凸缘6b上,以便设置一个允许弹簧10具有一些轴向间隙的空间。该第二部分由总体为环形的刚性中心支承件13形成。从图7可见,穿孔钻4被压入支承件13的开孔中,该支承件13的内壁13a包含一定数量的凹部17,其目的主要是提供一定弹性以使穿孔钻4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被压入。弹簧10的第三部分由连接周向环11与中心支承件13的弹性件12形成,所述弹性件12被选择成沿摆轴及其垂直方向均具有反作用力。在图5所示实例中,可见这些弹性件由三个弯曲臂14、16、18形成,这些弯曲臂的分别连接至周向环11和中心支承件13的连接点在角度上移位120°。显然可通过不同数量的臂或通过其它形状实现弹性功能。
还参考图6,可见底座20由两部分形成。如上文中所述,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于弹簧10中的第一部分由承载穿孔钻4的中心支承件13形成。第二部分由一个帽23形成,该帽23装配在中心支承件13上以使托钻5在顶肩13b上固定不动。在所示实例中,帽23利用凸出部25进行装配,该凸出部沿中心支承件13的外壁13c延伸,并且穿过在臂14、16、18的连接点之间设置于所述壁13c内的凹槽部分15。帽23的不具有凸出部25的区域27贴靠在中心支承件13的顶肩13b上。为了将帽23固定于中心支承件13上,还可执行粘结、焊接或铆接。
如图6的局部视图所示,也可在凸出部25的基部设置小的延伸部或肋部16,该肋部卡扣配合在中心支承件13的下部13d下方。
现有技术的减震器支承可以通过取下弹簧然后取下托钻来拆卸底座,以便对两个钻之间包含的空间在进一步润滑前进行周期性清洁。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支承不能被拆卸,所以设置了空腔19,以便在维护期间,在进行进一步润滑前通过在穿孔钻4的孔与所述凹部/空腔19之间循环清洁流体实现这种清洁。
为了实现在震动后快速吸收底座20的振荡,有利地在弹簧的自由部件—在此实例中为臂14、16、18—之间插入吸收振动的材料或物质,诸如弹性体或具有一定粘度的油。
在发生比较猛烈的震动的情况下,以及为了更快速地吸收振荡,如图5所示,(支承)块1的基部可包括锥形杯22,如该实例中所示,底座20的组成元件例如该凸出部或中心支承件13或甚至穿孔钻4的基部可在该锥形杯的壁上滑动。
以上参照一个其中底座20制成两个部分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一个无需参考附图就可容易地理解的简化实施例中,穿孔钻4和托钻5均可被设置在或被压入刚性中心支承件13的壁13a内部,当然条件是所述壁的高度足够高,这通常是指比弹簧10的其余部分的高度要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设计其它变型,例如在该简化实施例中,通过形成一个不具有凸出部的盖或帽的圆盘来锁定托钻5。
用于(支承)块1和用于钻4、5的材料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因而无需为了理解本发明而进行说明。弹簧10可由金属或合金制成,或者由硅或弹性体塑料材料制成。
当弹簧由金属、合金或硅制成时,其轮廓可例如通过金属线电火花加工技术、蚀刻,或者通过光刻和电镀生长制成。在采用塑料材料的情况下,将使用例如注射模塑技术。
权利要求
1.用于钟表的运动部件的心轴(3)的轴尖(3a)的减震器支承,该支承包括一待压入、固定或形成于所述钟表的框架中的支承块(1),所述支承块(1)具有一凹槽(6),该凹槽(6)用于接纳具有轴向和径向变形的弹簧(10)以及承载一穿孔钻(4)和一托钻(5)的底座(20),其中该轴尖(3a)穿过该穿孔钻(4),其特征在于,弹簧(10)由被压入凹槽(6)的刚性周向环(11)形成单个部件,并具有基本为环形的刚性中心支承件(13)和连接所述刚性元件(11、13)的弹性件;并且,保持两个钻(4、5)的底座(20)悬置在弹簧(10)的中心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底座(20)与弹簧(10)的中心支承件(13)的开孔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该底座(20)由两个部分(13、23)形成,其中一个部分由刚性中心支承件(13)形成,该中心支承件(13)的内壁(13a)保持穿孔钻(4),另一个部分由固定到所述刚性中心支承件(13)以便将托钻(5)锁定于该中心支承件(13)的顶肩(13b)上的帽(23)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该帽(23)包含容纳于中心支承件(13)的外壁(13c)的互补凹槽部分(15)中的凸出部(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该帽(23)的凸出部(25)粘结、焊接或铆接在中心支承件(13)的外壁(13c)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该帽(23)包含容纳于中心支承件(13)的外壁(13c)的互补凹槽部分(15)中的凸出部(25),所述凸出部(25)延伸到中心支承件(13)的下表面(13d)之外并且通过一装配在所述下表面(13d)下方的肋部(26)向内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弹簧的弹性件(12)由连接周向环(11)与中心支承件(13)的弯曲臂(14、16、18)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弹簧(10)的弹性件(12)、周向环(11)以及中心支承件(13)由金属或合金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弹簧(10)的弹性件(12)、周向环(11)以及中心支承件(13)由硅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臂(14、16、18)之间包含的空间具有吸收振动的材料或物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弹簧(10)由弹性体塑料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中心支承件(13)的内壁(13a)包含空腔(19),所述空腔(19)能够使该穿孔钻(4)与该托钻(5)之间包含的空间被清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支承,其特征在于,支承块(1)的基部还包括一沿摆轴的锥形杯(21);并且,底座(20)或穿孔钻(4)的组成元件包括一延伸部(22),该延伸部延伸进入所述杯(21)并在猛烈震动的情况下吸收穿孔钻(4)的大行程。
14.制造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器支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弹簧(10)通过金属线电火花加工技术、掩模和电镀成形或蚀刻制成。
15.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震器支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弹簧(10)通过注射模塑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钟表的减震器支承及其制造方法。支承块(1)的凹槽(6)锁定具有轴向及径向变形的弹簧(10)的周向环(11),所述弹簧(10)还包括与一个帽(23)配合的基本为环形的刚性中心支承件(13),该帽(23)利用凸出部(25)装配到中心支承件(13)外部以保持穿孔钻(4)和托钻(5)。弹簧(10)的弹性件(12)例如由弯曲臂形成。
文档编号G04B31/02GK1825223SQ200610008048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3日
发明者T·科尼斯, J-L·黑尔费尔 申请人: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