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机芯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3097发布日期:2020-03-24 15:0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维护机芯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维护机芯的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许多人都会戴手表,手表是一种戴在手腕上用于计时或显示时间的一种小型仪器,而一些电子表等需要用到电池的手表,当发现手表没电时需要将手表背盖从手表的表壳中拆卸出来,然后进行更换电池,更换完毕后再将手表背盖重新安装进手表的表壳背面。

现有的,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为cn207529128u,专利名称为一种便于手表带安装拆卸的表壳结构,包括面表圈和底表盖,以及安装在面表圈和底表盖之间的中层隔圈,所述底表盖安装有弧形的扣压片,所述底表盖两侧对称设置有边开槽,所述边开槽中间横向设置有带轴,且所述带轴的一端设置在边开槽侧壁的转角槽中,所述带轴的另一端通过内弹簧套装有蘑菇帽销,所述扣压片和底表盖之间设置有紧扣缝边,所述扣压片两侧底部均设置有贴边转片,所述贴边转片通过活动轴安装在两个边开槽的里侧壁上,所述贴边转片的外表面安装有锁轴嵌块。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手表的底表盖安装在表壳中后并没有设置将底表盖便捷地从表壳中拆卸下来,而是需要使用到一些特殊的工具进行拆卸,当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手表由于没电等情况需要对表壳进行拆卸时并不能快速地进行,而是需要专门去到一些手表修理店进行修理维护,从而该种手表不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机芯的手表,其具有方便拆卸底表盖,从而便于维护机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维护机芯的手表,包括手表本体,所述手表本体包括表壳、底表盖和机芯,所述机芯安装在表壳内,所述表壳的一侧设置有表镜、另一侧可拆卸安装所述底表盖,所述底表盖远离机芯的一侧伸出所述表壳,所述底表盖靠近所述机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底表盖的边缘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卡位组件,所述卡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限位件的包括连接杆和卡位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且与所述卡位块连接,两所述卡位块均朝相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底表盖边缘的侧壁、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表壳的内侧壁设置有供所述卡位块插入的限位槽;所述手表本体设置有使所述卡位块离开所述限位槽的拆卸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维修表芯时,通过拆卸组件使卡位块离开限位槽,从而通过底表盖伸出表壳的部分将底表盖拔出,即可对机芯进行维护;当需要将底表盖装回表壳时,则先按动连接杆,使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当卡位块进入表壳并到达限位槽时由于第一弹性件的弹性恢复使卡位块卡入限位槽从而达到对底表盖的安装;从而通过简单、方便的操作即可将底表盖进行拆除,即便于对机芯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壳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通的第一滑孔,所述拆卸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所述拆卸组件包括第一顶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一按钮,所述第一顶块的一侧与所述卡位块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按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一顶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表壳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按动设置在表壳两侧且伸出表壳的第一按钮,从而使第一顶块伸出第一滑孔将卡位块顶出限位槽,从而达到对底表盖的拆卸,操作便捷,无需采用外加的专门的拆卸工具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机芯的维护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孔靠近所述限位槽一端的孔口处设置有限位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的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顶块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第一限位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当将底表盖拆除后,第一限位块会滑离第一滑孔,从而使第一按钮完全进入到第一滑槽内,导致安装底表盖前需要将第一按钮重新伸出到表壳外,从而造成安装底表盖不方便,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的目的是为了当底表盖拆除后,不对第一按钮进行按压时,可通过第二弹性件的弹性恢复使第一顶块离开限位槽,并且能保证按动第一按钮的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按钮的伸出所述表壳的一端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圆弧面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戴上手表后对皮肤造成刮伤,避免了对人体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表盖位于所述表壳外部分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拆卸组件包括第二顶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二顶块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杆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按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二顶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表盖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按动设置在底表盖两侧且伸出底表盖的第二按钮,从而使第二顶块伸出第二滑孔顶动连接杆,以致使卡位块离开限位槽,从而达到对底表盖的拆卸,操作便捷,无需采用外加的专门的拆卸工具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机芯的维护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孔靠近所述安装槽一端的孔口处设置有限位所述第二限位块在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顶块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第二限位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当将底表盖拆除后,第二限位块会滑离第二滑孔,从而使第二按钮完全进入到第二滑槽内,导致安装底表盖前需要将第二按钮重新伸出到底表盖外,从而造成安装底表盖不方便,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第三弹性件的目的是为了当底表盖拆除后,不对第二按钮进行按压时,可通过第三弹性件的弹性恢复使第二顶块离开限位槽,并且能保证按动第二按钮的顺畅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需要维修表芯时,通过拆卸组件使卡位块离开限位槽,从而通过底表盖伸出表壳的部分将底表盖拔出,即可对机芯进行维护;当需要将底表盖装回表壳时,则先按动连接杆,使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当卡位块进入表壳并到达限位槽时由于第一弹性件的弹性恢复使卡位块卡入限位槽从而达到对底表盖的安装;从而通过简单、方便的操作即可将底表盖进行拆除,即便于对机芯的维护;

2.同时按动设置在表壳两侧且伸出表壳的第一按钮,从而使第一顶块伸出第一滑孔将卡位块顶出限位槽,从而达到对底表盖的拆卸,操作便捷,无需采用外加的专门的拆卸工具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机芯的维护工作;

3.同时按动设置在底表盖两侧且伸出底表盖的第二按钮,从而使第二顶块伸出第二滑孔顶动连接杆,以致使卡位块离开限位槽,从而达到对底表盖的拆卸,操作便捷,无需采用外加的专门的拆卸工具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机芯的维护工作;

4.通过在按钮伸出滑孔的一端设置有圆弧面从而防止在戴上手表后对皮肤造成刮伤,避免了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整体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整体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表壳;11、限位槽;12、第一滑孔;121、第一限位环;2、底表盖;21、安装槽;22、第二滑孔;221、第二限位环;3、卡位组件;31、限位件;311、连接杆;312、卡位块;32、第一弹性件;4、拆卸组件;41、第一顶块;42、第一限位块;43、第一按钮;44、第二弹性件;45、第二顶块;46、第二限位块;47、第二按钮;48、第三弹性件;101、手表本体;102、机芯;103、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维护机芯102的手表,包括表壳1、底表盖2、机芯102、表带103,表带103的相对两端安装在表壳1的相对两侧,表壳1内安装机芯102,表壳1的一侧设置有表镜、另一侧可拆卸安装底表盖2;底表盖2靠近机芯10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安装槽21,两个安装槽21沿底表盖2的边缘相对设置,每个安装槽21内均设置有卡位组件3,卡位组件3包括限位件31和第一弹性件32,限位件31包括连接杆311和卡位块312,连接杆311的一端铰接安装在安装槽21的槽底、另一端伸出安装槽21且与卡位块312连接,两个限位件31的卡位块312向相反方向延伸,每个卡位块312与相对应的连接杆311之间形成“l”形,第一弹性件32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杆311、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21远离底表盖2边缘的一侧壁,表壳1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槽11,卡位块312与限位槽11相适配,限位槽11的槽径至少大于卡位块312卡入限位槽11部分的长度;第一弹性件32为弹簧;底表盖2远离机芯102的一侧部分伸出表壳1外。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表壳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滑孔12,第一滑孔12与限位槽11相通,第一滑孔12内设置有第一顶块41、第一限位块42、第一按钮43、第二弹性件44和第一限位环121,第一限位环121安装在第一滑孔12靠近限位槽11的孔口处,第一顶块41的一端可穿过第一限位环121的内圈且与卡位块312抵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42固定,第一限位块42可滑动安装在第一滑孔12,第一限位块42远离第一顶块41的一侧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按钮43,第一按钮43远离第一限位块42的一端伸出第一滑孔12至表壳1外,第一按钮43伸出第一滑孔12的一端面设置为圆弧面,第二弹性件44套接在第一顶块41,第二弹性件4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限位块42、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限位环121远离限位槽11的一侧,第二弹性件44为弹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机芯102进行维护使,同时按设置在表壳1相对两侧的第一按钮43,使第一顶块41将卡位块312顶出限位槽11,然后通过底表盖2伸出表壳1的部分将底表盖2取出,而第一按钮43会由于第二弹性件44的弹性恢复使第一按钮43重新伸出到表壳1外,即能对设置在表壳1内的机芯102进行维护;当已经对机芯102维护完毕后则同时按动设置在底表盖2两侧的连接杆311伸出安装槽21的部分使第一弹性件32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将底表盖2放入表壳1内,当卡位块312与限位槽11位置相对应时由于第一弹性件32的作用使卡位块312卡入限位槽11内,从而完成了对底表盖2的安装,该过程操作简单,便于对机芯102的维护。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述,底表盖2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滑孔22,第二滑孔22与安装槽21相通,第二滑孔22位于底表盖2位于底壳外的部分,第二滑孔22内设置有第二顶块45、第二限位块46、第二按钮47、第三弹性件48和第二限位环221,第二限位环221安装在第二滑孔22靠近安装槽21的孔口处,第二顶块45的一端可穿过第二限位环221的内圈且与连接杆311抵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46固定,第二限位块46可滑动安装在第二滑孔22,第二限位块46远离第二顶块45的一侧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按钮47,第二按钮47远离第二限位块46的一端伸出第二滑孔22至底表盖2外,第二按钮47伸出第二滑孔22的一端面设置为圆弧面,第三弹性件48套接在第二顶块45,第三弹性件48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限位块46、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限位环221远离安装槽21的一侧,第三弹性件48为弹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机芯102进行维护使,同时按设置在底表盖2相对两侧的第二按钮47,使第二顶块45顶动连接杆311使第一弹性件32压缩,从而使卡位块312离开限位槽11,然后通过底表盖2伸出表壳1的部分将底表盖2取出,而第二按钮47会由于第三弹性件48的弹性恢复使第二按钮47重新伸出到底表盖2外,即能对设置在表壳1内的机芯102进行维护;当已经对机芯102维护完毕后则同时按动设置在底表盖2两侧的连接杆311伸出安装槽21的部分使第一弹性件32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将底表盖2放入表壳1内,当卡位块312与限位槽11位置相对应时由于第一弹性件32的作用使卡位块312卡入限位槽11内,从而完成了对底表盖2的安装,该过程操作简单,便于对机芯102的维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