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控制功能与I/O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3190阅读:1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控制功能与I/O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控制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控制功能与I/O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科技发展时期,各种先进科技及设备在社会改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制造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是提高工厂生产效率、降低财力成本、降低手工操作的难度、确保生产操作安全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确保现代制造业信息化、敏捷化的必备条件,已经得到国际上的普遍重视和研究。自动化控制模块与I/O模块分别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它们与电源模块、通讯模块等一起共同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将现场控制单元、现场监视单元、操作站、通信接口单元等连接起来,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过程技术,以适应现代高水平生产控制与企业管理的需要。传统的控制模块和I/O模块仅能单独实现控制功能或者I/O功能,其生成成本高,体积大,且不能实现无线通讯,存在模块功能单一、结构设计覆盖不够全面、使用方便性和安全可靠性较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控制功能与I/O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控制器,以克服传统自动化控制模件结构功能单一,使用方便性和安全可靠性较差等缺陷。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控制功能与I/O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控制器,包括:主板电路和罩体;所述主板电路包括MCU单元、电源单元、UI单元、UO单元、DI单元、DO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UI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单元、开关量输入处理单元及电平量输入处理单元;所述UO单元包括数模转换单元和外接继电器驱动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包括以太网通讯处理单元、无线通讯处理单元及485通讯处理单元;所述UI单元、UO单元、DI单元、DO单元和通讯单元皆与MCU单元相连,所述电源单元对MCU单元、UI单元、UO单元、DI单元、DO单元和通讯单元进行供电。

优选的,所述的DI单元上设置有多路DI端口,用于输入数字量电平信号,或者用于计数计频。

进一步的,所述的UI单元上设置有N路UI端口,6≤N≤10,用于输入模拟量信号和数字量信号,其中,输入的模拟量信号包括电压、电流和电阻,数字量信号包括电平信号和开关信号;当所述的DI单元所需输入的数字量信号路数大于DI端口数时,MCU单元选择性配置UI端口的输入类型,实现多路DI、AI协调配置。

优选的,当DI单元需要输入n路数字量信号时, 6<n≤12,MCU单元配置UI端口的输入类型,使UI端口输入n-6路数字量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的UO单元上设置有M路UO端口,2≤M≤6,用于输出模拟量信号和数字量信号,其中,输出的模拟量信号包括电压和电流,数字量信号包括电平量信号;当所述的DO单元所需输出的数字量信号路数大于DO端口数时,MCU单元选择性配置UO端口的输出类型,进行数字量信号输出,实现多路DO、AO协调配置。

优选的,当DO单元需要输出m路数字量信号时,4<m≤6,MCU单元配置 UO端口的输入类型,使UO端口输入m-4路数字量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通讯处理单元上设置有天线,用于通过GSM网络进行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的485通讯处理单元包括一个本地连接HMI的接口和一个远距离隔离通讯接口,该485通讯处理单元支持Modbus-RTU的主从模式,所述的本地连接HMI的接口用于外接显示屏显示现场参数,所述的远距离隔离通讯接口用于组成485网络进行数据的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的DI端口通过输入信号处理单元连接MCU单元,所述的DO端口通过输出信号处理单元连接MCU单元,所述的UI端口通过UI单元连接MCU单元,所述的UO端口通过UO单元连接MCU单元,所述的RJ45端口、485端口和天线分别通过以太网通讯处理单元、485通讯处理单元和无线通信处理单元连接MCU单元。

进一步的,该智能控制器内置实时时钟,支持网络实时时钟同步,在实现控制与I/O功能的同时,提供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控制功能与I/O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控制器,具有最精简的最小计算机控制结构,采用 CPU 主控单元独立完成控制与运算,其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具有多种通讯方式,可操作性强,用户满意度高。

2)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器单个模块支持AI、AO、DI和DO,且当模块需要输入/输出的数字量信号数大于DI/DO端口数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UI/UO端口接受超出DI/DO端口的数字量信号输入/输出,从而实现多路DI/DO、AI/AO协调配置。

3)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器支持2路RS485通讯,支持主从ModbusRTU协议,从而解决了传统自动化控制模件结构功能单一,使用方便性和安全可靠性较差等缺陷的目的。

4)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器内置实时时钟,可支持网络实时时钟同步,在实现控制与I/O功能的同时,提供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5)本发明可通过485处理单元的485端口进行固件程序升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器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器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显然,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器较佳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其组成包括主板电路和罩体,所述主板电路包括MCU单元、电源单元、UI单元、UO单元、DI单元、DO单元、通讯单元,所述UI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单元、开关量输入处理单元、电平量输入处理单元,所述UO单元包括数模转换单元、外接继电器驱动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包括以太网通讯处理单元、无线通讯处理单元、485通讯处理单元,所述UI单元、UO单元、DI单元、DO单元和通讯单元皆与MCU单元相连,所述电源单元对MCU单元、UI单元、UO单元、DI单元、DO单元和通讯单元进行供电。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的MCU单元由32位的ARM单片机及外围器件构成,运行控制算法、智能控制、智能存储和通讯数据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的电源单元支持24VAC或24VDC供电。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的DI单元上设置有6路DI端口,输入电平信号,其中有两路DI端口也可做计数计频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的UI单元上设置有6路UI端口,输入模拟量信号:电压、电流和电阻,数字量信号:电平量信号和开关信号。并且,当所述DI单元所需输入的数字量信号路数大于6路时,MCU单元选择性配置UI端口的输入类型,实现多路DI、AI协调配置。具体地,当模块需要输入n(6<n≤12)路DI时,在软件端设置UI端口的输入类型, MCU单元根据软件设置,配置 UI端口的输入类型,使UI端口输入n-6路数字量信号,所述软件为与智能控制器配套使用的实时控制软件。

优选的,模拟输入的精度为0.2%。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的DO单元上设置有4路DO端口,内置小型继电器,采用干触点输出的方式,触点能力1A/30VDC。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的UO单元上设置有2路UO端口,输出模拟量信号:电压、电流和电阻,数字量信号:电平量信号和开关信号,当所述DO单元所需输出的数字量信号路数大于4路时,MCU单元可配置UO端口的输出类型,实现多路DO、AO协调配置。具体地,当模块需要输出m(4<m≤6)路DO时,在软件端设置UO端口的输出类型, MCU单元根据软件设置,配置 UO端口的输出类型,使UO端口输出m-4路数字量信号;所述软件为与智能控制器配套使用的实时控制软件。

优选的,模拟输出的精度为0.5%。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的以太网通讯处理单元上设置一路RJ45端口,把控制器的数据接入以太网,实现对现场的远程监控。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的无线通讯处理单元上设置有天线,通过GSM网络进行通讯,可与手机连接,随时随地即可得到控制器的信息。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的485通讯处理单元包括一个本地连接HMI的接口和一个远距离隔离通讯接口,支持Modbus-RTU的主从模式,所述的本地连接HMI的接口外接显示屏,实现对现场参数的直接显示,所述的远距离隔离通讯接口可组成485网络,进行数据的交互,通过软件平台实现对智能控制器的管理。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内置的实时时钟,支持基于季节、时区、时段等的时间程序调度。与此同时,其有3路LED指示灯,指示控制器的电源、网络、工作等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器的DI端口通过输入信号处理单元连接MCU单元,所述的DO端口通过输出信号处理单元连接MCU单元,所述的UI端口通过UI单元连接MCU单元,所述的UO端口通过UO单元连接MCU单元,所述的RJ45端口,两组485端口和天线分别通过以太网通讯处理单元、485通讯处理单元和无线通信处理单元连接MCU单元。

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器为通用一体式控制器,采用嵌入式实时系统,支持多个模块级联扩展,单模块同时支持AI、AO、DI、DO,支持GPRS无线数据终端(DTU)功能,并且可支持网络实时时钟同步,可通过GPRS无线数据服务或以太网实现组网,从而达到解决传统自动化控制模件结构功能单一,使用方便性和安全可靠性较差等缺陷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