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769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具体是一种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电缆热循环试验,一般采用电流加热试验回路,加热时间应至少8小时,在每一个加热期,电缆温度在规定温度范围内保持至少2小时,随后应进行至少16小时的自然冷却,试验期间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需要调节电缆电流,使电缆温度符合规定,在整个电缆热循环试验中,上述这样的加热和冷却循环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有的甚至需要进行上百次。现有的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一般包括工控机、调压控制器、主调压器、副调压器、模拟回路、试验回路、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第二温度采集模块以及温度控制器,工控机同时与调压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电连接,主调压器电连接在调压控制器与试验回路之间,副调压器电连接在调压控制器与模拟回路之间,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电连接在试验回路与温度控制器之间,第二温度采集模块电连接在模拟回路与温度控制器之间。上述结构的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电缆的加热时间应至少8小时,且在加热后需要进行至少16小时的自然冷却,也就是说,在整个电缆热循环试验中,电缆进行加热和冷却循环一次至少需要24小时,而上述这样的加热和冷却循环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因此使得电缆的整个热循环试验周期较长,但是在电缆每次漫长的自然冷却过程中,调压控制器、主调压器、副调压器、模拟回路和试验回路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从而造成设备使用率较低,资源严重浪费,进而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备使用率高,资源利用合理,工作效率高的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下结构的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包括工控机、调压控制器、主调压器、副调压器、第一试验回路、第一模拟回路、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第二温度采集模块以及温度控制器,工控机同时与调压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电连接,主调压器和副调压器均与调压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电连接在第一试验回路与温度控制器之间,第二温度采集模块电连接在第一模拟回路与温度控制器之间,其中,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还包括第一分时控制器、第二分时控制器、第二试验回路、第三试验回路、第二模拟回路、第三模拟回路、第三温度采集模块、第四温度采集模块、第五温度采集模块和第六温度采集模块,第一分时控制器同时与工控机、主调压器、第一试验回路、第二试验回路和第三试验回路电连接,第二分时控制器同时与工控机、副调压器、第一模拟回路、第二模拟回路和第三模拟回路电连接,第三温度采集模块电连接在第二试验回路与温度控制器之间,第四温度采集模块电连接在第二模拟回路与温度控制器之间,第五温度采集模块电连接在第三试验回路与温度控制器之间,第六温度采集模块电连接在第三模拟回路与温度控制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其中,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第二温度采集模块、第三温度采集模块、第四温度采集模块、第五温度采集模块以及第六温度采集模块均包括有若干热电偶,每个热电偶的两端均电连接有一个在电缆击穿时能够避免与该电缆处于同一回路上的温度采集模块损坏的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其中,保护电路由压敏电阻RV和气体放电管GDT串联而成,气体放电管GDT一端接地,压敏电阻RV一端与和其电连接的热电偶正极或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其中,工控机与调压控制器之间采用光纤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其中,工控机与温度控制器之间采用光纤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其中,工控机与第一分时控制器及第二分时控制器之间均采用光纤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其中,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第二温度采集模块、第三温度采集模块、第四温度采集模块、第五温度采集模块以及第六温度采集模块与温度控制器之间均采用光纤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分时控制器能够实现对第一试验回路、第二试验回路和第三试验回路的分时控制,也就是说,第一分时控制器能够按照用户要求每隔一定时间让主调压器更换一个试验回路进行供电,同理,第二分时控制器能够实现对第一模拟回路、第二模拟回路和第三模拟回路分时控制,也就是说,第二分时控制器按照用户要求每隔一定时间让副调压器均更换一个模拟回路进行供电,而由于每条测试电缆每次加热时间应至少8小时,且在每次加热后需要进行至少16小时的自然冷却,因此在第一分时控制器和第二分时控制器的控制下,本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能够使调压控制器、主调压器和副调压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并能够使本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能够同时对三组电缆进行热循环试验,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的设备使用率,最大化地利用了设备资源,是设备资源利用更为合理,进而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的工作效率。

而当测试电缆在击穿瞬间或测试电缆护套电压升高瞬间,同一条测试电缆上的各个热电偶之间就会存在电位差,从而极易导致与这些热电偶电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损坏,而保护电路则能够在测试电缆击穿时或测试电缆护套电压升高时对相应的温度采集模块起到有效保护。

工控机与调压控制器之间采用光纤连接能够使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通过光电隔离的方式将调压控制器所处高压区与工控机所处低压区完全可靠的隔离起来,从而大大增加了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的使用安全性,保证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工控机与温度控制器之间采用光纤连接的目的是:一旦工控机和温度控制器中的其中一个设备因测试电缆发生击穿闪络而损坏时,能够避免将有害电能量的冲击传导到另一设备上。

工控机与第一分时控制器及第二分时控制器之间均采用光纤连接能够使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通过光电隔离的方式将第一分时控制器及第二分时控制器所处高压区与工控机所处低压区完全可靠的隔离起来,从而大大增加了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的使用安全性,保证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第二温度采集模块、第三温度采集模块、第四温度采集模块、第五温度采集模块以及第六温度采集模块与温度控制器之间均采用光纤连接的目的是:一是避免在高压环境中各个温度采集模块之间有电势差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坏,二是即使其中一个温度采集模块因测试电缆发生击穿闪络而被打坏时,其他的温度采集模块也能继续正常工作,进而不会影响到本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对其他测试电缆的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中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包括工控机1、调压控制器2、主调压器3、副调压器4、第一试验回路5、第一模拟回路6、第一温度采集模块7、第二温度采集模块8以及温度控制器9,工控机1同时与调压控制器2和温度控制器9电连接,主调压器3和副调压器4均与调压控制器2电连接,第一温度采集模块7电连接在第一试验回路5与温度控制器9之间,第二温度采集模块8电连接在第一模拟回路6与温度控制器9之间,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还包括第一分时控制器10、第二分时控制器11、第二试验回路12、第三试验回路13、第二模拟回路14、第三模拟回路15、第三温度采集模块16、第四温度采集模块17、第五温度采集模块18和第六温度采集模块19,第一分时控制器10同时与工控机1、主调压器3、第一试验回路5、第二试验回路12和第三试验回路13电连接,第二分时控制器11同时与工控机1、副调压器4、第一模拟回路6、第二模拟回路14和第三模拟回路15电连接,第一分时控制器10和第二分时控制器11的同步性可有工控机1控制完成,第三温度采集模块16电连接在第二试验回路12与温度控制器9之间,第四温度采集模块17电连接在第二模拟回路14与温度控制器9之间,第五温度采集模块18电连接在第三试验回路13与温度控制器9之间,第六温度采集模块19电连接在第三模拟回路15与温度控制器9之间,第一温度采集模块7、第二温度采集模块8、第三温度采集模块16、第四温度采集模块17、第五温度采集模块18以及第六温度采集模块19均包括有若干热电偶21,每个热电偶21的两端均电连接有一个在电缆击穿时能够避免与该电缆处于同一回路上的温度采集模块损坏的保护电路20,保护电路20由压敏电阻RV和气体放电管GDT串联而成,气体放电管GDT一端接地,压敏电阻RV一端与和其电连接的热电偶21正极或负极电连接,压敏电阻RV和气体放电管GDT的串联结构不但能够起到良好的防雷、防击穿作用,而且由于气体放电管GDT的隔离作用,压敏电阻RV几乎无泄漏电流流过,这样就大大减缓了压敏电阻RV因长期流过的泄漏电流所产生的老化现象,同时在保证可靠切断气体放电管GDT工频续流的前提下,能够将压敏电阻RV的参考电压选的更低一些,以降低其残压和箝位水平,工控机1与调压控制器2之间采用光纤连接,工控机1与温度控制器9之间采用光纤连接,工控机1与第一分时控制器10及第二分时控制器11之间均采用光纤连接,第一温度采集模块7、第二温度采集模块8、第三温度采集模块16、第四温度采集模块17、第五温度采集模块18以及第六温度采集模块19与温度控制器9之间均采用光纤连接,本实用新型分布式多路电缆热循环测控系统中描述的热电偶21均为热电偶温度传器感,此为现有常规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