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气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282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气控制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一种智能电气控制箱,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145587.x的一种智能电气控制箱,本发明包括箱体,箱体的左侧上方铰接有箱门;箱门与箱体的上方配合;箱体的后侧内壁中部设置有长型灯泡;长型灯泡的下方设置有光线感应器;箱体的右侧中部设置有智能锁;智能锁的外侧设置有与智能锁相匹配的钥匙孔;箱体的左侧下方安装有排风扇;箱体的前侧下部开有穿线孔;穿线孔内套接有与穿线孔相匹配的橡皮圈;箱体的内侧四周均设置有两块加固板;加固板与箱体的内侧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长型灯泡、光线感应器、智能锁均与380v工业用电通过电路连接;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和防尘效果,还设有照明装置用于夜间照明。加固板的设计,使箱体的结构更加稳固。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对电气控制箱控制时,无法自动对控制箱故障发出警报提示,较难及时进行维修,易对控制箱造成损坏,影响对电气设备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电气控制箱,以解决上述设备对电气控制箱控制时,无法自动对控制箱故障发出警报提示,较难及时进行维修,易对控制箱造成损坏,影响对电气设备的控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电气控制箱,其结构包括外壳、操作面板、警报灯、变压器、驱动器、控制器主体、传输器、主板,所述外壳为外壁硬实顶部内凹的凹型,顶部表面与操作面板底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构成长方体结构,外壳高度为8cm,所述主板为内外硬实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底部表面设在外壳内侧表面且相互平行,主板厚度为30mm-40mm,所述外壳顶部表面与操作面板底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外壳长度为35cm,所述路板底部表面设在外壳内侧表面且相互平行,主板宽度为20cm-23cm,所述操作面板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形,底部表面边沿通过电连接主板顶部表面边沿,操作面板长度比外壳长度两侧缩小60mm,所述外壳侧方表面中央设有警报灯侧方表面且构成凸型,所述控制器主体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底部表面与主板顶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控制器主体长度为5cm-6.5cm,所述传输器为两侧表面相等且底部表面延伸的凸型,底部表面设在主板顶部表面边沿且相互垂直,传输器高度为1.3cm;所述警报灯由灯具、执行器、调节器、检测器、触片、壳体组成,所述灯具为外壁硬实底部内凹的凹型,底部表面设在壳体顶部表面且构成凸型,灯具高度为2cm-2.5cm,所述执行器为两侧表面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壳体内侧表面边沿设有执行器侧方表面且相互平行,执行器厚度为1.2cm,所述调节器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底部表面与壳体内侧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调节器高度为3cm-4cm,所述检测器侧方表面设在壳体内侧表面且相互平行,检测器高度为4cm,所述壳体底部表面边沿设有触片侧方表面,所述壳体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多边形,外侧表面与外壳侧方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壳体高度为8cm-9cm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为两侧表面相等且顶部凸起的凸型,底部表面与主板顶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变压器长度为3cm。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主板顶部表面边沿设有驱动器底部表面且相互垂直,驱动器长度为2c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和处理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外壁厚度为60mm-80mm。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面板厚度为40mm-50mm。

进一步地,所述灯具设有红、黄两种灯色。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设有蓄电池。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智能电气控制箱,设有警报灯,灯具接通蓄电池点亮黄灯,检测器通过触片对控制器主体检测,检测数据经电路板传输到处理芯片进行处理,当检测到故障时,执行器控制调节器对灯具改变灯色,方便人员及时进行控制箱维修,有效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电气控制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警报灯示意图。

图中:外壳-1、操作面板-2、警报灯-3、灯具-301、执行器-302、调节器-303、检测器-304、触片-305、壳体-306、变压器-4、驱动器-5、控制器主体-6、传输器-7、主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气控制箱,其结构包括外壳1、操作面板2、警报灯3、变压器4、驱动器5、控制器主体6、传输器7、主板8,所述外壳1为外壁硬实顶部内凹的凹型,顶部表面与操作面板2底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构成长方体结构,外壳1高度为8cm,所述主板8为内外硬实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底部表面设在外壳1内侧表面且相互平行,主板8厚度为30mm-40mm,所述外壳1顶部表面与操作面板2底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外壳1长度为35cm,所述路板8底部表面设在外壳1内侧表面且相互平行,主板8宽度为20cm-23cm,所述操作面板2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形,底部表面边沿通过电连接主板8顶部表面边沿,操作面板2长度比外壳1长度两侧缩小60mm,所述外壳1侧方表面中央设有警报灯3侧方表面且构成凸型,所述控制器主体6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底部表面与主板8顶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控制器主体6长度为5cm-6.5cm,所述传输器7为两侧表面相等且底部表面延伸的凸型,底部表面设在主板8顶部表面边沿且相互垂直,传输器7高度为1.3cm;所述警报灯3由灯具301、执行器302、调节器303、检测器304、触片305、壳体306组成,所述灯具301为外壁硬实底部内凹的凹型,底部表面设在壳体306顶部表面且构成凸型,灯具301高度为2cm-2.5cm,所述执行器302为两侧表面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壳体306内侧表面边沿设有执行器302侧方表面且相互平行,执行器302厚度为1.2cm,所述调节器303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底部表面与壳体306内侧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调节器303高度为3cm-4cm,所述检测器304侧方表面设在壳体306内侧表面且相互平行,检测器304高度为4cm,所述壳体306底部表面边沿设有触片305侧方表面,所述壳体306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多边形,外侧表面与外壳1侧方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壳体306高度为8cm-9cm。所述变压器4为两侧表面相等且顶部凸起的凸型,底部表面与主板8顶部表面边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变压器4长度为3cm。所述驱动器5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主板8顶部表面边沿设有驱动器5底部表面且相互垂直,驱动器5长度为2cm。所述壳体306内设有电路板和处理芯片。所述外壳1外壁厚度为60mm-80mm。所述操作面板2厚度为40mm-50mm。

本专利所说的警报灯3指发放警报信号的器具。

在进行使用时,将警报灯3侧方表面安装在外壳1侧方表面中央,转动操作面板2使蓄电池经主板8传递电能到控制器主体6上,驱动器5通过传输器7带动控制器主体6对电气设备控制,同时使灯具301接通蓄电池点亮黄灯,检测器304通过触片305对控制器主体6检测,检测数据经电路板传输到处理芯片进行处理,当检测到故障时,执行器302控制调节器303对灯具301改变灯色,方便人员及时进行控制箱维修,有效提高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外壳1、操作面板2、警报灯3、变压器4、驱动器5、控制器主体6、传输器7、主板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上述设备对电气控制箱控制时,无法自动对控制箱故障发出警报提示,较难及时进行维修,易对控制箱造成损坏,影响对电气设备的控制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警报灯,灯具接通蓄电池点亮黄灯,检测器通过触片对控制器主体检测,检测数据经电路板传输到处理芯片进行处理,当检测到故障时,执行器控制调节器对灯具改变灯色,方便人员及时进行控制箱维修,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灯具301为外壁硬实底部内凹的凹型,底部表面设在壳体306顶部表面且构成凸型,灯具301高度为2cm-2.5cm,所述执行器302为两侧表面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壳体306内侧表面边沿设有执行器302侧方表面且相互平行,执行器302厚度为1.2cm,所述调节器303为两侧表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底部表面与壳体306内侧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调节器303高度为3cm-4cm,所述检测器304侧方表面设在壳体306内侧表面且相互平行,检测器304高度为4cm,所述壳体306底部表面边沿设有触片305侧方表面,所述壳体306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多边形,外侧表面与外壳1侧方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壳体306高度为8cm-9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