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数控设备及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75919发布日期:2018-06-12 21:2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数控设备及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数控设备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对数控设备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人机交互界面(工控机)能够提供一种友好的控制界面,以满足操作要求。

因此,设计一种具有低成本,大尺寸的工控机的智能数控设备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数控设备及工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设备,包括:主处理器模块、工控屏,由所述主处理器模块控制的若干数控伺服电机;以及所述工控屏适于输入相应控制指令,所述主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上述控制指令控制数控伺服电机动作。

进一步,所述工控屏包括:本体、位于本体内的从处理器模块;所述从处理器模块适于通过CAN通信模块与从处理器模块进行通讯。

进一步,所述本体还包括:方形框体、触摸屏、多层光学膜层、导光板、激光LED灯条和背板;

其中,触摸屏、多层光学膜层、导光板和背板均设置在方形框体内,且从出光侧依次向下设置;

导光板的与出光侧相对的表面,具有阶梯结构;

背板具有与导光板相配合的阶梯结构;

激光LED灯条设在方形框体的内侧;

其中,触摸屏具有上、下透明基板和液晶层、反射矩阵层、增亮偏光片,该两基板是以平行间隔的关系配置,所述液晶层设置在所述上、下透明基板之间,

所述反射矩阵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下方,该反射矩阵层是由复数个反射单元组成,且每一该反射单元的位置是对应于所述每一反射区块,以反射穿过所述液晶层的外界光线,

所述增亮偏光片设在上透明基板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增亮偏光片由多个液晶层和一个负型补偿膜、二个1/8λ膜组成,具体结构是沿触摸屏朝向导光板的方向分别是一1/8λ膜、多个双折射率不同的含有光致变色色素的可固化向列相液晶层、一1/8λ膜和一负型补偿膜。

进一步,所述增亮偏光片通过独立控制的驱动电极,实现了偏光功能和光致变色功能。

进一步,在所述上、下透明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液晶层下方,设有一薄膜晶体管元件驱动层,其包括复数个主动驱动单元对应于彩色滤光片的复数个区块,每一该主动驱动单元用以独立控制每一该区块,其中,彩色滤光片的区块与所述反射区块一一对应,从而切换触摸屏的图像模式。

进一步,所述从处理器模块位于方形框体的内侧,激光LED灯条包括两层柔性线路板以及印刷在该柔性线路板上的多组并联的电导线、激光LED,两层柔性线路板通过导电粘结层连接,两层柔性线路板及其上的电导线均与从处理器模块相连接;以及通过触摸屏适于调节激光LED灯条的亮度。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控设备的工作方法。

所述数控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

主处理器模块、工控屏,由所述主处理器模块控制的若干数控伺服电机;以及

所述工控屏适于输入相应控制指令,所述主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上述控制指令控制数控伺服电机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数控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其包括:主处理器模块、工控屏,由所述主处理器模块控制的若干数控伺服电机;以及所述工控屏适于输入相应控制指令,所述主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上述控制指令控制数控伺服电机动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数控设备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大尺寸触摸屏的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增亮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柔性线路板的多组并联电导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设备,包括:主处理器模块、工控屏,由所述主处理器模块控制的若干数控伺服电机;以及所述工控屏适于输入相应控制指令,所述主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上述控制指令控制数控伺服电机动作。

所述控制指令适于控制各数控伺服电机转动速度、正反转控制。

所述工控屏包括:本体、位于本体内的从处理器模块;所述从处理器模块适于通过CAN通信模块与从处理器模块进行通讯。所述从处理器模块可以采用嵌入式处理器。

针对上述多接口工控机若要实现大屏幕,其大尺寸的显示屏可以为同时具备有反射模式及穿透模式的半反射式彩色液晶显示面板,虽然采用的激光光源具有较高的亮度,但是半反射式彩色液晶显示面板还是具有在反射模式下太暗,同时在穿透模式下又有色纯度不足的问题。半反射式彩色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的偏光片在偏光成像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在角度过大,甚至称为死角的方向,光线透过偏光片后的亮度明显降低,影响到了观看效果,同时图像有模糊感,清晰度下降。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多接口工控机在较低的制作成本基础上,实现了显示无死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方形框体1、触摸屏2、多层光学膜层3、导光板4、激光LED灯条10和背板5;触摸屏2,多层光学膜层3,导光板4和背板5均设置在方形框体内,且从出光侧依次向下设置;导光板4的与出光侧相对的表面,具有阶梯结构;背板5具有与导光板4相配合的阶梯结构;激光LED灯条10设在方形框体1的内侧;其中,触摸屏2具有上、下透明基板和液晶层、反射矩阵层、增亮偏光片,该两基板是以平行间隔的关系配置,该液晶层设置在所述上、下透明基板之间,所述反射矩阵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下方,该反射矩阵层是由复数个反射单元组成,且每一该反射单元的位置是对应于所述每一反射区块,以反射穿过所述液晶层的外界光线,增亮偏光片设在上透明基板的上方。

参见图3,所述增亮偏光片由多个液晶层和一个负型补偿膜、二个1/8λ膜组成,具体结构是沿触摸屏2朝向导光板4的方向分别是一1/8λ膜、多个双折射率不同的含有光致变色色素的可固化向列相液晶层、一1/8λ膜和一负型补偿膜。

所述增亮偏光片通过独立控制的驱动电极,实现了偏光功能和光致变色功能,并且增强了透光亮度,实现了无死角入射。

所述反射区块是不透光区块,且该不透光区块是由黑框材质填满所构成。

所述反射矩阵层的该等反射单元是由高反射率材料所组成。

所述液晶层是采用可固化向列相液晶结构。所述液晶层是采用超扭绞丝状结构。

在所述上、下透明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液晶层下方,更设有一薄膜晶体管元件驱动层,其包括复数个主动驱动单元对应于彩色滤光片的复数个区块,每一该主动驱动单元用以独立控制每一该区块,其中,彩色滤光片的区块与所述反射区块一一对应,从而切换触摸屏的图像模式。

所述阶梯结构的阶梯数量为10~20个,最好设置阶梯结构以形成容纳从处理器模块等外围电路的空腔。

所述阶梯结构的中间部分对应的阶梯较高,往两侧逐渐降低,可以容纳从处理器模块等外围电路,起到降低本工控机厚度的效果,实现超薄。

所述导光板4和背板5的阶梯结构之间设有反射片,优选为相应的多个反射片。

方形框体1的内侧具有凹槽,以容纳激光LED灯条10。最好依照灯条设置凹槽,以使得凹槽与灯条刚好匹配。

激光LED灯条10包括两层柔性线路板11以及印刷在该柔性线路板11上的多组并联的电导线12、激光LED,两层柔性线路板11通过导电粘结层连接,两层柔性线路板及其上的电导线均与从处理器模块相连接;以及通过触摸屏适于调节激光LED灯条的亮度。

所述从处理器模块可控制柔性线路板11上的多组并联的电导线,使得电导线可以单独接通,也可以一起接通。所述柔性线路板11上的多组并联的电导线根据亮度需求,选择相应的接通方式,比如用户需要更高亮度时使用更多组的电导线,需要较低亮度时使用较少组的电导线即可,亮度级别可以设置多个。

两层柔性线路板11的设置有助于提高运行速率和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其设置的导电粘结层可以较好的消除静电,又减去了复杂的且昂贵的抗静电元件。

参见图4,所述柔性线路板11上具有多组并联的电导线,可以单独接通,也可以一起接通,根据亮度需求选择相应的接通方式。

所述方形框体1的长宽比为5:3~8:5。另外,触摸屏的宽度可以为15-20cm,长度可以为20~26cm。

本实施例中多接口工控机采用底面呈阶梯状的导光板和背板来实现了大尺寸显示,又因为仍是平面显示屏,在获得大尺寸显示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基础上,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数控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主处理器模块、工控屏,由所述主处理器模块控制的若干数控伺服电机;以及所述工控屏适于输入相应控制指令,所述主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上述控制指令控制数控伺服电机动作。

本数控设备中的工控机其采用底面呈阶梯状的导光板和背板来实现了大尺寸显示,并且相比曲面显示在获得大尺寸显示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彩色滤光片及反射矩阵层组成的彩色滤光模组,可使彩色触摸屏切换为完全反射或完全穿透,同时,利用液晶层偏光和变色的增亮偏光片,克服死角偏振出光问题,提高显示亮度和简化彩色显示结构,利于薄型化。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