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防错的刀具数据传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75907发布日期:2018-06-12 21:29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具体说一种智能防错的刀具数据 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刀具管理主要依托于刀具跟踪卡,对刀数据的传递依赖于 技术人员手工在机床端输入数据。在制造自动化及智能化的今天,尤 其是像依赖于自动生产线的汽车产业,家电产业等,使用传统的刀具 管理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现场实时的刀具信息(可用刀具, 需修磨刀具,报废刀具,库存量等)无法及时传递到管理部门,造成 信息滞后,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防错的刀具数据传 输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生产线在以往的刀具管理 中存在的刀具信息混乱,库存信息不准确,刀具状态(是否可用,刀 具位于刀具流程中的哪个位置)不明确且无法统计,刀具统计数据滞 后,刀具对刀信息人工写入时写错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防错的刀具数据传输方 法,包括:

S1.刀具初始化:在RFID芯片内写入刀具编号;

S2.刀具对刀:对刀仪上的刀具进行对刀,将原先的纸质跟踪卡 升级为电子跟踪卡,并且通过RFID读写端直接将对刀参数,刀具寿 命,跟踪卡号等数据写入到RFID芯片中,写入数据前检查要写入的 数据是否与刀具初始化的刀具型号匹配,如果不匹配则拒绝刀具数据 的写入;

S3.刀具上下刀:新刀上刀时,读取RFID芯片内存储的对刀参数, 刀具寿命等数据并一键写入到数控机床上,在一键写入前检查刀具参 数是否与当前刀具匹配,只有在匹配情况下才将数据一键写入到数控 机床的刀具补偿位置;旧刀下刀时自动读取该刀具的刀具寿命,并通 过读写端将刀具寿命写入到RFID芯片中;

S4.刀具拆解与申请:刀具下刀送到拆解处后,通过读写端读写 RFID内的刀具编号、刀具实际使用寿命信息,然后一键提交刀具易 损件领用申请,并且将刀具实际使用寿命保存到该刀具跟踪卡内,至 此该刀具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此方 法成功的让该企业规范了管理,优化了刀具流转的流程,减少了人工 统计刀具信息及写入刀具参数等工作量,减少了工作中手动操作造成 的错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系统,包括:

刀具初始化模块:在RFID芯片内写入刀具编号;

对刀仪,用于对刀;

刀具对刀模块:包括写入模块和检验模块;所述写入模块通过 RFID读写端直接将对刀参数,刀具寿命,跟踪卡号数据写入到RFID 芯片中;所述检验模块用于检查要写入的数据是否与刀具初始化的刀 具型号匹配,如果不匹配则拒绝刀具数据的写入;

刀具上下刀模块:包括写入模块和检验模块;所述写入模块在新 刀上刀时读取RFID芯片内存储的对刀参数、刀具寿命数据并一键写 入到数控机床上,所述写入模块在旧刀下刀时自动读取该刀具的刀具 寿命,并将刀具寿命写入到RFID芯片中;所述检验模块在一键写入 前检查刀具参数是否与当前刀具匹配,只有在匹配情况下才将刀具数 据一键写入到数控机床的刀具补偿位置;

刀具拆解与申请模块:包括读写模块和提交模块;所述读写模块 在刀具下刀送到拆解处后,读写RFID内的刀具编号、刀具实际使用 寿命信息;所述提交模块一键提交刀具易损件领用申请,并且将刀具 实际使用寿命保存到该刀具跟踪卡内。

本申请主要是基于RFID非接触式数据传输来实现刀具信息、对 刀数据的传输。包含以下部分:

1.刀具信息初始化

2.对刀仪参数采集

3.刀具对刀数据传递到数据设备

4.刀具在数控设备上的实际使用寿命采集

5.刀具拆解及易损件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 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 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