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出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350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气出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气流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气出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应用生产过程中,气流的控制多通过在气流管路上设置阀门进行控制,其存在的问题是,气密性不好,无法满足多通道出气的要求,气体流动不均匀,且一旦受到外界震动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松动,进一步降低气密性,发生漏气的现象,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通气出气装置,其气密性好,气体流动均匀,且满足多通道出气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气出气装置,包括进气阀、出气阀、气室和电磁阀;所述气室为长方体结构,气室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进气阀设于该进气口处,所述出气阀设于第一出气口处;所述气室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口,每一所述第二出气口处均设有一个所述的出气阀;所述气室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电磁阀设于该通孔处。

工作时,从进气阀中通入总气,从出气阀处出气供给外部设备使用,并能通过进气阀调节进气大小,通过出气阀调节出气大小,电磁阀对流动的气体进行控制,调节气体的稳定性,解决了气体流动不均匀的问题,出气阀设有多个,气室内相应的设有第一出气口和多个第二出气口,满足多通道出气的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通气出气装置还包括固定钣金件;所述固定钣金件包括上板、下板和倾斜板,所述上板、下板和倾斜板一体成型;所述上板与下板平行,所述倾斜板倾斜地设于上板与下板之间,倾斜板的一端与上板的一端连接,倾斜板的另一端与下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倾斜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磁阀设于该安装孔上;所述气室设于所述上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板上设有多个螺纹通孔。目的是方便整个装置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室顶部的第二出气口设有4-10个。每一第二出气口均设有一个出气阀,以满足多通道出气的要求。

所述进气阀和进气口之间螺纹连接,且连接时缠绕生料带。进气阀和进气口之间螺纹连接使气密性更好,且防震动防松动,设置生料带进一步提升气密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均分别与出气阀螺纹连接,且连接时缠绕生料带。第一出气口与第一出气口处的出气阀螺纹连接,第二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处的出气阀螺纹连接,使气密性更好,且防震动防松动,设置生料带进一步提升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进气阀调节进气大小,通过出气阀调节出气大小,电磁阀对流动的气体进行控制,调节气体的稳定性,解决了气体流动不均匀的问题,出气阀设有多个,气室内相应的设有第一出气口和多个第二出气口,满足多通道出气的要求;

(2)进气阀和进气口之间螺纹连接使气密性更好,且防震动防松动,设置生料带进一步提升气密性;

(3)第一出气口与第一出气口处的出气阀螺纹连接,第二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处的出气阀螺纹连接,使气密性更好,且防震动防松动,设置生料带进一步提升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所述通气出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钣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进气阀,20出气阀,30气室,31进气口,32第一出气口,33第二出气口,34通孔,40电磁阀,50固定钣金件,51上板,52下板,53倾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通气出气装置,包括进气阀10、出气阀20、气室30和电磁阀40;所述气室30为长方体结构,气室30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进气口31和第一出气口32,所述进气阀10设于该进气口处,所述出气阀20设于第一出气口32处;所述气室30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口33,每一所述第二出气口33处均设有一个所述的出气阀20;所述气室30的底部设有通孔34,所述电磁阀40设于该通孔处。

工作时,从进气阀10中通入总气,从出气阀20处出气供给外部设备使用,并能通过进气阀10调节进气大小,通过出气阀20调节出气大小,电磁阀40对流动的气体进行控制,调节气体的稳定性,解决了气体流动不均匀的问题,出气阀20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出气阀20设计为8个,气室30上相应的设有第一出气口32和多个第二出气口33,满足多通道出气的要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通气出气装置还包括固定钣金件50;所述固定钣金件50包括上板51、下板52和倾斜板53,所述上板51、下板52和倾斜板53一体成型;所述上板51与下板52平行,所述倾斜板53倾斜地设于上板51与下板52之间,倾斜板53的一端与上板51的一端连接,倾斜板53的另一端与下板52的一端连接;所述倾斜板53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磁阀40设于该安装孔上;所述气室30设于所述上板51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板52上设有多个螺纹通孔。目的是方便整个装置的安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室30顶部的第二出气口设有7个,也可为4个或是10个。每一第二出气口33均设有一个出气阀20,以满足多通道出气的要求。

所述进气阀10和进气口之间螺纹连接,且连接时缠绕生料带。进气阀10和进气口之间螺纹连接使气密性更好,且防震动防松动,设置生料带进一步提升气密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口32、第二出气口33均分别与出气阀20螺纹连接,且连接时缠绕生料带。第一出气口32与第一出气口处的出气阀20螺纹连接,第二出气口33与第二出气口处的出气阀20螺纹连接,使气密性更好,且防震动防松动,设置生料带进一步提升气密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