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7768发布日期:2018-11-14 01:1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室内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系统,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还存在功能单一,控制不准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室内家居控制方法,通过传感器设备采集环境实时数据,以此来控制家用设备,从而提供功能丰富且控制准确的智能家居服务。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室内家居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设备采集环境实时数据,以此来控制家用设备,从而提供功能丰富且控制准确的智能家居服务。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室内家居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室内控制器获取输入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输入数据包括传感器设备采集的环境实时数据、用户在终端设备上发送的用户指令;

s2、室内控制器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开关设备、家用设备、转换设备,所述开关设备依据控制指令对家用设备进行电源通断操作;所述家用设备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工作模式调整,所述转换设备对控制指令进行协议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s1具体为室内控制器获取光线采集器采集的光线信息,生成控制指令;

所述s2具体为室内控制器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可调灯具、智能开关、电动窗帘,所述智能开关依据控制指令对普通灯具进行电源通断操作;所述可调灯具依据控制指令进行亮度调节和颜色调节,所述电动窗帘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开合。

进一步地,所述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ds1、获取光线采集器采集的光线信息,所述光线信息包括当前房间亮度值;

ds2、计算所述当前房间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的亮度差,所述目标亮度值为用户期望达到的亮度值;

ds3、判断所述亮度差是否大于亮度临界值?若否,则结束流程,若是,则进入步骤ds4;

ds4、判断目标亮度值大于当前房间亮度值?若是,则发出增强亮度指令,若否,则发出减弱亮度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发出增强亮度指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es1、计算所述当前房间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的亮度差;

es2、判断所述亮度差是否大于亮度临界值?若否,则结束流程,若是,则进入步骤es3;

es3、判断用户是否设置节能,若否,则进入步骤es5,若是,则进入步骤es4;

es4、判断窗帘亮度剩余值的和是否大于所述亮度差?若是,发出增大窗帘开合度的第一控制指令,返回步骤es1,若否,则进入步骤es6;

es5、判断窗帘亮度剩余值、灯具亮度剩余值的和是否大于所述亮度差?若是,发出能达到目标亮度值的第二控制指令,若否,则发出灯具、灯具亮度、窗帘全打开的第三控制指令;

es6、发出窗帘全打开的第四控制指令,计算所述当前房间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的亮度差,判断灯具亮度剩余值的和是否大于亮度差?若否,则发出灯具、灯具亮度全打开的第五控制指令,若是,则发出能达到目标亮度值的第六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发出减弱亮度指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fs1、计算所述当前房间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的亮度差;

fs2、判断所述亮度差是否大于亮度临界值?若否,则结束流程,若是,则进入步骤fs3;

fs3、判断灯具亮度消耗值的和大于亮度差?若是,发出能达到目标亮度值的第七控制指令,若否,则发出关闭所有灯具的第八控制指令,计算所述当前房间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的亮度差,进入步骤fs4;

fs4、判断窗帘亮度消耗值的和大于亮度差?若是,发出减小窗帘开合度的第九控制指令,返回步骤fs1,若否,则发出关闭窗帘的第十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s1具体为室内控制器获取空气检测仪采集的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和pm2.5数据,并生成控制指令;

所述s2具体为室内控制器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空调调节器、智能插座、空气净化器,所述空调调节器对控制指令进行协议转换后发送至所述空调,所述智能插座依据控制指令对加湿器进行电源通断操作,所述空气净化器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gs1、计算当前环境温度值和设置温度值的温度差,所述当前环境湿度值和设置湿度值的湿度差,所述当前环境pm2.5值和设置pm2.5值的pm2.5差;

gs2、判断所述温度差是否大于温度临界值?若是,则进入步骤gs3,判断所述湿度差是否大于湿度临界值?若是,则进入步骤gs4,判断所述pm2.5差是否大于pm2.5临界值?若是,则进入步骤gs5;

gs4、判断所述设置温度值大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值?若是,则发出升温指令,若否,则进行发出较温指令;

gs5、判断所述设置湿度值大于所述当前环境湿度值?若是,则发出加湿指令,若否,则发出除湿指令;

gs6、判断所述设置pm2.5值大于所述当前环境pm2.5值?若是,则发出启动控制净化器指令,若否,则发出关闭控制净化器指令。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室内家居控制系统,包括:室内控制器、通信主机、传感器设备、开关设备、家用设备、转换设备、布防遥控器,所述通信主机与所述室内控制器、所述传感器设备、所述开关设备、所述家用设备、所述转换设备、所述布防遥控器连接,所述转换设备与所述家用设备连接;所述室内控制器与用户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连接;

所述传感器设备用于采集室内的环境实时数据,所述室内控制器接收并处理输入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开关设备用于接收室内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并控制家用设备的通断;所述家用设备接收并响应所述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家用设备包括可调灯具、普通灯具、电动窗帘,所述开关设备包括智能开关,所述传感器设备包括光线采集器,所述通信主机与所述室内控制器、所述可调灯具、所述电动窗帘、所述光线采集器、所述智能开关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设备包括空气检测仪,所述转换设备包括空调调节器,所述家用设备包括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所述开关设备包括智能插座,所述通信主机与所述室内控制器、所述空调调节器、所述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检测仪、所述智能插座无线连接,所述智能插座与所述加湿器通过电源线连接,所述空调调节器与所述空调进行红外对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室内家居控制方法,还涉及室内家居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设备采集环境实时数据,以此来控制家用设备,从而提供功能丰富且控制准确的智能家居服务;其中,室内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期望参数进行目标控制,通过光线采集器采集室内的光线信息,将光线信息发送给室内控制器,由室内控制器内的软件算法进行计算,并通过电动窗帘的开合、可调灯具的亮度调节和颜色调节、普通灯具的开关来实现光线亮度和光线颜色的调节,从而实现以室内控制器为核心,以可调灯具、电动窗帘、普通灯具为基础的室内光线控制装置,从而满足用户对智能调节光线亮度、光线颜色的需求;通过通信主机与室内控制器、室内各种家用设备进行无线连接,通过室内控制器综合控制家用设备来满足恒温恒湿的需求,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设置温度、湿度、pm2.5的期望参数,从而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控制整个装置,与工业级恒温恒湿机相比,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操作更加方便简单且成本更低;本发明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强大,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室内家居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室内家居控制方法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室内光线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室内光线控制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室内恒温恒湿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室内恒温恒湿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涉及的亮度调节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1、室内控制器;2、通信主机;3、终端设备;4、传感器设备;5、开关设备;6、家用设备;7、转换设备;8、布防遥控器;45、光线采集器;46、空气检测仪;51、智能开关;52、智能插座;61、可调灯具;62、普通灯具;63、空气净化器;64、加湿器;65、空调;66、电动窗帘;71、空调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室内家居控制方法,如图1-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室内控制器1获取输入数据,生成控制指令,输入数据包括传感器设备4采集的环境实时数据、用户在终端设备3上发送的用户指令;

s2、室内控制器1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开关设备5、家用设备6、转换设备7,开关设备5依据控制指令对家用设备6进行电源通断操作;家用设备6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工作模式调整,转换设备7对控制指令进行协议转换。

上述方法通过传感器设备4采集环境实时数据,以此来控制家用设备6,从而提供功能丰富且控制准确的智能家居服务。

在一实施例中,s1具体为:室内控制器1获取光线采集器45采集的光线信息,生成控制指令;

s2具体为:室内控制器1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可调灯具61、智能开关51、电动窗帘66,智能开关51依据控制指令对普通灯具62进行电源通断操作;可调灯具61依据控制指令进行亮度调节和颜色调节,电动窗帘66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开合。

即通过通信主机2与室内控制器1、可调灯具61、电动窗帘66、光线采集器45、智能开关51进行无线连接,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设置光线亮度、光线色彩的期望参数,从而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控制整个装置;室内控制器1根据用户输入的期望参数进行目标控制,通过光线采集器45采集室内的光线信息,将光线信息发送给室内控制器1,由室内控制器1内的软件算法进行计算,并通过电动窗帘66的开合、可调灯具61的亮度调节和颜色调节、普通灯具62的开关来实现光线亮度和光线颜色的调节,从而实现以室内控制器1为核心,以可调灯具61、电动窗帘66、普通灯具62为基础的室内光线控制装置,从而满足用户对智能调节光线亮度、光线颜色的需求。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亮度调节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步骤如下:

ds1、获取光线采集器采集的光线信息,光线信息包括当前房间亮度值;

ds2、计算当前房间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的亮度差,目标亮度值为用户期望达到的亮度值;

ds3、判断亮度差是否大于亮度临界值?若否,则结束流程,若是,则进入步骤ds4;

ds4、判断目标亮度值大于当前房间亮度值?若是,则发出增强亮度指令,若否,则发出减弱亮度指令。

本发明涉及的增强亮度步骤如下:

es1、计算当前房间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的亮度差;

es2、判断亮度差是否大于亮度临界值?若否,则结束流程,若是,则进入步骤es3;

es3、判断用户是否设置节能,若否,则进入步骤es5,若是,则进入步骤es4;

es4、判断窗帘亮度剩余值的和是否大于亮度差?若是,发出增大窗帘开合度的第一控制指令,返回步骤es1,若否,则进入步骤es6;

es5、判断窗帘亮度剩余值、灯具亮度剩余值的和是否大于亮度差?若是,发出能达到目标亮度值的第二控制指令,若否,则发出灯具、灯具亮度、窗帘全打开的第三控制指令;

es6、发出窗帘全打开的第四控制指令,计算当前房间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的亮度差,判断灯具亮度剩余值的和是否大于亮度差?若否,则发出灯具、灯具亮度全打开的第五控制指令,若是,则发出能达到目标亮度值的第六控制指令。

其中,发出能达到目标亮度值的第二控制指令是指,室内控制器1中的处理器会根据每一个灯具、每一个窗帘的打开会增强多少亮度值来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设计出最佳设备组合,来使得完成控制后的房间亮度值能达到目标亮度值的要求。

本发明涉及的减弱亮度步骤如下:

fs1、计算当前房间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的亮度差;

fs2、判断亮度差是否大于亮度临界值?若否,则结束流程,若是,则进入步骤fs3;

fs3、判断灯具亮度消耗值的和大于亮度差?若是,发出能达到目标亮度值的第七控制指令,若否,则发出关闭所有灯具的第八控制指令,计算当前房间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的亮度差,进入步骤fs4;

fs4、判断窗帘亮度消耗值的和大于亮度差?若是,发出减小窗帘开合度的第九控制指令,返回步骤fs1,若否,则发出关闭窗帘的第十控制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s1具体为:室内控制器1获取空气检测仪46采集的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和pm2.5数据,并生成控制指令;

s2具体为:室内控制器1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空调调节器71、智能插座52、空气净化器63,空调调节器71对控制指令进行协议转换后发送至空调65,智能插座52依据控制指令对加湿器64进行电源通断操作,空气净化器63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开关。

其中,s1具体为:

gs1、计算当前环境温度值和设置温度值的温度差,当前环境湿度值和设置湿度值的湿度差,当前环境pm2.5值和设置pm2.5值的pm2.5差;

gs2、判断温度差是否大于温度临界值?若是,则进入步骤gs3,判断湿度差是否大于湿度临界值?若是,则进入步骤gs4,判断pm2.5差是否大于pm2.5临界值?若是,则进入步骤gs5;

gs4、判断设置温度值大于当前环境温度值?若是,则发出升温指令,若否,则进行发出较温指令;

gs5、判断设置湿度值大于当前环境湿度值?若是,则发出加湿指令,若否,则发出除湿指令;

gs6、判断设置pm2.5值大于当前环境pm2.5值?若是,则发出启动控制净化器指令,若否,则发出关闭控制净化器指令。

室内家居控制系统,如图3-图7,包括室内控制器1、通信主机2、传感器设备4、开关设备5、家用设备6、转换设备7、布防遥控器8,通信主机2与室内控制器1、传感器设备4、开关设备5、家用设备6、转换设备7、布防遥控器8连接,转换设备7与家用设备6连接;室内控制器1与用户的终端设备3进行无线连接;传感器设备4用于采集室内的环境实时数据,室内控制器1接收并处理输入数据,生成控制指令,开关设备5用于接收室内控制器1的控制指令并控制家用设备6的通断;家用设备6接收并响应控制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家用设备6包括可调灯具61、普通灯具62、电动窗帘66,开关设备5包括智能开关51,传感器设备4包括光线采集器45,通信主机2与室内控制器1、可调灯具61、电动窗帘66、光线采集器45、智能开关51无线连接;室内控制器1包括控制处理器、控制通信模块、控制供电模块,控制处理器与控制通信模块、控制供电模块连接,室内控制器1通过控制通信模块与用户的终端设备3进行无线连接;可调灯具61包括灯具处理器、灯具通信模块、灯具供电模块、亮度调节模块、颜色调节模块,灯具处理器与灯具通信模块、灯具供电模块、亮度调节模块、颜色调节模块连接;光线采集器45包括采集处理器、采集供电模块、采集通信模块、光线传感模块,采集处理器与采集供电模块、采集通信模块、光线传感模块连接;电动窗帘66包括窗帘处理器、窗帘通信模块、窗帘供电模块、窗帘驱动模块,窗帘处理器与窗帘通信模块、窗帘供电模块、窗帘驱动模块连接;智能开关51包括开关处理器、开关通信模块、开关供电模块、开关通断模块,开关处理器与开关通信模块、开关供电模块、开关通断模块连接,开关通断模块与普通灯具62连接。通信主机2包括主机处理器、主机通信模块、主机供电模块,主机处理器与主机通信模块、主机供电模块连接;主机通信模块与控制通信模块、灯具通信模块、采集通信模块、窗帘通信模块、开关通信模块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可以基于broadlinkdna系统,通信主机2与室内控制器1、可调灯具61、电动窗帘66、光线采集器45进行无线连接,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设置光线亮度、光线色彩的期望参数,从而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控制整个装置;室内控制器1根据用户输入的期望参数进行目标控制,通过光线采集器45采集室内的光线信息,将光线信息发送给室内控制器1,由室内控制器1内的软件算法进行计算,并通过电动窗帘66的开合、可调灯具61的亮度调节和颜色调节来实现光线亮度和光线颜色的调节,从而实现以室内控制器1为核心,以可调灯具61、电动窗帘66为基础的室内光线控制装置,从而满足用户对智能调节光线亮度、光线颜色的需求。

对于本实施例的可调灯具61来说,灯具处理器内置有pwm模块、a/d转换模块和i/o电路,亮度调节模块包括有电子开关和led灯,灯具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光线亮度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控制信息传输到pwm模块,由pwm模块进行脉宽调制,输出脉冲信号,通过电子开关来实现快速开关,根据脉冲信号的占空比,led灯输出的亮度不同,从而实现自动调节光线亮度的效果;此时,led灯选用rgb三色led灯,rgb三色led灯安装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使用的是三基色原理,在软件算法内红、绿、蓝每个颜色再划分出256个亮度等级,然后通过脉宽调制的方式来精确的控制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等级,实现色彩变化。

其中,还包括有智能开关51、普通灯具62,智能开关51包括开关处理器、开关通信模块、开关供电模块、开关通断模块,开关处理器与开关通信模块、开关供电模块、开关通断模块连接,开关通断模块与普通灯具62连接,通过智能开关51与室内各种普通灯具62的连接关系,从而通过打开和关闭普通灯具62来起到光线调节的作用。

其中,主机通信模块、控制通信模块、灯具通信模块、采集通信模块、窗帘通信模块、开关通信模块均为能无线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或zigbee模块或433m无线模块,无线传输能使用户更加灵活多样的使用本发明。

其中,光线采集器45包括采集壳体,采集壳体在光线传感器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光线传感器采集室内光线信息。

其中,控制供电模块、灯具供电模块、开关供电模块、采集供电模块、窗帘供电模块均包括电源供电模块,电源供电模块包括电源插头、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与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头与室内供电线路连接,可选的,在电源插头的位置可以设置一个插头槽,电源插头在不使用时可以收纳于插头槽内。。

其中,采集供电模块还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电池电路,电池与电池电路连接,对于光线采集器45来说,要放置在用户所需求的位置上,为了保证其放置位置的自由,增加电池模块,可以通过电池进行供电,相应的,在放置电池的表面可以增加电池盖,以便于用户进行更换电池。

其中,控制供电模块、灯具供电模块、开关供电模块、窗帘供电模块均为电源供电模块,电源供电模块包括电源插头、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与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头与室内供电线路连接,采集供电模块为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电池电路,电池与电池电路连接,即在本实施例中,采集供电模块不包括电源供电模块。

同时,对于上述的电动窗帘66来说,也可以使用红外遥控器来直接遥控窗帘的开闭,此时,窗帘通信模块应当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用红外遥控器对窗帘处理器进行自动功能的设置,一旦设置并开启自动控制功能,窗帘处理器将按设定功能自动完成控制。

同时,本发明基于broadlinkdna系统,使用broadlinkdna系统所提供的开发接口,通过开发接口查询设备状态并记录自然因子数据,如日期、时间、天气,房间亮度、有人无人等。根据记录的自然因子数据集计算电动窗帘66、可调灯具61、智能开关51所控制的普通灯具62的最大亮度和建立用户习惯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传感器设备4包括空气检测仪46,转换设备7包括空调调节器71,家用设备6包括空调65、空气净化器63、加湿器64,开关设备5包括智能插座52,通信主机2与室内控制器1、空调调节器71、空气净化器63、空气检测仪46、智能插座52无线连接,智能插座52与加湿器64通过电源线连接,空调调节器71与空调65进行红外对接;室内控制器1包括控制处理器、控制通信模块、控制供电模块,控制处理器与控制通信模块、控制供电模块连接,室内控制器1通过控制通信模块与用户的终端设备3进行无线连接;空调调节器71包括调节处理器、调节通信模块、调节供电模块、红外发射模块,调节处理器与调节通信模块、调节供电模块、红外发射模块连接,红外发射模块与空调65的红外接收模块进行红外对接;智能插座52包括插座处理器、插座通信模块、插座供电模块、插座通断模块,插座处理器与插座通信模块、插座供电模块、插座通断模块连接,插座通断模块与加湿器64连接;空气检测仪46包括检测处理器、检测供电模块、检测通信模块、温度传感模块、湿度传感模块、粉尘传感模块,检测处理器与检测供电模块、检测通信模块、温度传感模块、湿度传感模块、粉尘传感模块连接;空气净化器63包括净化处理器、净化通信模块,净化处理器与净化通信模块连接;通信主机2包括主机处理器、主机通信模块、主机供电模块,主机处理器与主机通信模块、主机供电模块连接;主机通信模块与控制通信模块、调节通信模块、插座通信模块、粉尘传感模块、净化通信模块连接。

在上述中,空气净化器63、空调65、加湿器64均为常见的家用电器,其中包括的如供电模块等等不进行一一复述。

其中,本发明可以基于broadlinkdna系统,通信主机2与室内控制器1、室内各种家用设备6进行无线连接,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设置温度、湿度、pm2.5的期望参数,从而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控制整个装置;室内控制器1根据用户输入的期望参数进行目标控制,通过空气检测仪46来采集室内的温度、湿度和pm2.5,将温度、湿度和pm2.5这些实时环境数据发送给室内控制器1,由室内控制器1内的软件算法进行计算,并通过空调调节器71控制空调65进行温度调节和除湿、通过智能插座52对加湿器64的通电和断电来进行加湿、通过空气净化器63来较低pm2.5,从而实现以室内控制器1为核心,以空调65、加湿器64、空气净化器63等家用电器为基础的室内恒温恒湿装置;用户在使用本发明时,所需要的成本设备仅包括室内控制器1、通信主机2、空调调节器71、空气检测仪46、智能插座52,即与工业级恒温恒湿机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室内恒温恒湿装置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操作更加方便简单且成本更低。

其中,主机通信模块与控制通信模块、调节通信模块、插座通信模块、粉尘传感模块、净化通信模块均为能无线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或zigbee模块或433m无线模块,无线传输能使用户更加灵活多样的使用本发明。

其中,温度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电路,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电路与检测处理器连接,湿度传感模块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电路,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电路与检测处理器连接,粉尘传感模块包括粉尘传感器、粉尘传感电路,粉尘传感器通过粉尘传感电路与检测处理器连接。

其中,空气检测仪46包括检测壳体,检测壳体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采集室内的温度、湿度和pm2.5。

其中,控制供电模块、调节供电模块、插座供电模块、检测供电模块均包括电源供电模块,电源供电模块包括电源插头、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与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头与室内供电线路连接,可选的,在电源插头的位置可以设置一个插头槽,电源插头在不使用时可以收纳于插头槽内。

其中,检测供电模块还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电池电路,电池与电池电路连接,对于空气检测仪46来说,要放置在用户所需求的位置上,为了保证其放置位置的自由,增加电池模块,可以通过电池进行供电,相应的,在放置电池的表面可以增加电池盖,以便于用户进行更换电池。

其中,控制供电模块、调节供电模块、插座供电模块均为电源供电模块,电源供电模块包括电源插头、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与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头与室内供电线路连接;检测供电模块为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电池电路,电池与电池电路连接,即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供电模块不包括电源供电模块。

综上,当用户使用本发明时,将室内控制器1安装于用户平常使用的墙壁上,将通信主机2放置在室内的空旷位置,将空调调节器71安装于空调65附件的墙壁上;将加湿器64的电源线插接于智能插座52上,将空气检测仪46放置在诸如床边、大厅等用户所需位置上,即可实现室内恒温恒湿装置。

本发明提供室内家居控制方法,还涉及室内家居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设备4采集环境实时数据,以此来控制家用设备6,从而提供功能丰富且控制准确的智能家居服务;其中,通过通信主机2与室内控制器1、可调灯具61、电动窗帘66、光线采集器45、智能开关51进行无线连接,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设置光线亮度、光线色彩的期望参数,从而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控制整个装置;室内控制器1根据用户输入的期望参数进行目标控制,通过光线采集器45采集室内的光线信息,将光线信息发送给室内控制器1,由室内控制器1内的软件算法进行计算,并通过电动窗帘66的开合、可调灯具61的亮度调节和颜色调节、普通灯具62的开关来实现光线亮度和光线颜色的调节,从而实现以室内控制器1为核心,以可调灯具61、电动窗帘66、普通灯具62为基础的室内光线控制装置,从而满足用户对智能调节光线亮度、光线颜色的需求;通过通信主机2与室内控制器1、室内各种家用设备进行无线连接,通过室内控制器1综合控制家用设备6来满足恒温恒湿的需求,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设置温度、湿度、pm2.5的期望参数,从而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控制整个装置,与工业级恒温恒湿机相比,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操作更加方便简单且成本更低;本发明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强大,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