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5633发布日期:2018-11-02 20:5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背景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执行存储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I)和输出(O)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是在电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控制装置。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装置。

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均采用模块化结构,分为中央处理单元CPU模块、通信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特殊功能模块等。其中中央处理单元CPU模块,一般自身带有一定数量的数字量输入和数字量输出通道,所带的模拟量输出通道为继电器或晶体管输出是固定的。而且,极少有带有模拟量通道的,需要外接扩展模块。

但对于一些小型控制系统,需要的数字量I/O点数较少,有时甚至就几个点,往往即需要继电器输出,又需要晶体管输出。这种情况下,需选择同时自带两种输出模式的模块,这种模块一般自带I/O点数较多,造成点数浪费;或者,采用中间继电器等设备实现,造成投资增加,占用空间,接线复杂。很多时候,小型控制系统还会有少量模拟量需求,就得另加模拟量模块,也会造成点数浪费和成本增加,增加了模块,占用空间大,也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装配空间,减少系统接线,有利于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拨码开关,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上设有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集成继电器和晶体管;所述拨码开关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拨码开关的输出端与集成继电器、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集成继电器、晶体管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为了不必再增加其他模块或继电器等设备,所述集成继电器和晶体管的输出通道设有多个且数量相同;

为了方便中央处理单元同时控制其他设备,所述每个集成继电器的输出通道和每个晶体管的输出通道共用一个输出端口;

为了方便中央处理单元可以切换控制其他设备,所述拨码开关的输出端与集成继电器的输出端和晶体管的输出端并联;

为了不必再增加其他模块,降低成本,节省装备空间,减少系统接线,所述模拟量输入通道和模拟量输出通道各1-2个点;

为了使中央处理单元能稳定地控制设备,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为CPU芯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在中央处理单元上同时集成了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通道,可灵活根据需求,用拨码开关进行设定,不必再增加其他模块或继电器等设备,降低了成本,节省了装配空间,减少系统接线。在中央处理单元上设有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不必再增加其他模块,降低了成本,节省了装配空间,减少系统接线,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拨码开关,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上设有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集成继电器和晶体管;所述拨码开关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拨码开关的输出端与集成继电器、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集成继电器、晶体管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不必再增加其他模块或继电器等设备,所述集成继电器和晶体管的输出通道设有多个且数量相同;

为了方便中央处理单元同时控制其他设备,所述每个集成继电器的输出通道和每个晶体管的输出通道共用一个输出端口;

为了方便中央处理单元可以切换控制其他设备,所述拨码开关的输出端与集成继电器的输出端和晶体管的输出端并联;

为了不必再增加其他模块,降低成本,节省装备空间,减少系统接线,所述模拟量输入通道和模拟量输出通道各1-2个点;

为了使中央处理单元能稳定地控制设备,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为CPU芯片。

工作原理:对于集成继电器和晶体管的输出端的输出通道,通过拨码开关的并联,不改变输出通道的自身结构。对于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直接集成到中央处理单元内部,不改变自身内部结构。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拨码开关与集成继电器、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实现对不同设备的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模拟量模块是通过数据线连接的问题,减少了系统接线,实现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