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3437发布日期:2019-08-13 19:0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家居智能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创建智慧城市逐渐成为研发热点,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科技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生活便捷性,提高生活质量。

很多社区开始搭建智能的社区管理平台,例如,通过中心管理平台管理物业进行巡逻等,同时,智能家居管理也逐渐发展,例如用户可通过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等。但现有技术中,社区管理和智能家居管理是相互独立的,智能家居管理属于toc模式,社区管理则属于tob场景,两者不能互通,由此社区住户在社区内的活动管理与其家居管理互不关联。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家居控制一般是在用户进入家门或离开家门时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统一的控制操作,无法根据用户实际进入或离开社区、进入或离开单元楼以及进入或来开家门时,不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能够令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所述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包括:

家居管理平台接收基于用户对社区门禁设备的门禁控制指令标记的进入社区的社区事件,并查找与所述社区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

根据所述与所述社区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基于住宅门禁的状态变化情况标记家居进入事件,并查找与所述家居进入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

根据所述与所述家居进入事件的家居控制规则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所述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包括:

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电路;

所述通信电路,用于所述处理终端与所述处理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之间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发送;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的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有机结合了社区管理平台和家居管理平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机制,通过用户回家时顺序触发的社区管理平台关联的社区大门门禁、单元楼门禁,以及家居管理平台关联的住宅门禁,顺序查找与社区进入事件、单元楼进入事件以及家居进入事件分别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由此即可在社区进入事件、单元楼进入事件以及家居进入事件发生时,分别根据各自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逐渐顺序的对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令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步骤s11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100至少可包括社区管理平台10和家居管理平台20,两者可进行信息交互。进一步,社区管理平台10与社区内布置的大门和停车场门禁1011、单元楼门禁1012等社区门禁设备101以及安装有社区管理平台10对应的应用程序的用户终端102之间可相互通信,例如,社区住户通过社区门禁设备101或用户终端102触发进出社区的事件时,社区门禁设备101或用户终端102可获取相关的住户的信息,进而将获取到的信息发送至社区管理平台10,由社区管理平台10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该住户进行身份确认,当身份确认通过后,社区管理平台10可向社区门禁设备101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进一步,社区门禁设备101即可响应该控制指令执行开启大门门禁或停车场出入闸口等的操作。家居管理平台20可与社区住宅内安装的智能电灯、智能音箱、智能空调等智能家居设备202进行信息交互,从智能家居设备202获取相应的终端信息和/或住户信息,并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202发送控制指令,以对智能家居设备202进行智能控制。可以理解的是,同一家居管理平台20可与社区内不同住宅的住户的智能家居设备202进行信息交互,对于不同的住户可在家居管理平台20上注册自身的家居管理账号,通过自身的家居管理账号与自己住宅内的智能家居设备202进行关联,由此即可通过不同的家居管理账号对不同住宅的住户的智能家居设备202进行区分。进一步,家居管理平台20同样与住宅门禁203进行信息交互,通过检测到住宅门禁203的状态变化进一步进行事件分析而获取家居进入事件。

本申请中,家居管理平台20可直接与智能家居设备202进行信息交互,也可间接与智能家居设备202进行信息交互,例如,家居管理平台20与社区住宅内的家居控制终端201进行信息交互,家居控制终端201进一步与智能家居设备202进行信息交互,家居管理平台20将智能家居设备202的控制指令发送至家居控制终端201,由家居控制终端201对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202进行控制。其中,家居控制终端201可以是独立的智能家居设备202控制终端,也可集成了家居控制功能的某一智能家居设备202,例如具有家居控制功能的智能路由器。本实施例以集成了家居控制功能的智能路由器作为家居控制终端201,家居管理平台20通过智能路由器对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202进行控制。

本申请中,用户可基于上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对自己进入或离开社区、进入或离开单元楼以及进入或离开家门时设置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例如,当用户进入社区时可控制开启家里的热水器、进入单元楼时开启空调,进入家门时开启客厅的灯、电视机等;而当用户离开家门时,也相应的关掉对应的家居设备,同时开启安全摄像头、安全报警装置等安全监控设置。上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社区管理平台可用于接收用户对社区门禁设备的门禁控制指令,基于门禁控制指令进行社区事件标记;并向家居管理平台发送标记的社区事件;进一步,家居管理平台可用于接收社区事件,并基于用户的住宅门禁的状态变化情况标记相应的家居事件,基于社区事件和家居事件查找相应的家居控制规则,根据家居控制规则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基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是基于图1所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家居管理平台所执行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可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家居管理平台接收基于用户对社区门禁设备的门禁控制指令标记的进入社区的社区事件,并查找与社区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

小区的各个出入口处均设置有社区门禁设备,例如,小区各个门口处设置有相应的大门门禁、停车场出入闸口以及每个单元楼设置的单元楼门禁等。用户在进入或离开小区、单元楼时可通过门禁卡、人脸识别、手机端app等触发社区进入事件或社区离开事件,此时即可通过社区门禁设备或手机端向社区管理平台发送对应于社区门禁设备的门禁控制指令,由此令社区管理平台基于该门禁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社区门禁设备的控制操作。本实施例中,社区管理平台通过根据门禁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社区事件标记。例如,门禁控制指令为开启小区的大门门禁,则社区管理平台可进一步获取大门门禁处的视频信息或人脸识别信息,判断用户是进入社区或离开社区,若是离开社区则标记社区离开事件,若是进入社区则标记社区进入事件。若门禁控制指令是停车场进入闸口的开启指令,则标记社区进入事件;若门禁控制指令是停车场离开闸口的开启指令,则标记社区离开事件。进一步,对于每个单元楼设置的单元楼门禁的门禁控制指令,可采取类似小区大门门禁的处理方式,相应的标记单元楼进入事件或单元楼离开事件。

本实施例中,门禁控制指令至少可包括用户人脸数据、指纹数据、电话、用户app账号等用户信息,此外,还可包括门禁控制指令的产生时间;进一步,若门禁控制指令是对应于大门门禁的控制指令,则门禁控制指令还可包括对应的大门门禁编号;若门禁控制指令是对应于单元楼门禁的控制指令,则门禁控制指令还可包括对应的单元楼编号。可以理解的是,小区内通常有若干个单元楼和若干个大门门禁,每个单元楼和大门门禁可进行编号,以通过编号进行区分。例如,北门门禁编号001,南门门禁编号002,地面停车场编号003,地下停车场编号004,单元楼则顺序编号为a栋、b栋、c栋等。

进一步,社区管理平台对上述社区事件进行标记后,可将标记的社区事件发送至家居管理平台,进而令家居管理平台基于该社区事件执行后续步骤。本实施例中,社区事件包括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

本实施例中,社区管理平台在收到门禁开启指令时,可根据人脸识别、视频分析等方式对相应行为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用户进入社区,此时基于门禁控制指令中的社区进入控制指令标记社区进入事件,基于门禁控制指令中的单元楼进入控制指令标记单元楼进入事件。即可将标记的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发送至家居管理平台。可以理解的是,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之间存在时间差,在用户回家的情况下,社区进入事件会先被标记并先被发送至家居管理平台,单元楼进入事件至少是在社区进入事件发送后的几分钟后被发送至家居管理平台,两者的时间差具体根据用户的行走速度、社区的大门门禁与单元楼之间的距离等相关联。

由此,家居管理平台可接收来自于社区管理平台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进而查找到与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小区内的住户在社区管理平台可注册社区身份账号以及在家居管理平台上注册家居身份账号。基于家居管理平台和社区管理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令用户的社区身份账号和家居身份账号分别存储于社区管理平台和家居管理平台,且相互进行备份,即家居管理平台中可同时存储有用户的社区身份账号和家居身份账号,而家居控制规则与家居身份账号关联。由此,家居管理平台可基于社区事件获取用户的社区身份账号,进一步基于用户的社区身份账号映射得到对应的家居身份账号;由此基于家居身份账号查找相应于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的家居控制规则。

家居管理平台可根据社区进入事件、单元楼进入事件和家居进入事件的先后时间顺序,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分别对应于社区进入事件、单元楼进入事件和家居进入事件的家居设备控制指令。即基于家居身份账号分别查找与社区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与单元楼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以及与家居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三家居控制规则。

家居管理平台可根据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的先后时间顺序,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分别对应于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的家居设备控制指令。即基于家居身份账号分别查找与社区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以及单元楼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二家居控制规则。

进一步,如图3所示,步骤s11可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11中,接收基于用户对社区大门门禁的第一门禁控制指令标记的社区进入事件。

在用户回家的情况下,社区大门门禁先被用户触发,由此即可基于用户对社区大门门禁的第一门禁控制指令确定社区进入事件,社区管理平台即可标记社区进入事件,并向家居管理平台发送该社区进入事件。由此家居管理平台先接收到社区进入事件。

在步骤s112中,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基于用户对单元楼门禁的第二门禁控制指令标记的单元楼进入事件。

用户回家的情况下,从社区大门门禁进去社区后,即通过单元楼门禁进行相应的单元楼。由此,家居管理平台接收到标记的社区进入事件时,可先不查找与社区进入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指令;而进一步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根据判断结果选择后续执行步骤,若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则执行后续步骤是s113,否则结束流程。

可以理解的,很多社区内设置有图书馆、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设施,若用户进入小区后并未回家,而是去公共设施场所,则此时仅在接收到社区进入事件时即开启相应的智能家电设备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由此可在接收到社区进入事件后开始计时,判断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如预设时长为10分钟,判断在接收到社区进入事件后的10分钟内是否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若在10分钟内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则继续执行步骤s113,以完成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若10分钟内未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即可结束工作流程。

在步骤s113中,基于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分别查找各自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

当确定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则确定用户已经进行单元楼,由此即可进一步确定用户的回家行为。此时即可基于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分别查找各自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

在步骤s12中,根据与社区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进一步,家居管理平台对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具体的,家居管理平台先查找到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进一步根据查找到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向智能路由器发送相应的家居控制指令,以使智能路由器根据该家居控制指令对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根据第一家居控制规则控制开启热水器、开窗、关窗等以及根据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开启空调、开启饮水器等。

在步骤s13中,基于住宅门禁的状态变化情况标记家居进入事件,并查找与家居进入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

家居管理平台与住宅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互联,其中智能家居设备可包括住宅门禁,即家门。可以理解的是,对应于不同的住宅类型,住宅门禁可不同,例如对于公寓、居室房等类型的住宅,住宅门禁即为家门;若对于别墅等类型的住宅,住宅门禁即为最外围的花园门禁。

在用户回家的情况下,家居管理平台可在接收到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并基于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之后。当用户进入家门时,家居管理平台即可检测到家门的状态变化,由此家居管理平台即可进行家居进入事件的标记,家居管理平台即可根据家居进入事件查找相应的家居控制规则。具体的,基于家居身份账号查找与家居进入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令与家居进入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为第三家居控制规则。

在步骤s14中,根据与家居进入事件的家居控制规则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家居管理平台即可根据查找到的第三家居控制规则向智能路由器发送相应的家居控制指令,以使智能路由器根据该家居控制指令对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开启客厅灯、开启电视机等。

此外,本实施例还可采用如下执行方式:令社区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中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指令为调节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为低功耗工作模式,令单元楼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中除了包含其自身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之外,还可包含将低功耗工作模式的智能家居设备调整为正常工作模式。此时,家居管理平台可在接收到社区进入事件,根据其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控制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低功耗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同时开始计时,判断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不同的家居控制操作。如预设时长为10分钟,判断在接收到社区进入事件后的10分钟内是否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若在10分钟内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则基于单元楼进入事件查找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一方面根据对应于单元楼进入事件的第二家居控制规则控制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另一方面调节低功耗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的智能家居设备为正常工作模式;若10分钟内未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则可关闭之前以低功耗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的智能家居设备,直至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后,基于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分别查找各自相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根据各自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家居设备控制指令。进一步,家居管理平台在标记家居进入事件后,查找相应的第三家居控制规则,根据第三家居控制规则向智能路由器发送相应的家居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第一家居控制规则、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以及第三家居控制规则均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设置。例如,在接收社区进入事件时,根据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开窗、开启热水器、调节热水器的加热温度等;在接收到单元楼进入事件时,根据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开启开空调,开启饮水器、调节空调温度以及调节饮水器的饮用水温度等;在接收家居进入事件时,根据第三家居控制规则开客厅灯、开电视、调节客厅的亮度以及电视播放节目等。此外,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在用户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记录用户对各个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习惯,根据记录的使用习惯对第一家居控制规则、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以及第三家居控制规则进行调整优化,例如,通过对空调的工作模式的检测确定用户调整空调的温度为25℃的情况较多,则可将该数据整合至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之后即可自动调节空调温度为25℃。

本实施例有机结合了社区管理平台和家居管理平台,令社区管理平台和家居管理平台可相互通信,由此通过用户回家时顺序触发的社区管理平台关联的社区大门门禁、单元楼门禁,以及家居管理平台关联的住宅门禁,顺序查找与社区进入事件、单元楼进入事件以及家居进入事件分别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由此即可在社区进入事件、单元楼进入事件以及家居进入事件发生时,分别根据各自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逐渐顺序的对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令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本申请还提出了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图4是本申请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是基于图1所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家居管理平台所执行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可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21中,家居管理平台接收基于用户对社区门禁设备的门禁控制指令标记的进入社区的社区事件,并查找与社区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

本实施例中社区事件包括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由此家居管理平台可根据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的先后时间顺序,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分别对应于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的家居设备控制指令。即基于家居身份账号分别查找与社区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以及单元楼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步骤s21与图2和图3所示的步骤s1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22中,获取与家居控制规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当前状态。

进一步,家居管理平台可通过智能路由器获取与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当前状态。例如,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为热水器,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为空调和饮水器,则分别获取空调和热水器、空调以及饮水器的当前状态。

在步骤s23中,判断智能家居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为预设状态。

根据步骤s22中获取的与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分别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当前状态后,判断这些智能家居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为满足用户需求的预设状态,根据判断结果选择后续执行内容,具体的,若智能家居设备的当前状态为预设状态,则说明该智能家居设备已经处于需要调节到的状态,则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调节控制,则结束工作流程。若智能家居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是预设状态,则继续执行步骤s24,对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预设状态可为与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中包含的需要将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调节到的状态,可由用户根据喜好进行设置。

例如,与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为热水器,第一家居控制规则中规定开启热水器并调节器加热温度为52℃,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为空调,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中规定开启空调并调节其温度为26℃。由此,可在查找到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后,通过智能路由器获取空调和热水器的当前状态,判断两者是否开启,以及对应的温度是否分别为26℃和52℃;若判断结果为空调为开启状态且其温度为26℃,以及热水器为开启状态,但其温度为24℃;由此,即可确定空调的当前状态为预设状态,即可对空调不再做调节,而热水器的当前状态不是预设状态,则调节其加热温度至52℃。

在步骤s24中,根据与社区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在步骤s25中,基于住宅门禁的状态变化情况标记家居进入事件,并查找与家居进入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

在步骤s26中,根据与家居进入事件的家居控制规则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步骤s24至步骤s26根本与图1所示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2至步骤s1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本申请还提出了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图5是本申请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是基于图1所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家居管理平台所执行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可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31中,家居管理平台接收基于用户对社区门禁设备的门禁控制指令标记的进入社区的社区事件,并查找与社区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

本实施例中社区事件包括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由此家居管理平台可根据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的先后时间顺序,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分别对应于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的家居设备控制指令。即基于家居身份账号分别查找与社区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以及单元楼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步骤s31与图2和图3所示的步骤s1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32中,获取当前环境信息,根据当前环境信息得到相应的家居控制子规则。

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与环境信息相关的家居控制子规则,例如,家居控制子规则可指定在环境亮度大于预设亮度的情况下不开启客厅灯,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不开启空调,环境湿度高于预设湿度时开启抽湿设备,以及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湿度时开启加湿器等。其中,当前环境信息可包括当前亮度信息、当前温度信息、当前湿度信息等。由此可在步骤s31查找到与社区进入事件和单元楼进入事件相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之后,进一步可获取当前环境信息,进而确定与该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家居控制子规则。

在步骤s33中,利用家居控制子规则对与社区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与社区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

进一步,即可根据家居控制子规则对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进行调整,例如,与社区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规定开启热水器,并将热水器温度调节至30℃,而根据当前环境信息中的温度信息确定当前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例如,当前环境温度仅为19℃,预设温度为26℃),此时根据家居控制子规则的规定则需要将热水器的加热温度调节的52℃,由此根据家居控制子规则对与社区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家居控制规则。又如,与单元楼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二家居控制规则规定开启空调,而根据当前环境信息中的温度信息确定当前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此时根据家居控制子规则的规定则不开启空调,由此根据家居控制子规则对与第二家居控制规则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家居控制规则。此外,对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中与家居控制子规则不关联的智能家居设备不做调整,即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中对应的其他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则不受影响。

在步骤s34中,根据调整后的与社区事件对应的家居控制规则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进一步,家居管理平台根据调整后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分别向智能路由器发送相应的家居控制指令,以使智能路由器根据该家居控制指令对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在步骤s35中,利用家居控制子规则对与家居进入事件的家居控制规则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与家居进入事件的家居控制规则。

进一步,即可根据家居控制子规则对与家居进入事件对应的第三家居控制规则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三家居控制规则。具体调整方式可参见上述步骤s33中对第一家居控制规则和第二家居控制规则的调整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36中,根据调整后的与家居进入事件的家居控制规则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进一步,家居管理平台根据调整后的第三家居控制规则向智能路由器发送相应的家居控制指令,以使智能路由器根据该家居控制指令对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可根据更加贴合当前环境信息的家居控制子规则对原始的第一家居控制规则、第二家居控制规则以及第三家居控制规则进行调整优化,进而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处理终端200包括相互通信的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通信电路203;其中,通信电路203用于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与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之间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发送,存储器202存储处理器能够执行的计算机指令。处理器201用于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图2至图5所示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进一步,本申请的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可为能够执行上述图2至图5所示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执行硬件设备,例如服务器、计算机设备等终端设备或由服务器等执行硬件设备组建的服务器系统等。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为可承载图1所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社居管理平台的服务器、计算设备等执行终端或有服务器等执行终端组建的服务器系统等。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存储介质300中存储有能够被执行的程序数据301,该程序数据301被执行能够实现图2至图5所示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该存储介质300可以是智能终端的存储模块、移动存储装置(如移动硬盘、u盘等)、网络云盘、应用存储平台或服务器等具备存储功能的介质。此外,该存储介质还可以为上述图6中所示的存储器202。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