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会议桌面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4004发布日期:2019-11-15 21:1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会议桌面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传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会议桌面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在目前的会议服务领域,均采用人工服务的传统服务模式。实用新型人发现这种人工传统服务器模式不仅耗费人力成本,而且在服务标准化方面存在着三点弊端:

一是服务人员的服务速度不一定满足会议需要,二是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具有不可控因素,三是针对部分涉密会议,服务人员不便在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会议桌面传送装置,其能够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会议服务效率,满足会议个性化需求。

本公开的一种便携式会议桌面传送装置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会议桌面传送装置,包括:

磁条式轨道,其设置于桌面上;所述磁条式轨道的预设呼叫位置处镶嵌有射频标签,用于确定车体停放的位置;

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主控单元、驱动单元和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用于检测磁感应强度并传送至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根据磁感应强度大小来判断车体偏离磁条式轨道的程度,进而控制驱动单元进行差速纠偏,确保车体沿磁条式轨道前进。

进一步地,所述磁条式轨道的预设呼叫位置处设置有呼叫装置,所述呼叫装置包括呼叫控制器,所述呼叫控制器与主控单元之间通过通讯单元相互通信;所述呼叫控制器与呼叫按钮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讯单元可采用无线通讯方式,这样呼叫装置用来与传送装置中的主控单元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减少了复杂的布线,能够在保证通信快速且及时的前提下,使得整个传送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且可在人为预设位置设置为呼叫位置,能够满足会议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呼叫控制器还与指示灯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指示灯可用来指示车体是否到达当前呼叫位置,也可用于指示呼叫装置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单元包括磁导航传感器,当磁导航传感器正好处于磁条式轨道的正上方时,磁感应强度最大。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单元还与站点识别单元相连,所述站点识别单元包括:读卡器和天线,所述读卡器用于通过天线向外发射射频扫描信号,当所述射频标签在读卡器的射频扫描信号工作范围内时,射频标签用于将其内存储的位置信息经天线传送至读卡器,进而得到传送物的当前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站点识别单元准确地获取当前传送物到达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单元还与安全辅助单元相连,所述安全辅助单元包括:

激光传感器和距离计算控制器,所述激光传感器用于对预设方向发射扇形激光脉冲;所述距离计算控制器用于接收障碍物反射的激光脉冲信号的反射信号并输出障碍物与车体之间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安全辅助单元中的激光传感器的已知激光速度及在发出与返回的时间,准确快速地求取出障碍物与车体之间的距离,保证了车体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驱动器和第二电机驱动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和第二电机驱动器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与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还均与制动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串接有第一减速器,第二电机驱动器与第二驱动电机之间串接有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均与差速控制器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驱动单元中的差速控制器及减速器来实现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差速纠偏,确保车体沿磁条式轨道前进。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1)本公开的一种便捷式桌面呼叫传送装置,利用设置在桌面上的磁条式轨道的预设呼叫位置的射频标签,确定车体停放的位置;利用车体上的主控单元根据磁感应强度大小来判断车体偏离磁条式轨道的程度,进而控制驱动单元进行差速纠偏,确保车体沿磁条式轨道前进,实现了全自动桌面传送,且完成了会议中所需物品的传送和回收,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会议服务效率,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会议个性化需求,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2)本公开的便捷式桌面呼叫传送装置,其中,磁条式轨道的预设呼叫位置处设置有呼叫装置,借助呼叫装置,使需求物品自动传送至需求人处,实现了“无人化”会议服务,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会议桌面传送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会议桌面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会议桌面传送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1、车体;2、呼叫装置;3、磁条式轨道;4、第一车轮;5、第二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会议桌面传送装置,包括:

磁条式轨道3,其设置于桌面上;所述磁条式轨道的预设呼叫位置处镶嵌有射频标签,用于确定车体停放的位置;

车体1,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主控单元、驱动单元和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用于检测磁感应强度并传送至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根据磁感应强度大小来判断车体偏离磁条式轨道的程度,进而控制驱动单元进行差速纠偏,确保车体沿磁条式轨道前进,如图3所示。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磁条式轨道的预设呼叫位置处设置有呼叫装置2,所述呼叫装置包括呼叫控制器,所述呼叫控制器与主控单元之间通过通讯单元相互通信;所述呼叫控制器与呼叫按钮相连。

其中,通讯单元可为无线通讯方式,也可为有线通讯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呼叫装置用来与传送装置中的主控单元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减少了复杂的布线,能够在保证通信快速且及时的前提下,使得整个传送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且可在人为预设位置设置为呼叫位置,能够满足会议个性化需求。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呼叫控制器还与指示灯相连。

具体地,呼叫控制器设置在控制面板上。

其中,呼叫控制器可采用51系列单片机或arm或其他型号的单片机来实现。

在可选实施例中,指示灯设置于呼叫装置的左侧,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常亮绿色;传送物品到达指定位置时,指示灯以约2s/次的频率重复闪亮绿色;故障时指示灯常亮红色;近处轨道有异物时指示灯以约2s/次的频率重复闪亮红色。

呼叫按钮置于控制面板的右侧,下按一次即可完成呼叫指令。呼叫装置可根据实际使用桌面面积及形状,确定安装个数,原则上要求各呼叫装置均匀的分布于桌面各处,间隔距离在40cm—100cm区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求,磁条式轨道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分布于桌面之上,比如只设置在桌面上的一侧。

在具体实施中,主控单元设置于车体内部,可通过触屏及远程操作,通讯方式为无线呼叫运行。主控单元内设开关按钮、自动等待运行按钮、故障通报提示功能。开关按钮用于开启或关闭便捷式桌面呼叫传送器;自动等待运行按钮用于启动桌面呼叫传送器自动运行工作;故障通报提示功能用于传送轨道上有异物、传送器故障或各个呼叫装置故障时进行提示。

在本实施例中,除磁条式轨道外供电均由充电电池提供。导向单元安装在车体前方或者其他部位的底部,磁导航传感器利用其内置的8个采样点,能够检测出磁条上方一定程度的微弱磁场,车体运行时,磁导航传感器内部垂直于磁条上方的连续1~3个采样点会输出信号,依靠输出的这几路信号,可以判断磁条相对于磁导航传感器的偏离位置,当车体的行驶与导引轨迹一致时,说明此时磁导航传感器正好处于磁条式轨道的上方,磁导航传感器正中间的检测元件测得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当车体偏离磁条式轨道时,据此主控单元自动做出调整,控制驱动单元差速纠偏。

如图2所示,车体1上设置有第一车轮4和第二车轮5。第一车轮4和第二车轮5均与驱动单元相连。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驱动器和第二电机驱动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和第二电机驱动器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与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还均与制动器相连。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串接有第一减速器,第二电机驱动器与第二驱动电机之间串接有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均与差速控制器相连。

其中,差速控制器可采用51系列单片机或arm或其他型号的单片机来实现。

所述差速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车轮速度和第二车轮速度并输出相应减速信号分别至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实现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差速纠偏,确保车体沿磁条式轨道前进。

差速原理及动作过程:导向单元获取到行进路径数据横向距离偏移,传送至差速控制器,在差速控制器中计算出差速比,进而根据差速控制车体的第一轮和第二轮的速度,使第一轮和第二轮的速度按照正常速度或正常轨迹行进。

减速刹车系统原理及动作过程:当收到障碍或射频标签信息后,主控单元根据障碍物距离及id信息,向相应减速器发出减速信息,当读卡器读取到呼叫id时或距离障碍物在预设距离时,立即向制动器发出停车指令,车体即可停在距障碍物10cm处(距离可设定)或id呼叫处。

本实施例通过驱动单元中的差速控制器及减速器来实现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差速纠偏,确保车体沿磁条式轨道前进。

在具体实施中,磁条式轨道及射频标签附着在桌面,用于规定传送轨道路径及呼叫装置定位点。磁条式轨道呈环形分布于桌面之上,贯穿呼叫按钮的定点位置,有明确轨道标识,覆盖全桌范围。射频标签镶嵌于磁条式轨道内,确定车体停放的准备位置。

在具体实施中,如图3所示,所述主控单元还与站点识别单元相连,所述站点识别单元包括:读卡器和天线,所述读卡器用于通过天线向外发射射频扫描信号,当所述射频标签在读卡器的射频扫描信号工作范围内时,射频标签用于将其内存储的位置信息经天线传送至读卡器,进而得到传送物的当前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射频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读卡器用于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用于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具体地,事先将唯一的地址id存入射频标签中,同一应用环境的任意两个射频标签中的地址id都不相同。当桌面呼叫发出需求信息后,主控单元将启动读卡器(读卡器在车体底部),读卡器通过持续发射特定频率的射频扫描信号,当射频标签进入其工作范围内时(也就是靠近读卡器线圈时),将产生感应电流,对卡内的电容进行充电,射频标签得电后,将射频标签内的编码信息通过天线发送出去;读卡器接收到从标签发送来的调制信号,得到射频标签的编码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编码信息是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与地址id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主控单元还与安全辅助单元相连,所述安全辅助单元包括:

激光传感器和距离计算控制器,所述激光传感器用于对预设方向发射扇形激光脉冲;所述距离计算控制器用于接收障碍物反射的激光脉冲信号的反射信号并输出障碍物与车体之间的距离。

其中,距离计算控制器可采用51系列单片机或arm或其他型号的单片机来实现。

本实施例通过安全辅助单元中的激光传感器的已知激光速度及在发出与返回的时间,准确快速地求取出障碍物与车体之间的距离,保证了车体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传送装置运行时,车体通过安全辅助单元感应桌面轨道上是否存在异物,从而辅助传送轨道的正常运行。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距离计算控制器还与报警装置相连。

其中,报警装置包括led指示灯和声音报警器。

在具体实施中,使用者根据会议桌的大小、形状等合理设置呼叫装置及磁条式轨道,然后开启桌面传送装置,确保桌面传送装置中与主控单元相互通信的呼叫装置正常使用,可采用指示灯提示呼叫装置的工作状态。参会人员通过呼叫装置中的呼叫按钮要求所需传送物,车体将沿既定磁条式轨道将所需传送物送达呼叫装置的传送定位点后,发出要求的参会人员可拿取所需传送物。其余参会人员也可通过磁条式轨道依次拿取所需传送物。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会议需求,可采用遥控装置或后台操作装置与主控单元相互通信进而控制车体运动,使物品可传送至各定位点。

桌面轨道有明确轨道标识,要求参会人员勿将杂物放置于轨道之上。如桌面轨道上存在异物,车体会自动将传送物停滞于距异物预设位置(比如:10cm)处,距异物最近的呼叫装置会重复闪亮红色,同时,主控单元中的故障通报也将提示磁条式轨道上有异物,并明确异物的具体位置,控制方或参会者均可根据具体位置进行异物清理。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