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9108发布日期:2021-06-18 16:2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生产条件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间生产产品时,由于部分产品性质决定生产过程中需要一个适宜的温度和较低的空气湿度,尤其是夏季温度较高,且降雨频繁造成空气湿度较大,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大量异常问题,公司不得已进行长时间的设备停产修理,浪费原料的同时也容易生产大量不合格,进而影响生产效益,也因为产品产能不足的原因,降低企业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调节产品生产车间温湿度情况,保证产品生产的外界环境,提高成品合格率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引入外界气流的气流引入部、用于对引入的气流进行处理的气流处理部及用于将处理后的气流引入车间的混合仓,所述气流处理部分别连通气流引入部及混合仓;

所述气流处理部包括吸潮仓及常态仓;所述气流引入部分别与吸潮仓及常态仓连通,所述混合仓一端分别与吸潮仓及常态仓连通,混合仓的另一端连通工作车间。

本实用新型设置通过气流引入部引入外界空气,引入的外界空气分别进入吸潮仓及常态仓,吸潮仓对空气进行吸潮干燥处理,最终将吸潮仓及常态仓内的空气流入混合仓在混合仓内充分混合后进入工作车间,通过控制外界空气进入吸潮仓内及常态仓内的分量调节最终进入工作车间的空气情况,保证工作车间内空气处于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

所述气流引入部包括对流袋,所述对流袋连通有冷却仓,所述冷却仓分别与所述吸潮仓及常态仓连通。

所述吸潮仓包括仓体侧壁设置的风阀,所述吸潮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一端连接风阀,风机另一端连通进风管的一端,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驱潮装置,所述冷却仓通过风阀与吸潮仓连通。

所述常态仓与所述吸潮仓并排设置,所述常态仓的仓体侧壁设置有旁风阀,所述常态仓通过旁风阀与所述冷却仓连通。冷却仓通过风阀与吸潮仓连通,通过旁风阀与常态仓连通,通过控制风阀与旁风阀开关程度控制冷却仓内流出的冷却后的外界空气通入吸潮仓与常态仓,吸潮仓对气体进行吸潮处理,而常态仓维持常态,随后进入混合仓进行混合,达到预期的空气湿度。

所述驱潮装置包括通过转轴与所述吸潮仓侧壁连接的转轮,所述转轮内设置若干硅胶吸条,所述吸潮仓上方连通设置有进风热管;

所述吸潮仓内朝向所述进风热管设置有“v”形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两端设置于进风热管的两端与所述吸潮仓顶部仓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条的尖端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

所述吸潮仓顶部侧壁设置有反吹口。密封条的尖端设置有供转轴贯穿的通孔,使得转轮转动时,密封条保持相对固定,使用时开启风阀,冷却后的外界气流进入吸潮仓,通过风机向转轮输送,硅胶吸条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通过进风热管向密封条内吹热风,进入密封条内的硅胶吸条吸收的水分由于热风原因而形成汽化,由于密封条呈v型设置以及反吹口的作用,热风与硅胶吸条上吸收的水分进行热传递后,汽化后的水分腌密封条侧壁经由反吹口排出,避免热风聚集,提高除潮效果,达到吸潮目的,密封条的设置,使得进入密封条区域内的硅胶吸条进行吹热风操作。

所述转轮为硅胶材质。使得整个转轮均具有吸潮效果。

所述密封条关于所述转轮对称设置,密封条的侧边与所述吸潮仓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由于硅胶为柔性材质,因此转轮与密封条摩擦相对转动,通过密封条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密封区,减少热风进入密封区外,转轮及硅胶吸条吸收来自风机输送的外界空气水分,在密封区中除潮后,重新吸潮,如此反复循环。

所述转轮的轮面上设置若干通风口。用于接入冷却仓冷却后的空气或者引导自进风热管进入的热风形成反吹后,沿密封条经由通风口通入反吹口。

所述吸潮仓及常态仓对应混合仓设置连通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系统,能够调节外界空气进入工作车间的温湿度,满足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外界条件,稳定生产环境,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及合格率,缩短了停机时间减少材料浪费,保证企业生产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潮仓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潮仓;2、常态仓;3、对流袋;4、冷却仓;5、风阀;6、风机;7、进风管;8、旁风阀;9、转轮;10、硅胶吸条;11、进风热管;12、密封条;13、反吹口;14、混合仓;15、连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用于引入外界气流的气流引入部、用于对引入的气流进行处理的气流处理部及用于将处理后的气流引入车间的混合仓14,气流处理部一侧连通气流引入部另一侧连通混合仓14;

气流处理部包括吸潮仓1及常态仓2;气流引入部分别与吸潮仓1及常态仓2连通,混合仓一端分别与吸潮仓1及常态仓2连通,混合仓14的另一端连通工作车间。

气流引入部包括对流袋3,对流袋3连通有冷却仓4,冷却仓4分别与吸潮仓1及常态仓2连通。

吸潮仓1包括仓体侧壁设置的风阀5,吸潮仓1内设置有风机6,风机6一端连接风阀5,风机6另一端连通进风管7的一端,进风管7的另一端设置有驱潮装置,冷却仓4通过风阀5与吸潮仓1连通。

常态仓2与吸潮仓1并排设置,常态仓2的仓体侧壁设置有旁风阀8,常态仓2通过旁风阀8与冷却仓4连通。冷却仓4通过风阀5与吸潮仓1连通,通过旁风阀8与常态仓2连通,通过控制风阀5与旁风阀8开关程度控制冷却仓内流出的冷却后的外界空气通入吸潮仓1与常态仓2,吸潮仓1对气体进行吸潮处理,而常态仓2维持常态,随后进入混合仓进行混合,达到预期的空气湿度。

驱潮装置包括通过转轴与吸潮仓1侧壁连接的转轮9,转轮9内设置若干硅胶吸条10,吸潮仓1上方连通设置有进风热管11;

吸潮仓1内朝向进风热管11设置有“v”形密封条12,密封条12的两端设置于进风热管11的两端与吸潮仓1顶部仓壁固定连接,密封条12的尖端与转轴同轴连接;

吸潮仓1顶部侧壁设置有反吹口13。密封条12的尖端设置有供转轴贯穿的通孔,使得转轮9转动时,密封条12保持相对固定,使用时开启风阀5,冷却后的外界气流进入吸潮仓1,通过风机6向转轮9输送,硅胶吸条10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通过进风热管11向密封条12内吹热风,进入密封条12内的硅胶吸条10吸收的水分由于热风原因而形成汽化,由于密封条12呈v型设置以及反吹口13的作用,热风与硅胶吸条10上吸收的水分进行热传递后,汽化后的水分腌密封条12侧壁经由反吹口13排出,避免热风聚集,提高除潮效果,达到吸潮目的,密封条12的设置,使得进入密封条12区域内的硅胶吸条10进行吹热风操作。

转轮9为硅胶材质。使得整个转轮均具有吸潮效果。

密封条12关于转轮9对称设置,密封条12的侧边与吸潮仓1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由于硅胶为柔性材质,因此转轮9与密封条12摩擦相对转动,通过密封条12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密封区,减少热风进入密封区外,转轮9及硅胶吸条10吸收来自风机6输送的外界空气水分,在密封区中除潮后,重新吸潮,如此反复循环。

转轮9的轮面上设置若干通风口,用于接入冷却仓4冷却后的空气或者引导自进风热管11进入的热风形成反吹后,沿密封条12经由通风口通入反吹口13。

吸潮仓1及常态仓2对应混合仓14设置连通阀15。

混合仓14分别与吸潮仓1及常态仓2连通,吸潮仓1干燥除湿后的气体与常态仓2中经冷却仓4内冷却后的常态气体均进入混合仓14,通过气体的无规则运动扩散实现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气体通入车间,保证车间内的温湿度。为促进混合速度,可采用现有的混合搅拌设备,促进混合进度。

本实施例中冷却仓4采用循环水降温冷却塔,吸潮仓1内硅胶吸条10吸收水气后,进风热管11向其吹送热气,使得水气汽化后经由反吹口13吹出,而吹出后的气体接入冷凝器产生冷凝水,将冷凝器与冷却仓4连通,因除湿产生的冷凝水应温度较低回收至冷却仓4进行对外界空气的冷却降温,实现循环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