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环绕编队包围的几何设计方法_2

文档序号:9864694阅读:来源:国知局
致来实现多运动体 的编队运动。
[0017] 具体的讲,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 (1)将全局坐标系下第i个运动体的目标超楠球面、期望简单凸闭轨道W及运动体 动态在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下重新表示;
[0019] (2)将目标超楠球面扩展为关于曲面函数的等值超楠球面簇;
[0020] (3)由曲面函数计算第i个运动体到目标超楠球面的距离,设计第i个运动体沿目 标超楠球面法向量上的控制力,实现第i个运动体的曲面登陆;
[0021] (4)计算第i个运动体到期望简单凸闭轨道平面的距离,设计第i个运动体沿期望 简单凸闭轨道平面法向量上的控制力,实现第i个的轨道跟踪;
[0022] (5)设计协同环绕运动的旋转轴,计算第i个运动体绕旋转轴的旋转角,设计第i个 运动体沿旋转方向上的控制力,实现第i个运动体的编队运动。
[0023] 其中所述的超楠球、轨道和运动体动态是在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下描述的。
[0024]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5] (11)建立全局坐标系和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间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
[0026] (12)在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下重新描述各个第i个运动体对应的目标超楠球 面、期望简单凸闭轨道W及运动体动态。
[0027]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 (21)通过同屯、压缩的方式扩展目标超楠球面,将目标超楠球面扩展为一组等值超 楠球面簇;
[0029] (22)根据曲面的正则性,确定第i个运动体的运动范围;
[0030] (23)在运动范围内构建第i个运动体的曲面函数,使扩展出的一组等值超楠球面 簇可W由曲面函数取不同的值来表示。
[0031]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2] (31)由第i个运动体的位置和对应的曲面函数,计算第i个运动体到目标超楠球面 的曲面距离误差;
[0033] (32)由曲面距离误差对时间的导数,计算曲面距离误差的变化量;
[0034] (33)根据曲面距离误差及其对时间的导数,设计第i个运动体沿目标超楠球面法 向量上的控制力。
[0035] 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6] (41)由第i个运动体的位置,计算第i个运动体到期望简单凸闭轨道平面的平面距 离误差;
[0037] (42)由平面距离误差对时间的导数,计算平面距离误差的变化量;
[0038] (43)根据平面距离误差及其对时间的导数,设计第i个运动体沿期望简单凸闭轨 道平面法向量上的控制力。
[0039] 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40] (51)由目标超楠球面和期望简单凸闭轨道平面,设计协同环绕运动的旋转轴,并 规定初始旋转角;
[0041] (52)由第i个运动体的位置和速度,计算第i个运动体绕旋转轴的旋转角;
[0042] (53)根据编队要求确定广义旋转角与旋转角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广义旋转角及其 对时间的导数;
[0043] (54)由信息交互得到的相邻运动体的信息,设计第i个运动体沿旋转方向上的控 制力。
[0044]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多层环绕编队包围的几何设计方法,具有简单可靠、精度 较高W及便于实际运用的特点,可用于多运动体协同信息采集等复杂任务。
【附图说明】
[0045] 图1为坐标系转换和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下描述的超楠球面、轨道和运动体动 态;
[0046] 图2为信息交互拓扑对应的双向图和有向图;
[0047] 图3为Ξ个同屯、超楠球表面、旋转轴相同的期望轨道上的编队示意;
[004引图4为Ξ个运动体角队形运动在同屯、超楠球表面的同屯、轨道上;
[0049] 图5为同屯、压缩扩张目标楠球面得到的等值楠球面簇;
[0050] 图6为多层环绕编队包围运动的几何设计流程图。
[0051 ] W上的图中有:〇广全局坐标系的原点;X广全局坐标系的X轴;y广全局坐标系的y 轴;ZI-全局坐标系的Z轴;Ou-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的原点;Xu-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的 X轴;yis-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的y轴;Zis-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的Z轴;Qi-超二次曲面中 屯、坐标系到全局坐标系的变换矩阵;终I-全局坐标系到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的变换矩 阵;Pii-第i个运动体在全局坐标系下位置向量;vii-第i个运动体在全局坐标系下速度向 量;Pi-第i个运动体在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下位置向量;Vi-第i个运动体在超二次曲面中 屯、坐标系下速度向量;W -第1个运动体;V;-第2个运动体;V;-第3个运动体;W-第4个运动 体;K-第5个运动体;Di-第i个运动体对应的旋转轴;VI-第1个运动体的速度;V2-第2个运动 体的速度;V厂第3个运动体的速度;P0-目标超楠球面上点到其中屯、的长度;Ni-垂直超球面 的方向;C-扩张的长度;-C-压缩的长度;λ广轨道函数;巧-扩张 C得到的曲面;压缩-C得 到的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53] 图6是本发明的设计流程图,由模块Ρ1、Ρ2、Ρ3、Ρ4、Ρ5、Ρ6和Ρ7构成,各模块叙述如 下:
[0化4]第一部分:模块Ρ1
[0055]由于本发明设计控制律针对是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下描述的超楠球面、轨道和 运动体动态。而实际中无论是目标超楠球面和期望轨道,还是运动体的动态经常是在全局 坐标系下给出的。模块Ρ1用于实现全局坐标系和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间的变换。
[0化6] 如图1所示的是通过坐标系平移和旋转实现全局坐标系Wi= {〇1,xi,yi,ζι}和超二 次曲面中屯、坐标系间的变换。通过坐标系变换矩阵化,可W将全局坐标系下描述的超楠球 面、轨道和运动体动态变换到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下重新描述。模块P1具体按下列步骤 实现:
[0057]第一步:将全局坐标系的原点01平移到目标超楠球的中屯、ois,得到坐标平移矩阵
[0化引
[0059] 旋转全局坐标系的{XI,yi,ZI}使其与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的{xis,yis,zis} -致, 得到旋转矩阵
[0060] Qir= [;Tii,r2i,r2i]T。
[0061] 计算惯性坐标系到轨道坐标系的坐标系变换矩阵化和逆矩阵谷^1
[0062] '1
[0063]
[0064] 第二步:由坐标系变换矩阵Qi,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Pil = [Pilx,Pily,Pily ]哺 速度乂^=[乂化,乂咖乂曲巧尤可^在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中重新描述,计算公式如下:
[00 化]
[0066]
[0067]由转化后的在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代入全局坐标系下超楠球的 描述方程,我们可W得到超二次曲面中屯、坐标系中超楠球巧W及与巧相交平面PiO的描述 方程
[006引
[0069] /;i, p;) = 〇
[0070] 其中,ail和ai2是赤道半径(沿着xis和yis轴),ai3是极半径(沿着zis轴),Eii和ε?2分 别为东-西和南-北指数,Bi是平面法向量,托是平面Pio中任意一固定点。进而,超楠球表面 上的期望轨道巧。可W用超楠球巧方程和平面Pio方程联列表示
[0071]
[0072] 第二部分:模块P2
[0073] 如图5所示,超二次曲面中必坐标系下描述的超楠球面瑞。在瑞附近,将瑞上的每 一点沿着过该点垂直超楠球面的方向平移(压缩和扩张)不同的实数、,我们可W得到不同 的超楠球面(如:巧和巧)。模块P2具体按下列步骤实现:
[0074] 第一步,在巧附近,将巧上的每一点沿着过该点垂直超楠球面的方向(超楠球面 的法方向)Ni平移不同的实数λι得到扩展后的超球面孩^,即
[0075]
[0076] 第二步,由扩展后的球面需满足正则条件,我们选择第i的可运动范围Ωι为空间 中所有满足-Pi<、<e<〇〇点的集合。
[0077]第Ξ步,由于集合Ωι中的每一点都属于Ωι中的一个扩展超楠球面,我们可W在 Qi上构建曲面函数
[007引
[0079] 进而,Ω巧W表示为Ω i= {piEWoi I -Pi<fis(Pi)<e},其中化为目标超楠球面上各 点到其中屯、的最短距离。巧是关于曲面函数fis的一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