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432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扩充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数据处理装置上的固定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数据处理装置上强固装配扩充卡的结构。
背景技术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各类数据处理装置,如携带方便的笔记型计算机(Note book)、一般单人使用的桌上型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业界、国防与研究单位常用的服务器(Server)以及刀板式服务器(Blade server)等逐一问世。数据处理装置虽种类繁多,但实际上内部组成大同小异。
一般数据处理装置的运作,主要是利用各类电子组件的组合搭配所进行。其中依据使用需求,通常搭配有各式各样的接口设备。此类设备尤以扩充卡的种类最为繁多;如显示卡、声卡、网络卡、连接端口转接卡等等。扩充卡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外界的电子装置可连接主机本体,无论是进行数据交换作业,或操作控制需要;甚至是提高主机本体的性能等等,皆与扩充卡密切相关。由此看来,可见扩充卡对于数据处理设备的重要性,不可等而视之。
然而扩充卡在数据处理装置上常见的装配措施,大都采用螺丝加以锁合固定。此类方法虽能将扩充卡固接于主机上,但仍有以下缺陷(1)装卸不易公知技术采用螺丝的锁固方式,但在安装或拆卸时,必须通过螺丝起子等辅助工具,方能进行安装或拆卸。然而对现今世界电子产品的推陈出新,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的情形经常发生。若每一扩充卡皆需工具进行装卸,也往往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再者此类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空间相当狭小,稍有不慎固定用的螺丝极有可能掉落至主机本体的内部,其困扰之处不难想象。
(2)缺乏周详的保护机制数据处理装置在运送过程中或进行部件更替维修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振动冲击或组件之间的摩擦。扩充卡上一般都配置有为数众多而复杂的电子组件,如此一来,非常容易造成电子组件的损伤,或是降低产品使用寿命。
对于上述公知技术或市售产品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应设法予以解决克服。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扩充卡固定结构,其方便拆装,且具有良好防护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分开了一种扩充卡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装配一扩充卡于一数据处理装置上,其特点在于,包含有一匣体,配设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内,具有一容设所述扩充卡的容置空间;一固定扣,进一步包括扳部、弹性复位组件、凸块,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扳部内,所述凸块设置在扳部上相对于所述该匣体的一侧,所述扳部枢接于所述匣体上并可相对所述匣体转动,所述凸块可随所述扳部转动卡固于所述匣体上,所述复位组件可随所述扳部转动与所述扩充卡接触推抵所述扩充卡。
上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复位组件为一弹力板。
上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弹力板的盖体呈圆弧状。
上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复位组件为一弹簧。
上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匣体与所述固定扣通过一转轴连接在一起。
上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匣体在与所述扳部对应处延伸有一与所述扳部装配的接合部。
上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接合部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转轴。
上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接合部与所述扩充卡的对应处设置有一供外部固定件穿越的锁孔,所述扩充卡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匣体上。
上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一螺丝。
上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匣体与所述凸块的对应处设有一供所述凸块扣入的长槽。
上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扳部由上壁、下壁和侧壁构成匚形结构;所述侧壁一侧中间设置有一缺槽,所述上壁和下壁受压可形成向内变形而连动所述凸块脱离所述匣体。
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与特征,下文将提出多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扩充卡固定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扩充卡固定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扩充卡固定结构的装配作动示意图;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扩充卡固定结构的侧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扩充卡固定结构,用以辅助扩充卡装配于数据处理装置,具有拆装方便且提供扩充卡良好防护机制的优点,请参见图1与图2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扩充卡固定结构的组合与分解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扩充卡固定结构主要是由匣体20与固定扣10所构成。匣体20配设于主机本体30之内,具有容置空间23以容设扩充卡40。固定扣10以可活动旋转的方式枢接于匣体20,明确地说,固定扣10与匣体20相接之处具有转轴11,而匣体20与固定扣10的对应端缘处延伸有接合部21,此接合部21与转轴11相对之处开设有通孔22,以供转轴11穿伸进入。因此固定扣10通过通过转轴11与通孔22的搭配关系,使固定扣10可相对于匣体20产生活动旋转运动。
固定扣10的一侧延伸有一盖体呈圆弧状的弹力板15,事实上此类复位组件如弹力板15的设置主要是提供一回复的压缩弹力,因此也可置换为弹簧等组件,请留意图标中仅以弹力板15示意。固定扣10还包含有扳部12,该扳部12由上壁12a、下壁12b和侧壁12c构成匚形结构,该扳部12的侧壁12c中央形成有一缺槽14,致使扳部12因缺槽14的设置而被分为两个区块。扳部12的一端缘处向外侧延伸有凸块13,匣体20对应于凸块13设有相配合的长槽25。
请参考图3与图4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扩充卡固定结构的装配情形。如前所述,固定扣10是利用转轴11而以活动旋转的方式枢设于匣体20,扩充卡40可容设于匣体20的容置空间23之内。当扩充卡40配置完成后,使用者可将固定扣10以转轴11为圆心朝向扩充卡40置入的方向旋转一预定的角度,并可施力按压扳部12的两侧,由于扳部12的中央形成有缺槽14,因此扳部12将产生形变而向内推挤,将使得凸块13容易进入匣体20的长槽25。当使用者的施力消失时,扳部12将回复原来的状态,并令凸块13卡扣于长槽25的内部。此时固定扣10的活动范围将受到凸块13的限制,且通过弹力板15提供压缩回复弹力而压制扩充卡40,致使凸块13与长槽25的卡扣关系更为牢固,同时防止扩充卡40脱离匣体20的范围。另需补充的是,如图2所示,匣体20的接合部21与扩充卡40的对应处设有锁孔24,可供给外部固定件如螺丝50等锁入,可以进一步将扩充卡40锁固于匣体20。
使用者欲进行扩充卡40的维修更换作业时,可施力按压扳部12如同前述,使得扳部12向内挤靠挤而顺势连动凸块13,以令凸块13脱离长槽25而解除扣抵关系,便可将扩充卡40拆卸而移出匣体20。
本实用新型的扩充卡固定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势(1)拆装方便公知技术采用螺丝锁固而需求工具的辅助方能进行安装与拆卸作业,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扣与匣体的卡扣关系即可方便地解除扩充卡的固接状态,提供便利而运作良好的拆装性能。
(2)绝佳防护机制有鉴于公知技术对于扩充卡的装配大都裸露于主机本体之内,在更换或安装拆卸部件,或外力冲击振动时将对扩充卡上的电子组件产生损坏,轻者导致产品寿命大为降低,严重者甚至无法正常运作。本实用新型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利用匣体以容设扩充卡,因此可有效抵抗外部冲击振动,并避免更换维修替换部件时的不慎所造成电子零件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其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新型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扩充卡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装配一扩充卡于一数据处理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匣体,配设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内,具有一容设所述扩充卡的容置空间;一固定扣,进一步包括扳部、弹性复位组件、凸块,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扳部内,所述凸块设置在扳部上相对于所述该匣体的一侧,所述扳部枢接于所述匣体上并可相对所述匣体转动,所述凸块可随所述扳部转动卡固于所述匣体上,所述复位组件可随所述扳部转动与所述扩充卡接触推抵所述扩充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为一弹力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板的盖体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为一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与所述固定扣通过一转轴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在与所述扳部对应处延伸有一与所述扳部装配的接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与所述扩充卡的对应处设置有一供外部固定件穿越的锁孔,所述扩充卡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匣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一螺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与所述凸块的对应处设有一供所述凸块扣入的长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扩充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部由上壁、下壁和侧壁构成匚形结构;所述侧壁一侧中间设置有一缺槽,所述上壁和下壁受压可形成向内变形而连动所述凸块脱离所述匣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扩充卡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装配一扩充卡于一数据处理装置上,该结构包括一匣体,配设于数据处理装置内,具有一容设扩充卡的容置空间;一固定扣,又包括扳部、复位组件、凸块,复位组件设置在扳部内,凸块设置在扳部上相对于匣体的一侧,扳部枢接于匣体上并可相对匣体转动,凸块可随扳部转动卡固于匣体上,复位组件可随扳部转动与扩充卡弹性接触推抵扩充卡。该结构可以方便地解除扩充卡的固接状态,提供便利而运作良好的拆装性能,同时还可以有效抵抗外部冲击振动,并避免更换维修替换部件时的不慎所造成电子零件的损伤。
文档编号G06F1/16GK2653563SQ0320611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3日
发明者曾国栋 申请人: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